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or幻想?大凉山少年的5年之约,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

凝荷说体育 2025-02-26 09:42:51

“大家好,我是拉马五年之约,今天是我逐梦的XX天,一起进入我的训练吧!来次嘎(let's go)!”

相信很多关注足球的条友都刷到过这个视频。一个自称“拉马”的少年,穿着略显破旧的球衣,用轮胎、树枝当训练器械,在坑坑洼洼的农田里尽情地挥洒汗水。

五年进入职业队!这是他的目标,也可以称得上是他的梦想。

吉付拉马,生活在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的18岁少年,偶然间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17岁时立下“五年之约”,为此他孤注一掷,开始自己疯狂地逐梦之旅。

没错,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是阿糖觉得有些时候梦想一定要与幻想有所区分。吉付拉马勇气可嘉,“梦想”伟大,可阿糖还是认为,对于吉付拉马来说,这只是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

从国内足球环境来看,职业与业余虽然看似一词之差,实际上中间隔着一条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即便存在草根球员通过努力成为职业球员的个例,但是这些草根球员往往都有着专业训练或者半职业比赛的经历。

同样在网络上有较高热度的草根足球少年努尔麦麦提获得了一份职业合同,这一方面得益于他较高的足球天赋,另一方面也在于他接受了职业足球教练的指点。而新疆雪豹给他提供的这份短期合同更像是延长试训期,如果他在一年后无法满足教练组要求,依然会被淘汰出局。

新疆雪豹教练指出努尔麦麦提的种种劣势,比如战术理解不到位、基本功不扎实、体能较差等等,这些系统训练出来的要求若非天赋异禀、勤奋刻苦,很难短时间达到职业球员当水准。

相比于努尔麦麦提,吉付拉马的情况要更加糟糕,他甚至都没有踢过11人制的正规比赛,更别谈职业教练的专门指点。从他的训练视频来看,吉付拉马的训练并不系统,或者说是从各类教材中东拼西凑出的单项训练,而在做一些技术动作时,明显可以看出不够标准,与没有接受专业训练之前的努尔麦麦提有着不小的差距。

最主要的是,吉付拉马的训练一直是独角戏,即便有时身边拥有一个陪练,但陪练似乎对足球还是有些陌生。就比如吉付拉马练头球时,陪练用手抛的方式给他做球,这基本就是“球找人”,而不是“人找落点”,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影响到他对来球落点的预判能力。自己闷头苦练也许可以锻炼出球感、射门脚法、传球脚法,但是没有足够的双人训练、小组训练、攻防演练,就无法掌握好协作能力、场上位置感以及攻防意识,当面临防守压力时,自己多锻炼出的个人能力也无法施展出来。

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吉付拉马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就算阅读过几本足球教材,他也不会理解在不同战术中不同位置上的职责、特殊情况下的选择、对于教练各种战术要求的理解与执行等专业知识,这些可以被称为经验,是通过一次次演练累积起来的,也是通过一场场实战收获到的。而现在的吉付拉马甚至都没有参与过真正的实战。

吉付拉马的家庭条件并不差,父母都有自己的职业,而他初中时期学习成绩也可圈可点,甚至有机会进入当地一所不错的高中。然而为了所谓的“五年之约”,他最后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对于未来,吉付拉马说,如果不成功,那就回家种地。看到他说出这种话时,阿糖内心五味杂陈,或许他真的没有分清梦想与幻想,也无法辨别偏执与坚持的区别。但他对于足球的这种态度,又显得多么可贵。

其实吉付拉马完全可以通过学业来延续自己的足球梦。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足球或者体育专业,甚至一些大学还拥有十分专业的足球队。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即便无法成为职业球员,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班出身在基层足球教练稀缺的国内足坛闯出一番天地。

现在的吉付拉马放弃了前景不错的学业、浪费着自己的时间与父母的金钱,通过业余的训练方式去追寻一个职业足球梦,这不就是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吗?

近些年,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不少足球少年拥有了可以展现自己才艺的舞台,从云南的岩坎香,到新疆的努尔麦麦提,再到四川的吉付拉马,这些少年都在用特殊的方式去追逐着自己的足球梦,也希望以此能够赢得职业球队的关注。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些少年的梦想很可能在触碰到“职业”二字时就会立刻破灭。就像努尔麦麦提所说的,“来到新疆雪豹试训后,才发现自己与职业足球的差距竟然有那么大。”

中国从不缺少热爱足球的少年,只是缺少一个可以让这些少年自由逐梦的环境。当这些执着的足球少年在田间地头诠释着他们对于足球的热爱时,我们要认识到这并不是什么励志故事,而是中国足球的悲哀。

编辑:阿糖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图片源于“拉马五年之约”视频截图

转载请注明,禁止抄袭。

0 阅读:0

凝荷说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