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李白:四段婚姻皆以悲剧收场,死前投靠族叔,死因与抑郁有关

南玖卿 2024-03-11 08:36:38

李白的诗歌被传颂了千年,李白之名也因诗词而闻名世界,就连外国友人取中文名字时,都会第一个想到“李白”。

然而,李白的梦想从来都不是一个闻名遐迩的诗人,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

为了实现自己当大官的终极梦想,李白终其一生,不是在自荐,就是在自荐的路上,甚至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曾两次入赘贵族世家之门,然而,蹉跎一生,却始终无法得偿所愿。

那么,如此博学多才的李白,为何在官场上毫无建树?怀才不遇?

事实并非如此。

少年成名,仗剑走天涯

李白自5岁启蒙,就展示出异于常人的文学天赋,15岁时,他创作的诗集就已经受到一干贵族子弟的青睐。

李白是汉人,但其祖上在隋朝时就因为走私铁盐而被流放西域,后来李白的父亲悄悄返回中原,再一次展示了一个商人的强大基因,将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李家很有钱,可是,再有钱,商人低贱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无比艳羡上流贵族之家和书香门第。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李白的父亲发现儿子的才华后,希望他能走一条与家族完全不同的路—入仕,可是,他却没想到李白为了这个梦想,终其一生,都卑躬屈膝的讨上流社会的欢喜,却依然无法达成所愿。

李白自少年时期就在外读书游历,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除了诗词,李白的剑术也是一绝,可以说在21岁之前,李白的人生确实如诗词中那样,洒脱自由。

但随着21岁那年父亲的离世,在众多哥哥瓜分财产之后,李白拿着到手的微末家资,开启了流亡式的生活。

公元726年,26岁的李白结识了孟浩然,次年,朝廷下发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自荐?呵!说的轻巧,没有任何背景怎么可能自荐成功。

婚姻与仕途上的角逐

商人出身的李白,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入仕的,他唯一的出路就是举荐,正当此时,孟浩然促成了李白与已故宰相许圉师孙女许氏的姻缘,李白正式入赘许家。

许家是真正的名门大族,想必在这段婚姻里,李白最大的渴求就是在妻子母族的助力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入赘许家后,李白与许氏育有一儿一女,欣赏李白诗集的贵族越来越多,但许家在仕途上,对李白并无任何帮助,甚至,他的大舅哥们很是轻视商人出身的李白。

李白感觉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于是,丢下妻儿,继续出门游历。这一离家出走就是十年光阴啊!除了李白,这么心大的丈夫,怕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而许氏在成年累月的抚育孩子,思念丈夫中逐渐油尽灯枯,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白一点都没有他诗词中的那么洒脱豪放,在现实中,他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想通过入赘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另一方面,明明都已经入赘了,却又清高的不行,大舅哥稍微给点脸色就撂挑子走人了,丝毫不顾及妻儿。

给人的感觉就是能伸不能屈,一边求着人家给自己给个一官半职,一边又在疯狂的叫嚣:老子不稀罕。

在入赘许家离家游历的日子里,李白结识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他向玉真公主进献诗词其中有两句是“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就是祝公主早日得道成仙的意思。玉真公主一心求道,李白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虽然很失意,但李白也在用自己的诗词一步步的靠近权力的最核心。

许氏过世后,李白带着一双儿女来到山东一带,娶了一名刘氏寡妇为妻,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将无疾而终。

刘氏是个实打实过日子的人,而李白又是个好饮酒作诗,风花雪月之人,在刘氏看来,李白就是不务正业。

而李白解决夫妻矛盾的办法,十多年了,愣是一点变化都没有,在与刘氏的夫妻矛盾中,李白再一次选择了出门游历,一大把年纪了,他又整离家出走这一套。

742年,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等人的引荐下,李白终于等来了唐玄宗的召唤,这一年,李白已经42岁了,在古代,这个年龄着实算不得年轻了。

但他终于可以走到皇权面前了,自然人逢喜事精神爽,端的是意气风发,走之前就与刘氏断绝关系,还写下一首诗讽刺刘氏:“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但刘氏也不难过,李白一走,她反手就另嫁他人。

唐玄宗给了李白最大的体面,李白奉旨面圣那日:唐玄宗亲自迎接,并“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荣宠至极。

在与唐玄宗的会面中,李白的才华横溢也颇得玄宗赏识,当下就决定让李白任翰林学士一职,在玄宗宴请或游玩时,写诗记录。

李白得到玄宗的宠幸,别人眼红的不行,可蹉跎了两年,李白却腻了,他的抱负是当宰相一样的大官,可结果却是个写文案的。就好比你想当总经理,结果应聘了个文员。

一心想当大官的李白连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都无法平衡,惹怒别人也就算了,他连玄宗面前一等一的大红人高力士都敢得罪,写文章写的正起劲的时候,竟然使唤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子,可想而知,他在玄宗面前的声誉会被怎样诋毁。

744年,仅在翰林供奉待了两年多的李白便向玄宗暗示他想“辞职”,玄宗也不挽留,赐了金银,放他离去。

搞得李白有气没处撒,真正想辞职的人哪还会暗示啊!唐玄宗放李白离去也从侧面说明唐玄宗对李白的欣赏仅限于诗词歌赋,与政治无关。

再说他的后两段婚姻,在于刘氏分开后,李白遇到他的第三任妻子,一个特别会照顾李白,与之情投意合之人,还会李白诞下一子,可惜,英年早逝,夫妻缘分仅有5年。

750年,妻子逝世,身无官职,年逾半百的李白,在游历梁园时,因在墙壁上写的一首诗被一位宰相的孙女宗氏看见后,大为欣赏,结下情缘,50岁的李白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四段婚姻。

此时的李白岁年事已高,却与宗氏志趣相投,像极了一对年轻的恋人,不管是喝酒还是出门游历,宗氏都十分支持,李白终于找到了与自己灵魂契合的另一半,是真爱无疑了。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为这段婚姻画上了悲剧的结尾,永王李璘造反,李白应邀成为永王的幕僚。

在安史之乱的血雨腥风中,李白认为天下大乱,他以为一生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不顾宗氏的再三劝阻,为永王写下组诗《永王东巡歌》。

永王兵败后,李白经过妻子宗氏以及各方好友的全力营救,依然免不了流放夜郎(贵州桐梓)的命运。万幸的事,途径白帝城时,因关中大旱而大赦天下,李白写下《早发白帝城》一文,言语间的愉悦仿佛要华为实质。

然而现实并没有诗词中写的那般美好“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终究是没回去,大赦之后,途中遇到几位好友,李白断断续续逗留了一两年时间,途径镇江时,重病,无所依靠的他只能投靠当涂县令,自己的族叔李阳冰,并在62岁时,在李阳冰的照料下,溘然长逝。

结语

关于李白的死,民间有醉酒后捞月溺亡的浪漫式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李白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政治抱负,却从未发现自己在政治上的见解有多幼稚,不然,以唐玄宗对他的喜爱程度,不可能只封他一个翰林供奉。

永王造反,就连妻子宗氏都知道没好结果,可李白太想在政治上扬眉吐气了,就这样接受了永王的招募,即使到了暮年,他在政治上依然像个懵懂的孩童,最终,蹉跎一生,白发苍苍的李白,身体因常年的饮酒,本就不好,再加上心情郁结,便病死在亲友家中。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诗词足以令他流传千古,何必非要追求政治上的锦上添花,致使他一生异常艰辛,难以如愿。

0 阅读:142
评论列表
  • 2024-03-11 10:23

    自己有光,非要去追不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