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授衔现场,毛主席问陈赓:跟着我干,有出息吧?

鼠博士文史 2022-10-29 07:40:29

1953年9月27日,中国首次授衔将帅典礼在北京中南海举行,本次授衔打破了世界军史上的很多个唯一。

一次性授衔12位因战争残疾的将帅;一次性授衔37位少数民族的将军军衔;一次性授衔15位参加起义的将领,总共1038名将帅。这样的殊荣和规模也只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才会出现。

而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这次授衔将帅中的一位:陈赓大将。

话说在此次授衔仪式中,幽默的陈赓大将还跟毛主席开起了玩笑,将了毛主席一军,坑了李聚奎一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

1953年9月27日,庄重的授衔典礼开始。毛主席和周总理亲手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到场的元帅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别授予其他有功人员。

典礼结束后,毛主席笑着对身边的陈赓说:“小陈啊!怎么样,跟着我干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可给不了你大将军!”

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陈赓“啪”地站起来,笔直地向毛主席敬礼,然后笑嘻嘻回答道:“我的大将可不是主席您给的。”

“咦,不是我,那是谁给的?”毛主席好奇地看着他问道。

“李聚奎给的!”

“李聚奎?此话怎讲?”毛主席明显被这意想不到的答案给弄懵了,好笑地问道。

结果,陈赓却卖起了关子,调皮地向毛主席眨巴眨巴眼睛,笑着说:“主席,说来话长,等有机会我再跟你汇报。”

毛主席一听就知道,李聚奎又被陈赓坑了!要知道陈赓可是大家眼里的“开心果”,日常就爱搞怪出点“损招”活跃气氛。

那老实巴交的李聚奎,究竟又被自己的老乡坑了啥呢?

2

李聚奎,湖南人,与陈赓是老乡。两人一起在红军任职,一同参加长征,同甘共苦许多年,感情十分深厚,当然老实巴交的他也没少被自己战友给坑了。

事情得从授先的前期说起,因工作原因好不容易有机会聚在一起的两个好友,一见面就寒暄起来。

从参军到长征再到解放都聊了一遍后,李聚奎感慨道:“以你的功劳,本次授衔你一定会获得大将的军衔。”

陈赓一听兴起作弄李聚奎的念头,他说:“我还不够资格,我红军时没做过师长。”

按照授衔资格规定,大将必须在红军时担任过师长一职。

李聚奎一听急了,那对陈庚可不公平,要知道在他心目中,陈赓可是老黄埔,救过蒋介石的命,参加过南昌起义,战功显赫,在红军可没几个人有这资历。

李聚奎无比可惜地说:“这也太不公平了!”

陈赓笑着说:“要不兄弟帮个忙,你就到徐立清就跟他说,我当过师长,当年红军时,接替你当过。”

结果,授衔前期,徐立清调查个人简历时,讲义气的李聚奎在介绍完自己经历后,特意跟他强调道:“陈赓在红军时,接替过我担任师长一职,他完全有资格评为大将。”

徐立清一听,觉得莫名其妙,陈赓红军时期没当过师长,作为总干部副部长的他是最有发言权了。

1931年,陈赓在红四方面军12师当过短暂的师长,1932年就升任为红四方面军的参谋长,这可比师长的级别高多了。

当然,陈庚确实也当过红一师的师长,但接的却不是李聚奎,而是刘亚楼。当年,李聚奎调任红31军参谋长后,由刘亚楼接任师长。1935年时,陈庚又接替了刘亚楼。

了解事情经过的徐立清哭笑不得,一看就知道老实又讲义气的李聚奎又被陈赓作弄了。

不久,陈赓听说了这件事后,也被李聚奎的仗义感动了。所以,他逢人就说:他的大将是李聚奎给的。当然这一半是玩笑,一半是真的感动。

也由此可知,陈赓为人有多可喜,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陈庚的功勋足够显赫,才能令一向不说假话的李聚奎愿意为他说话。

3

当然,陈赓被称为军中“开心果”,也是有原因的。他幽默风趣,为人洒脱豪爽,有他在的地方,他总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活跃气氛,化解僵局,给艰苦的革命生涯带来很多快乐。

而被他作弄过的人将领大有人在,毛主席、彭德怀、蒋先云,甚至蒋介石也被他作弄过,可大家对他都是又怒又爱。

周总理就很欣赏陈庚,他曾经说过:“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是彭雪枫。”

