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担架员临时指挥15人,歼敌39人,立特等功,战后回乡务农

小南分享 2024-12-11 23:14:48

志愿军担架员临时指挥15人,歼敌39人,立特等功,战后回乡务农

1953年初,在朝鲜战场上,一位特殊的志愿军战士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不是冲锋陷阵的步兵,不是开坦克的装甲兵,而是一名普通的担架员。这位名叫王德明的担架员,在解放战争中多次负伤,本该安心休养,却执意请战赴朝。在汉滩江战役中,面对连长以上指挥员伤亡的危急时刻,这位担架员临时指挥15名战士奋勇杀敌,打退敌军三次进攻,歼敌39人,创造了战场奇迹。然而,当战火硝烟散去,这位战功赫赫的英雄却选择了默默回乡务农,直至2002年在家乡与世长辞。

战火中铸就的钢铁英雄

山东胶州,这片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的热土上,1925年诞生了一个贫苦农家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王德明,从小在战乱年代里摸爬滚打,没能读过几天书。

战火纷飞的年代,穷苦人家的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格外强烈。1948年,年轻的王德明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毅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农村出身的王德明虽然不识几个字,但他有一股子干劲和拼劲。在新兵连里,他主动向老兵们讨教战场技巧,学习如何在枪林弹雨中生存。

淮海战役的炮火,渡江战役的激流,解放上海的号角,王德明的足迹遍布这些重要战场。在一次次战斗中,他的军功章也越来越多。

可战场从不温柔,一颗来自敌人的手榴弹在王德明身边爆炸。虽然他反应迅速,但还是被炸晕过去,落下了神经性头痛的病根。

部队原本安排他休养,但朝鲜战争爆发了。第二十六军即将入朝参战,王德明多次向组织请战。

组织考虑到他的伤情,只同意让他担任担架员。王德明没有半句怨言,而是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准备在朝鲜战场上继续战斗。

这个时期的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志愿军将要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这场仗注定艰难。

王德明所在的部队即将开赴朝鲜战场。临行前,他整理好自己的担架和急救包,准备在战场上救死扶伤。

就这样,这位身上仍带着伤的战士,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没有人知道,这个普通的担架员即将在朝鲜战场上创造怎样的传奇。

汉滩江前十五勇士战群敌

1953年2月,朝鲜汉滩江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志愿军某部担架员王德明和战友们正在战地医院紧张地准备救护物资。

连日来的激烈战斗让前线伤员不断增加,王德明和其他医护人员马不停蹄地往返于前线与战地医院之间。突然间,前方传来急报:敌军对我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伤亡惨重。

王德明带着15名战士迅速向前线阵地开进。途中,他们遭遇敌军炮火的疯狂轰击,但他们依然顽强地向前推进。

到达阵地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连长以上的指挥员全部负伤或牺牲,剩下的战士们正在苦苦支撑。面对这种危急情况,王德明当机立断接过指挥权。

他迅速组织剩余的15名战士构筑防御工事,并合理分配弹药。在他的指挥下,战士们利用地形优势,布置了多个火力点。

敌军的第一波进攻来得异常凶猛。王德明带领战士们沉着应战,利用手中为数不多的武器进行还击。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敌军的尸体已经堆积在阵地前方。但敌人并未就此罢休,很快发起了第二波更猛烈的进攻。

这一次,敌军出动了装甲车辆,试图突破防线。王德明指挥战士们集中火力,成功击毁了两辆装甲车,迫使敌军再次撤退。

夜幕降临时,敌军趁着黑暗发起第三次进攻。王德明带领战士们利用夜色优势,设置了多个诱敌陷阱。

在这场近乎绝望的战斗中,王德明带领的15人小组打退敌军三次进攻,毙伤敌军39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直到增援部队赶到,他们才得以喘息。

这场战斗中,王德明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作为一名担架员,他不仅要照顾伤员,还要指挥战斗。

