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先点个赞,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你的支持让我更有动力创作!
文|时光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由于家里穷,给不起彩礼,我一直没能成婚。
直到我29岁那年,母亲从邻村为我找了个姑娘。那姑娘因为有狐臭,没人愿意要她,所以要的彩礼少。
起初我有些不情愿,但在母亲的劝说下,我最终鼓起勇气娶了她,如今多年过去我才知道自己捡到了宝。
01
1986年,我已经29岁了,还没娶到媳妇。我们家兄弟多,有四个哥哥,家里本来就穷,几个哥哥结婚时都把家里的积蓄花了大半,尤其是老大和老二,那俩成家后,基本上就把家里的钱都给花光了,剩下的都用于养家糊口。
我这些年也一直在外打工,辛辛苦苦地攒点钱,结果一看,快过30了,自己仍然没有成家立业,心里愈发着急。
其实,我一直知道自己没有条件去找一个好姑娘。小时候家里贫困,父亲常年身体不好,母亲又是个心软的女人,家里总是靠着她那点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五个儿子。
几乎从小我就知道,不能给母亲添太多麻烦,因此我也没敢奢求过多。年纪一大,身边的姑娘都纷纷嫁人,回头看,自己似乎和村里其他人越来越格格不入。
我心里有些急,急于结婚,但又清楚自己缺乏家里的支持。结婚的彩礼在我们村可不便宜,哪怕你家再穷,男方的彩礼也得有个面子。
我的经济状况,再加上老家几个哥哥的负担,根本就没积蓄,哪里能凑得出那笔钱?我也曾多次试着去攒钱,但每每存了一点,家里就会有事需要用钱,最后又都花光了。
母亲每天一开口,便是催婚的话题:“你看邻村的李大婶,孙子都已经会说话了,你怎么还没找个媳妇?”她像是陷入了一个无法打破的循环。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心里便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她自己也是个体弱多病的人,我又是家里唯一还没成家的孩子,她因此对我的婚事格外上心。她总是偷偷擦眼泪,嘴上却说:“你不用担心,家里总会有办法。”
我已经二十九了,别人都开始议论我了,村里亲戚和邻里的人越来越开始关心起我的婚事,有时还能听到他们背后小声说:“那家小子,年纪大了还没娶个媳妇,咋的,心里有点啥?”
那种议论让我既尴尬又无奈。终于,我忍不住向母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妈,咱们能不能不要再催了?我自己也急,能有个合适的人选就好了。”母亲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耐烦,只是安慰我:“你急什么,慢慢来,日子总会好的。”
她那时没有告诉我,早已在背后暗地里开始为我打算,给我找了一个合适的姑娘。
02
25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几乎是一下子老了十岁。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心思去考虑婚事,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家庭的变故和责任上。
父亲的离世让母亲失去了支柱,我们家瞬间陷入了沉寂的悲伤中,家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无助,特别是对于母亲,那个满头白发、身形日渐消瘦的女人来说,生活变得格外艰难。
父亲去世后,母亲整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焦虑。那段日子,我看着她早晚为我们五个兄弟操劳,心里愈加自责。我知道母亲希望我们都能安稳生活,特别是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小了,还是单身,越来越让她焦虑。
看到母亲这样的状态,我心里越发难过。为了减少母亲的负担,我决定继续外出打工,攒点钱为家里做点贡献,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少些担心。
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手头始终不宽裕,生活依旧没有什么太大起色。每个月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最后都要用来解决家里的其他问题。
然而,母亲似乎并不觉得我能给她一个交代。每次她总是焦急地对我说:“我已经开始想着给你找个媳妇了,找个合适的,婚事可以早点定下来。”她的语气中总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她知道我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不再是那些可以在村里自由选择的“良人”,而是年过二十六、二十七的“老大不小的男人”了。
那时的我,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勇敢面对母亲的期盼。我觉得自己连生活都过得困难,婚事似乎离我越来越远,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无助。
特别是在父亲去世后,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而我还要面对那些时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婚姻问题”。每次亲戚见面,总免不了问我:“你怎么还没找对象?”或者是:“你是不是看不上我们村里的姑娘?”那种语气让我倍感压力。
然而,母亲似乎并没有放弃她的坚持,甚至开始为我打算。我常常听到她在邻里和亲戚之间忙碌地走动,有时她会低声对别人说:“我们家小李,是个实诚的孩子,就是家里没什么钱,找个好姑娘确实难。”
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既感动又难受,母亲为了我已经不知疲倦地奔波,而我却不能给她一个安稳的交代。
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我知道她背后偷偷做了很多工作,在给我寻找合适的姑娘。就在我29岁那年,她终于告诉我,她为我找到了一位女孩。虽然她说女孩有点小缺点,但我知道,在母亲心里,只要我能结婚,她就能安心。
我没有太多犹豫,母亲已经在忙碌地安排这一切,甚至提到对方彩礼很少,而女孩也正好适合我,条件合适。她只是提到女孩有些身体上的问题,但那并不妨碍她的其他优点。
母亲虽然没有具体说明,但从她焦急的眼神中,我隐约感受到,这个姑娘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是她眼中的“合适人选”。
