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主张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因此,一个人懂得“旺自己”就变得非常重要。
那怎么才能旺自己呢?下面的三个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1、说话艺术
最近读《财富流》学到一个观点,很受启发:在适宜的时候,把“需求性表述”换成“机会性表述”。
“需求性表述”是什么意思?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别人帮助自己,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
“机会性表述”是什么意思?以他人为中心,我有资源,我有能量,我可以为别人提供某种服务。
每个人小时候,都依赖于他人的帮助,所以我们首先学会的是“需求性语言”:爸爸请帮我打开盖子,老师请帮我讲解这个问题。
但是在我们长大之后,自己拥有了一定的能量,拥有了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人说话的方式没有改变。
在《财富流》中有这样一段话:较高财富层级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能力是把自己最大的需求变成他人最大的机会。而自己的每个需求,都是他人的机遇。
假如一个人急需要资金发展一个好项目,如果用“需求性表述”,他会向持有资金的人说:“我很需要钱,你能为我投资吗?”
而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机会性表述”,他会说:“我这儿有个投资机会,或许可以帮您获取高额回报,你有兴趣吗?
需要注意的是,把“需求性表述”换成“机会性表述”,不是为了投机取巧,不是为了自私自利,而真的为了给别人机会,也给自己机会,大家双赢。
2、念头转变
在静寂法师《让孩子成才的秘密》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故事,超级感动。
被称为是“中国第一狂人”的严介和,本来是南京一个中学的教师,后来他离开这个学校做生意建筑生意,超级成功。2005年,他成为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第二名。
他成为功的秘诀是什么?静寂法师认为是,从小他妈妈就教给他的一句话:孩子,你以后见到所有的人,你都在自己心中问,我能帮他做点什么?
就是这句话,在孩子心中种了一个很好的种子。
一个一心想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孩子,一定没有斤斤计较和争贪搅扰;
一个一心想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孩子,自己一定越来越有价值;
一个一心想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孩子,一定有大格局,日后也更容易成大器。
我立刻就把这句话种到了我的心中,也种到了我孩子的心中。
3、好运天赋
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里,作者M·斯科特·派克把人分为两类,一类人拥有“好运天赋”,一类人没有。
我第一次看到“好运天赋”这个词组,有大开眼界的感觉。以前只听说有人有写作天赋,有人有音乐天赋,美术天赋,“好运天赋”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那拥有写作天赋的人,他的特征就是擅于写作。那拥有“好运天赋”的人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可以不断接纳恩典。
需要注意的是:接纳恩典与追求恩典不一样。通常来说,越是追求恩典,越是追不到。
接纳恩典的具体意思是:主动做自己该做的事,比如努力精进,与人为善等等,然后被动地等待恩典的降临。这种主动与被动的结合,才是好运天赋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