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狂响》:醉的人呀举起杯笑得眼里都是泪

陈小北 2018-12-29 20:57:27

大概在十年以前,我流浪北京,初入江湖,进去就让灯红酒绿给灌一跟头。回想起那时候的生活,似乎整夜喝酒,喝遍北京24小时便利店,年轻男女,叫嚣街头。当时特爱玩儿的一游戏是“真心话大冒险”,后来换成了“Never have I ever”——说一个自个儿从没干过的事儿,在座的谁干过谁喝酒。尺度之大,场面之疯,哪儿都不让播。

电影《来电狂响》里的主人公们看起来应该跟我们是一拨儿人,没想到人到中年不消停,喝酒不夹着尾巴喝,玩儿了个更大的——所有人公开当晚每一通来电、每一条信息。以前玩儿游戏还能耍赖什么的,反正发毒誓也没人当真,这要真灵验了,估计我们的直系亲属早就无一幸免了。但《来电狂响》这帮人玩儿的就纯粹是作大死,求锤得锤。

爱看电影的观众大概知道,《来电狂响》其实是买了版权,改编自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的,但原作没能给我的强烈代入感,《来电狂响》的确给到了。

导演编剧对剧本进行了非常生活化的改编,在保留原有的悬念和暗潮等戏剧冲突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十分“落地”的笑料——并非多年来中国观众熟悉的那种“出洋相”的搞笑,而是自打王朔退了休之后,大银幕上就越来越少见的,诸如“我看你是属鸭子的,表面看着风平浪静,下边儿紧扑腾”这种以语言幽默制造的包袱。

文本上的“落地”增添了影片的代入感,同时让这样一个原本始终紧绷着的故事,在“喜剧化”之后变得张弛有度,对观众也更为友好。但,相较意大利版剧本,这无疑加大了文本的浓度,对于演员来说,就成为了一种考验。

《来电狂响》在选角上的确独到,几位演员都不能称之为“流量”,却用演技撑起了整部影片。马丽全程帅气造型,证明了自己不需要耍宝也可以有“笑果”,舞台正剧出身的功底终于得以施展;佟大为台词功力强悍,连珠炮似的台词脱口而出让人想到了《我爱你》中的巅峰表现;乔杉承包了大多数笑点、霍思燕对角色略显神经质的处理令人信服;代乐乐和田雨稳健大气;奚梦瑶最后的黑化竟然非常精彩。

七个人、一栋房子,所有的故事在这样简单的环境里发生,甚至我感觉我是这间屋子里的第八个人,而我的手机,竟然也和他们的放在一起,在令人始终悬着一颗心的安静中,等待不知何时降临的拷问。

精彩的表演、高浓度的剧本、密集的笑点、始终紧扣心弦的主线悬疑,共同构成了这部高质量的作品,《来电狂响》称得上是2018年最后一部爽片儿。

至于影片最爽的部分,当然是当所有人的秘密——离婚、劈腿、被胁迫、装腔作势、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儿小癖好,被一一戳穿,好像观众心头被压了许久的某种东西也被释放——不过是被人间感情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一生,人人如此,戳破了也就亮堂了,又有什么可遮遮掩掩呢。

午夜街头的佟大为最终跑向灯光明亮的地方,迎面是一群手持棍棒的打手。虽然头破血流,但总归是向着光亮。

没深沉过的酒局和人生,都不算尽兴。我们同样流连午夜的街头,姑娘们被逗得咯咯直笑,小伙子喝醉了用酒瓶互相指着对方大吼,几个人轮番痛哭,所有人一起唱歌。

不必怀着心事的青春,哭笑都不顾旁人的青春。醉的人们呀举起杯,笑着眼里都是泪。

0 阅读:7

陈小北

简介:所有的鱼都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