我心中有些复杂的情绪,但还是答应了见见那个姑娘。希望她能让我看到自己做得对的那一面。
03
终于,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我决定去见那个姑娘。记得那天,天色阴沉,天气不算热,但也让人有些闷。我坐在家门口,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虽然母亲说的挺好,但我心里总还是有些不确定,毕竟,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我不想草率做决定。
母亲早早就准备好了,忙碌了一整天,穿戴整齐后,她兴冲冲地带我去邻村。一路上,我几乎没说话,心里不断想着:她的身体缺陷到底是什么?她到底长什么样?我的心情说不上紧张,也说不上放松,只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又不免有些疑虑。
终于,我们到了她家。她家虽然不大,但整洁得体,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绿意盎然。
我被带进屋时,那个姑娘正在屋里忙碌着,看到我们进来,她站了起来,低声说了句:“阿姨,叔叔好。”那一刻,我注意到她的脸庞,她的皮肤白皙,眼睛清澈,五官虽然不算精致,但她的笑容温暖,让我有些释然。
然而,当我走近她时,我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头——她身上有一股难以忽视的味道,浓烈的汗臭和一种我闻不太清的异味。这让我有些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能感觉到,她注意到我的不适,低下了头,脸上微微泛红,显得有些羞愧。母亲看得出我的反应,忙不迭地打破了尴尬:“她从小就这样,没办法的,闻久了也就习惯了。”
她的话让我有些为难,心里不禁涌上几分愧疚——这个姑娘已经为自己的一些缺陷感到不安,而我却是那样直接的反应。
为了不让气氛更加沉重,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坐下后与她聊了几句。她的声音温柔、真诚,眼神里没有一丝轻浮,反而透着一种坚韧和憨厚。
我们聊到了许多事情,她提到自己是一个孤儿,从小便独自生活,虽然生活不易,但她始终坚信自己能过好一生。她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只是轻描淡写地讲述着自己艰难却充实的生活。
我听着她的故事,心里不知为何突然有些感动。她的坚强和乐观让我感到自己似乎在她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与其说她有缺陷,倒不如说她身上散发的那股努力和不服输的气息,让我不禁对她产生了敬意。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问题而放弃自尊和努力,而是以一种勇敢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尽管她身上有狐臭,这个我不能忽视的缺点让我有些难受,但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些与众不同的优点让我开始慢慢放下心中的偏见。我忽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如此坚持让我见她。或许,她身上有些看不见的闪光点,是我无法轻易放弃的东西。
我安静地坐在那里,思索了片刻,然后轻声说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愿意给我们之间一个机会。”她的眼神亮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的光芒。
她低声答道:“谢谢你。”这一句话,简短却包含了所有的感激和希望。虽然她的身体有缺陷,但她的内心无比强大。她并不因为这些缺点而自卑,反而更努力地去弥补那些不足。也许,正是因为她的坚韧和勇敢,才让我最终决定,给她一个机会。
就这样,我最终答应了与她结婚。虽然心里仍有些不安,但我知道,如果这段婚姻能让我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爱,那么一切都值得尝试。
04
婚后,我们搬进了我那简陋的家。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她依旧乐观,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也和和睦睦。每晚,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吃饭,虽然吃得简单,但有她在身边,我感到幸福无比。
我开始努力打工,和她一起把家里整理得越来越好。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狐臭而放弃自己,相反,她更加勤劳地做家务,一天到晚忙碌着,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而我也开始多方打听,听别人说有一些治疗狐臭的方法,我便想尽办法,带她去找医生治疗。
一开始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但我依然没有放弃,每个月我都带她去看医生,直到半年后,她的情况才有了些许好转。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狐臭的味道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浓烈了。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虽然我们依旧不富裕,但彼此的感情越来越深。每当看到她开心的笑容,我就觉得自己做对了这件事。她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更是一个非常有韧性和勇气的女人,她从未因自己身上的缺陷而自卑,反而更加努力地生活。
现在,回想起那些曾经的困难,我才明白,这个看似有缺陷的女人,实际上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她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和坚韧的坚持。我的日子,也因为她而越来越好。
我真的捡了一块宝。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评论,一起交流观点,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