在战斗间隙,他还要为受伤的战友进行紧急救护。他的衣服被汗水和血迹浸透,但始终坚守在战斗第一线。

这场战斗创造了朝鲜战争中的一个奇迹:15名战士在一名担架员的指挥下,以minimal的伤亡代价守住了重要阵地。这个战例被收入了志愿军战史。

战后,军区首长专门对这场战斗进行了表彰。王德明被授予特等功,并被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但在领奖台上,王德明却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荣誉。"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正军人的本色。

战功赫赫英雄归乡务农去

1953年底,朝鲜战争结束,王德明带着一身荣誉凯旋。组织上原本给他安排了一个不错的职位,可他却提出要回老家务农。

回到山东胶州老家后,王德明立即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与其他返乡军人不同,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自己在战场上的功绩。

那个年代,农村生产力低下,一切都要靠人力。王德明不顾自己身上的伤,带头开荒种地,把荒芜的土地变成良田。

他把在部队学到的组织能力用在了农业生产上。带领乡亲们修水利、治山川,把村里的面貌逐步改观。

1955年,村里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王德明主动请缨当组长,带领村民开展农业合作。他把自家的农具、耕牛都投入到集体生产中。

在他的带领下,互助组的产量年年攀升。看到集体生产的好处,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王德明被推选为生产队长,负责全队的农业生产。他起早贪黑,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田地。

即便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他也带领队员们想方设法提高产量。他把自己的口粮分给需要的社员,自己却经常饿着肚子干活。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王德明积极响应政策,帮助村民分地分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开始发展副业。王德明支持年轻人外出务工,鼓励他们学习新技术。

他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让给需要的村民耕种,自己则专心照料自家的几亩地。每到农忙时节,他还主动帮助其他村民干活。

村里人都说,这位老兵虽然不爱说话,但做起事来特别靠谱。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王德明依然保持着战士的本色。他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也不计较个人得失。

2002年,这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在家乡病逝。整理遗物时,人们才发现他还保留着那枚特等功勋章,只是从未向人提起。

在他去世后,当地政府才得知这位普通农民的非凡经历。消息传开后,很多人都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王德明的一生,是一部平凡中见伟大的传记。从战场到田间,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

英雄事迹广传扬精神永流传

2002年王德明去世后,他的事迹开始在当地广为流传。村民们纷纷讲述着这位老兵的点点滴滴,他的故事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3年,当地政府在胶州市为王德明立起了一座纪念碑。碑文上记载了他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以及回乡后默默耕耘的平凡岁月。

胶州市档案馆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收藏着王德明生前用过的物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枚布满岁月痕迹的特等功勋章。

当地教育部门把王德明的事迹编入了中小学德育教材。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让新一代了解这段历史。

2005年,中央电视台派出摄制组,专门制作了一期关于王德明的专题片。片中采访了与他共同战斗过的老战友,还原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

军事博物馆也收集整理了王德明的相关资料。在"抗美援朝"展区,他临时指挥15人守阵地的事迹被重点展示。

2010年,一部以王德明为原型的电视剧开拍。剧组深入胶州采访当地群众,力求真实还原这位英雄的一生。

军队系统也在持续挖掘整理王德明的事迹。他的战斗经验被编入军事教材,成为基层指挥员的学习范本。

201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王德明的事迹再次被媒体广泛报道。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传承红色精神。

各地退伍军人协会经常组织人员来胶州参观学习。老兵们在王德明的故居前,讲述着自己的从军经历。

2018年,一批新入伍的年轻士兵来到王德明纪念馆。他们在这里举行了庄严的入伍宣誓仪式。

王德明的家乡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村民们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这也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202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王德明的英雄事迹再次被提起。他的名字与无数志愿军烈士一起,永远铭刻在历史丰碑上。

如今,每年清明节,都有大量群众自发来到王德明的墓前祭扫。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王德明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将永远激励后人继续前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王德明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他用生命诠释的价值追求,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