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如何加速落地?人形本体厂商与拥有场景优势的老牌汽车系统集成商深度合作不失为一种破局思路。
4月7日,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胜电子”)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宣布将围绕机器人“大小脑”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在这次合作中,智元机器人将运用其技术优势,协助均胜电子研发、制造人形机器人,助力均胜电子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与此同时,均胜电子将利用其技术积累,对智元旗下的人形机器人本体进行二次开发,推动智元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据媒体介绍,此次合作将促使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从而增强双方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也表示:“智元机器人通过与均胜电子合作,双方不仅将加速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还有助于降低机器人量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助力机器人普及应用,推动行业发展。”
▍均胜电子的转型
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链掀起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的浪潮,汽车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其深厚的工业基因,正成为具身智能领域不可忽视的变革力量。
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第二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汽车产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有着高度产业重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因为车企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场景应用经验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凭借规模化的生产经验、智能化的技术储备和复杂场景的制造优势,车企不仅能为人形机器人企业研发提供不同角度的技术支持,还能为人形机器人的强化学习提供大量真实数据,甚至有望从工程侧与需求侧拉动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破解人形机器人量产难题。
目前比亚迪、广汽、小鹏、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已进入人形赛道,积极研发相关产品;上游零部件方面,雷迪克、敏实、速腾聚创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紧跟整车企业步伐,纷纷入局与人形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在此背景下,就不难理解均胜电子与智元的本次合作。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均胜电子始终秉持与汽车整车厂商同步设计开发的发展理念。在2025年伊始,均胜电子将机器人业务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并将自身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角逐人形机器人赛道。
凭借其在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以及汽车智能驾驶技术软硬件研发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均胜电子正积极研发相关产品,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公司提供全面的软硬件及解决方案。例如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均胜电子自主研发的嗅觉传感器于 2025 年 2 月14 日正式发布,标志着公司在机器人感知层核心部件的创新实力;在核心关节方面,均胜电子旗下孙公司NESINEXT 已联合黑芝麻智能及傅利叶共同推出通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产品;在重点客户开拓方面,均胜电子还尝试通过将车规级传感器融合算法、精密执行器工程能力等核心技术迁移至具身智能领域,已实现核心零部件的送样验证。
此次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将进一步加速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进程。
汽车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入局,不仅顺应了科技发展潮流,也是在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驱动下的战略调整。如行业资深人士所言:“这一举措不仅将为企业自身带来全新的增长动力,还将有力地促进汽车产业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升级与发展。”
▍智元机器人的调整
正如车企与汽车零部件企业选择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企业也将汽车工厂作为其产品落地的首要场景。
一方面,汽车工厂以其规模庞大和高度标准化的特点,通过重复性生产任务和标准化作业流程,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理想的实训环境和丰富的数据资源,这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搬运、质检等初级任务向分拣、精密操作等高级工作的进化。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方面的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具有共通性,车厂与人形机器人厂商之间的深度合作能够发挥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因此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都将汽车工业作为首要的落地场景。
这也是近期优必选、乐聚等企业纷纷派遣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的主要原因。
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虽然已经推出了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系列,并量产下线了一千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但在产品应用场景落地方面却略显颓势,面临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转型阵痛。
因此,智元机器人认清自身在应用场景方面的劣势后,积极调整了战略,转而寻求与汽车产业的合作,希望能够突破技术与应用场景方面的限制。
据悉,在与均胜电子签约前,智元机器人还与敏实集团达成了合作。敏实集团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全球头部企业,拥有三十多年的行业经验。官方资料表示,此次合作,双方聚焦于智能外饰及电子皮肤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和轻量化肢体结构件等方面,旨在提升人形机器人的交互功能、运动性能和续航能力,从而弥补智元机器人在硬件方面的不足。
无论是与敏实集团的合作,还是与均胜电子的联手,智元机器人选择与汽车产业进行合作,都旨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深度应用的可能性,但恰恰是这种“沉下去”的做法,或将帮助智元更快摆脱实验室标签,跨出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