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这位曾令世界瞩目的美国前国务卿,于2023年11月29日在康涅狄格州的住所中辞世,终年百岁。他的去世不仅代表了一个政治巨人的谢幕,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基辛格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美国国务卿,对美国乃至全球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前总统福特曾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除了政治生涯的辉煌,基辛格对中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亨利·基辛格的生平是从学术走向政坛的典范。出生于1923年的德国,作为犹太人后裔的他,1938年因无法忍受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带着家人先后迁往英国和美国,并于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二战期间,他曾在美国陆军中服役,战后选择继续深造,最终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学位。1952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基辛格在学术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担任哈佛大学国防研究班执行主任、防务研究计划主任、哈佛大学教授及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等重要职位。
在1957年,基辛格的学术生涯达到了一个高潮。他出版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有限战争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和外交政策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使他声名鹊起。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基辛格曾担任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尽管洛克菲勒未能获胜,但基辛格的外交才能被尼克松看中,随后他被聘请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69年1月,基辛格从哈佛校园走进华盛顿,开始了他从学术界到政界的转变。
在政界,基辛格迅速成为了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磅人物。从1969年到1974年,他不仅担任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还出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1973年9月22日,50岁的基辛格正式就任美国国务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美国原籍的国务卿,也是第一个兼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国务卿。他的任职期间,尤其是在尼克松和福特任内,基辛格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推行的“均势外交”政策,缓和了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并在中东问题上开创了“穿梭外交”的先例。
在中美关系方面,基辛格的作用尤为显著。1971年7月9日,他作为尼克松的特使秘密访华,为后来中美建交奠定了坚实基础。1972年2月,他又陪同尼克松总统正式访问中国,这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一步。基辛格还是结束越南战争谈判的美方主要人物之一。1973年1月,他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
1977年,基辛格退出政府任职,但他的影响力并未随之消失。他在乔治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兼任全国广播公司顾问、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分析员和美国—中国协会主席等职务,继续在公共舞台上发挥影响力。
在中国,基辛格是众所周知的美国政治人物。他作为与中国有着超过40年交往的“中国通”,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71年7月9日,当时作为尼克松的特使执行秘密访问,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悄悄转道北京。在北京,他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进行了会谈,奠定了中美两国进一步交流沟通的基础。1972年2月21日,他再次随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正式迈入一个新时代。
基辛格对中国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理解。他曾称自己的专长是“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并表达了对中国思想和人民的浓厚兴趣。他重视美中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并在88岁高龄时出版了《论中国》一书,试图从历史角度理解中国,包括美中经贸交往的漫长历史。
基辛格始终强调美中合作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他期待美中两国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秩序,双方应把友好与合作作为共同目标,并为此做出不懈努力。他的一生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他的去世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基辛格的去世让外交界失去了一位传奇人物,同时也标志着一个重要时代的逐渐远去。
对于这位走完了近百年风雨人生的老人,可以说,他不仅在美国外交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而且是中美关系历史的见证者。他的去世,对于理解和评价这段历史,无疑提供了一个反思和评估的契机。基辛格的一生是多么的不凡,他所留下的遗产,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将长久地被记住。
你确定是一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