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准入俱乐部想“重生”继承?先“破”后“立”!

雨南说体育趣事 2025-01-23 00:28:00

中国足球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没能通过的俱乐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那些未能准入的俱乐部,一旦无力支撑,可能面临的不仅仅是退出职业联赛那么简单,甚至是破产。

幸运的是,有些俱乐部并不打算就此消失,它们选择了“重生”的道路,试图通过破产重组、继承历史,重新焕发活力。

这个过程,虽然复杂且充满挑战,但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和英格兰,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

看似简单的“重生”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法律、经济和文化上的博弈。

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俱乐部的“重生”模式已经相当成熟。

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破产后再起”。

这意味着,原俱乐部破产后,新的俱乐部可以通过购买原俱乐部的商标、体育资产等来继承其历史和传统。

对于新俱乐部来说,这样的重生过程可以避免从头开始,享有原俱乐部的名声和影响力。

而这背后的法律框架,往往由各国足球协会的内部组织条例来保障,像意大利的《内部组织条例第52条》,就为俱乐部的重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法律路径。

以意大利为例,想要实现俱乐部的“重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新俱乐部能够承担原俱乐部的债务和税务,这样的话,新的俱乐部就可以继承原俱乐部的历史成绩,继续在原来的联赛级别参赛,甚至无需降级或罚分。

第二种情况则是新俱乐部无力承担债务,最终只能通过破产重组从业余联赛起步,之后购买商标、历史资产,逐渐恢复原俱乐部的名号和声誉。

这种模式在意大利被应用得相当广泛,多个俱乐部通过这一途径重生,重新回到意甲联赛,甚至更强大。

有网友提到:“像意大利的这些俱乐部破产重生的例子,确实给了中国俱乐部一种新的希望。尤其是历史悠久的俱乐部,如果真要退出的话,大家不免觉得可惜,至少可以有个‘第二春’的机会。” 这种做法对于中国足坛来说,或许是一个可借鉴的方向。

在意大利,帕尔马的重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68年,帕尔马俱乐部破产,次年当地的帕尔马人俱乐部接手并购得原俱乐部的商标、体育执照等,从而开始了俱乐部的“重生”之路。

经历过两次破产的帕尔马,在2015年第三次破产后,成立了“帕尔马1913”俱乐部,并通过收购原俱乐部的商标和历史资产,顺利重返意甲。

这样的历程,虽然充满波折,但对于球迷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延续。

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俱乐部的重生也是类似的操作,这些俱乐部通过破产和重组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荣光。

“看着帕尔马的重生,真的让我觉得,足球世界真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地方。那些曾经辉煌的俱乐部,虽然破产了,但在球迷的心中,永远都有一席之地。”一位球迷如此评论。

重生的道路并不总是顺利的。

比如切沃俱乐部,它由于欠税降级至意丁,并进入破产程序。

尽管切沃的历史遗产仍然很有价值,但新成立的俱乐部在收购商标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要承担巨额的债务。

而如果原俱乐部未破产,那么要继承其历史和传统,代价就更高了。

英格兰的温布尔登也有类似的重生经历。

2002年,原温布尔登俱乐部迁移至米尔顿凯恩斯,球队的传统几乎荡然无存。

而一些忠实球迷则成立了AFC温布尔登,经过多年努力,最终回到英甲。

原俱乐部的历史却随着俱乐部的迁移和更名而失去了认同。

AFC温布尔登虽然试图继承原俱乐部的传统,但英足总并没有给予正式的认可,这也为“重生”带来了不少挑战。

“一些球迷甚至认为,温布尔登的‘重生’其实是‘借尸还魂’,他们并不认可新俱乐部继承了历史。”有网友对此表示了疑问,认为这种形式上的继承缺乏足够的情感连接。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借鉴欧洲的重生经验或许能找到一条既能传承历史,又能避免俱乐部彻底消失的道路。

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俱乐部都能轻松走上这条“重生”之路。

破产、重组、商标收购等一系列操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它涉及到俱乐部的财务状况、球迷的情感认同,甚至是当地足球文化的传承。

这些挑战,可能是每个俱乐部必须面对的难题。

“其实,我还是希望中国的俱乐部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既能保住历史的光辉,又能给球迷一个放心的未来。球迷的情感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有网友如是说。

足球俱乐部的“重生”与历史继承并非易事,它涉及的不仅仅是破产重组的法律程序,更是对俱乐部文化、历史传统的考量。

对于那些面临准入门槛的中国俱乐部来说,虽然借鉴欧洲的经验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如何平衡历史遗产与现实经济问题,恐怕仍需深思熟虑。

0 阅读:3

雨南说体育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