当地时间23日,德国将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德国各主要政党候选人近两天纷纷抓紧时间进行选前冲刺,以争取最后的选票。整个欧洲都将目光聚集在德国这次选举上。分析认为,目前欧洲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被称为欧盟发动机之一的德国的选情牵动整个欧洲。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日前多次公开为德国极右翼选择党站台,并称德国选举关乎欧洲命运。德国最新民调显示,各党派支持率相差并不大,且在乌克兰危机、边境与非法移民、削减能源成本、放松“债务刹车”等重大议题上分歧严重,能否达成一致存在较大疑问。此外,目前没有一个党派支持率过半,因此选后组建新政府可能要经历艰难谈判,会拖延数周甚至几个月,这将给德国造成较长时间的政治瘫痪,对德国政治的后续走向进一步增加不确定性。

“德国大选进入决赛时间”
“德国大选进入决赛时间”,德新社21日报道,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日即将到来,德国各政党候选人为选举进行最后的冲刺。社民党候选人、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以及其他社民党高层21日再次齐聚多特蒙德进行拉票,预计有2000名支持者将出席这次集会。周六,朔尔茨还将在波茨坦和勃兰登堡的几场活动中与选民见面。21日,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鲁尔区,目前支持率最高的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总理候选人默茨也将于当晚在奥伯豪森体育场举行竞选活动。其他党派候选人这两天也都穿梭于各种竞选集会。
与往届大选相比,今年选举火药味更浓。20日晚,默茨在柏林前煤气厂的工业遗址举行竞选活动。《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群示威者聚集在场馆外,抗议默茨强硬的移民和削减社会福利的政策。而在偌大的活动场里,支持者高呼联盟党的口号。“德国最终必须重新承担起欧洲的领导角色。如果我当选,将投入大量时间来维护欧盟的团结。”默茨在演讲中还承诺,“绝对不会与选择党合作。”
德国《商报》称,20日,德国主要政党领导人进行联邦议院选举前的终极辩论,旨在向选民阐述他们的政治理念和目标,以争取关键选票。目前在联邦议院中拥有党团或议席的政党代表均有参与。此次辩论由德国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直播。辩论议题涉及经济、外交、安全、卫生政策、气候保护及教育体系等多个方面。报道称,由于各党派和候选人的政策、观点分歧严重,辩论陷入一片混乱。有德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担忧,这一场面是否预示选举结果可能面临同样的混乱。
德国《焦点》周刊21日称,根据民调机构YouGov当天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目前联盟党的支持率29%,排名第一,但低于自己提出的“30%以上”的目标。极右翼选择党和目前执政的社民党分别以21%和15%的支持率排名第二和第三。根据民调结果,目前有20%的选民仍未做出最终投票决定。
“欧洲焦急准备迎接‘新德国’”
“欧洲焦急准备迎接‘新德国’”。欧洲动态网站21日称,欧洲一直在紧张地关注着该大陆最大经济体的选举。在全球动荡时期,这一选举对欧洲尤为重要。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欧洲需要德国有一个可以合作的人。”德国几大主要政党对德国未来在欧盟中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愿景。报道称,几十年来,德国从默克尔执政时“自由欧洲的领导者”变成朔尔茨领导下失败的国家。如今,随着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抛弃欧洲和在关税问题上的举动,以及欧洲围绕移民和国家边境管制的激烈辩论,这些欧洲话题在此次选举中获得了更多关注。这为德国未来在欧洲的角色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设想:德国到底是重新担当欧洲的领导者,结束德国“在欧洲的沉默”,还是如极右翼选择党所说的要远离甚至退出欧盟和欧元?
“屏住呼吸看德国大选,结果可能决定欧洲和英国的命运。”英国《卫报》称,特朗普去年11月赢得美国大选,震惊了全世界。德国大选对欧洲来说同样意义重大,涉及欧洲极右翼崛起、全球贸易和乌克兰危机的未来。德国位于欧洲的中心,是欧洲贸易网络的中心,也是欧洲政治的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德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也是因为德国几十年来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而这次选举可能会挑战德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与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任期通常不到两年的政府相比,德国政府要稳定得多。不过,德国极右翼和极左翼政党目前的支持率正创下2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这让布鲁塞尔以及欧盟其他国家感到担忧。报道称,德国还是欧盟预算的最大净贡献国,也是欧元体系的关键支柱。德国选择党希望德国彻底退出欧元区,并减少对欧盟的支付。如果德国在欧盟的领导地位被削弱,这对于欧盟来说可谓是最糟糕的时刻。此外,无论喜欢与否,德国新总理上台后,必须就欧洲对美国关税的回应发挥主导作用。
“德国大选是欧洲如何回应特朗普影响的试金石。”英国《独立报》称,欧洲本以为他们已经为特朗普第二次当选总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他们显然对袭来的飓风一无所知。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行使权力的方式令人眼花缭乱。这让欧洲很多国家政府感到不安。目前,整个欧洲都陷入了困境。德国是继美国之后对乌克兰的第二大援助国。为了应对俄乌冲突,德国付出巨大代价,损害了自己的经济。现在,德国选举将决定它是否改变路线,是与俄罗斯全面和解,还是支持欧洲帮助乌克兰进行这场似乎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扩大与华盛顿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明显的是,德国的任何政党、领导人或选民都还没有准备好做出这一决定命运的选择,这一选择不仅将决定德国的未来,也有助于规划欧洲的未来。不过,只有当新政府成立时,我们才会知道柏林将如何应对新的跨大西洋现实,这可能要经过许多痛苦和数周的时间,而欧洲其他国家别无选择,只能等待。
组建新政府需经马拉松谈判
根据德国法律,获得50%以上议会席位的政党可以单独组阁和执政,否则就要和其他政党联合执政。根据民调结果,德国各政党的支持率最高仅约三成左右,而绝大多数政党还承诺绝不会与排名第二的选择党合作,这使得德国大选真正的悬念在于领先的党派究竟将与哪些政党结合组建联合政府。
法国《世界报》21日称,在德国,单一政党在联邦议院获得过半席位的情况极为罕见。单一政党唯一一次获得过半议席是在1957年至1961年间。报道称,德国政治生活的特点是各政党经历选举期间的对峙后不得不联合起来执政。由于各党派政纲往往难以协调,因此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达成一项共同执政的联盟协议。默克尔当年领导的基民盟与社民党组成执政大联盟,经历了数月的谈判才达成长达170页的联盟协议。
根据目前的民调,德国选举后可能会出现几种联合执政方案。《卫报》称,对德国以及欧盟伙伴来说,一个关键问题是德国选举后能达成什么样的联合执政方案。联盟党候选人默茨的支持率约30%,他很有可能获得总理职位。排名第二的选择党一直被一项称为“防火墙”的排斥政策孤立,被排除在任何未来政府之外。默茨承诺,不与包括选择党在内的极右翼结盟。对默茨来说,最好的情况可能是与社民党组成大联盟——这两个中间派政党在竞选中小心翼翼地避免了过多的直接冲突。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中右翼和中左翼都无法达到50%以上的议席,那么就需要组成一个不太稳定的三党执政联盟。
法新社称,德国这次选举投票后,可能还要几个月才会有新政府。报道称,德国在选举后要组成执政联盟,往往要经历马拉松式的谈判,会拖延数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给德国造成较长时间的政治瘫痪。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2021年花了10周才与绿党、自民党组成“红绿灯”政府。报道称,这样的谈判组阁时间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最长的组阁时间是2017年,当时默克尔花了约5个月才组成新政府。报道引述德国政治学者的话称,由于执政联盟的协议规定非常详细,具有“合同性”,因此各党要经过长时间谈判,而这一直是“德国政治的特征”。报道还称,这次选举各党政策分歧更加明显,组建新的执政联盟也“更加困难”。弗里德里希·埃伯特基金会学者布里宁称,“德国社会的分裂可能会产生历史上最分裂的议会”,“这将使组建执政联盟更具挑战性——不仅在议会,在日益分裂的社会上也是如此”。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