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在一次夜晚巡逻时发现有一间宿舍特别闹腾,悄悄走过去一看,陈赓站在地上扮演“矮子吃面条”。

只见陈赓一手好像拿着盛满面条的碗,一手拿着一双木棍,脸上不停地做出难过的表情,眼看着好像吸溜进去的面条太长,他站到椅子上继续吸溜,随着他嘟着嘴吸,还发出“滋滋”的声音,两脸颊好像被面条塞得鼓鼓的。

他的表情越来越夸张,最后头一直往后拗过去,拗过去,要多滑稽就有多滑。

突然,他紧紧地掐住自己的咽喉,不停地“咳咳”起来,把被面条噎着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宿舍的同学都被他逗得笑开了怀,一天艰苦的训练所带来的痛苦,都被他精彩的表演驱散了。

周恩来也被这小伙子的表演给逗乐,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众人一听,转头一看,竟然是政治部主任,吓得齐刷刷站了起来。

陈赓也傻了,心想:“这回完了!”垂着头蔫蔫地站在宿舍中间等着挨训。

没想到,周恩来把他拉到一边,先是批评了他不遵守校规,接着说道:“你刚才表演得很好,我以前在南开也演过戏,不如你也组织个社团,日常训练结束弄点节目,既丰富学员们的生活,也能宣传进步思想。”

陈赓虽然受了批评,但自己的才艺却得到了主人的肯定,非常的开心。后来,他真的在周恩来的帮助整了个名叫“血花剧社”社团,并在一次活动中,编了一个讽刺袁世凯的戏剧《皇帝梦》。

在剧中,当陈赓扮演五姨太,涂抹着胭脂水粉,穿着旗袍,一扭一扭地走上台时,台下的学员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而他本人毫无思想包袱,在台上尽情演绎“五姨太”的人生。

陈赓就是这样一个阳光,充满乐观精神的人。

4

陈赓用自己的幽默在艰苦的岁月,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欢乐。但是,爱开玩笑的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从不含糊,同时他还善于用幽默做武器刺向敌人的心脏。

那是1933年,由于叛徒的出卖,陈赓在上海被捕。

而陈赓曾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且在北伐战争中拼死救过蒋介石的命。因此,当蒋介石得到他被捕的消息后,急忙传令下去,让人将他带到南昌,亲自面见陈赓,打算利用师生情面说明陈赓脱落共产党。

蒋介石看着被五花八门带到面前的陈赓,叹口气,关切地说道:“小陈,你瘦了!”

陈赓冷冷地回道:“吾冒瘦而天下肥,这是校长您教我们的啊,校长难道忘了吗?”

蒋介石道:“我怎敢忘?”

陈赓回道:“校长确实瘦了。”

蒋介石以为陈赓已经有所心动,禁不住喜上心头,正气凛然地说道:“国家尚生灵涂炭,我同样寝食不安啊!”

陈赓一听闻,仰天“哈哈”地笑起来。反唇讥道:“可校长身为一党领袖,怎么你瘦了,而天下不肥,反更瘦了呢?”

一时堵得蒋介石哑口无言。良久,蒋介石无奈地说:“只要你肯写个声明脱离共产党,过往我一概不究,还会给你一个好出路。”

陈赓不为所动,果断拒绝了蒋介石的劝降,头也不回地有返回监狱。

不死心的蒋介石,又想用同窗情打动陈赓,派胡宗南去劝说,并承诺:“我不需要他提供任何有关共产党的信息,只要他肯脱离共产党就行,我就给他活路。”

陈赓不管蒋介石如何威逼利诱,都不愿改变自己的信仰,在他心里,这位昔日的校长,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一心为国为苍生的校长。

直至周恩来派出共产党特别行动小组,才将他救了出来。

而也因与蒋介石有这段渊源,才有开头毛主席的笑玩笑,问陈赓跟着他干比蒋介石有出息的原因。

可以说,在所有将帅中,陈赓不是战功最显赫的,但他绝对是最为纯粹乐观的将领。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陈赓大将:他是最阳光的将军,在他的脸上永远读不到什么是失落,什么是沮丧。

“童心未泯”的大将陈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是一道难能可贵的一道光。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行动,化解了战士们心头的阴霾,令他们重新鼓起勇气。

而陈赓大将的趣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以上事迹足以让我们认识这位开国大将的战场外的另一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追求幽默,但这一份幽默应该是真诚的,充满善意的,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搞怪和恶趣味。

我们应该向陈赓大将学习,学习他的自信、乐观、积极,做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很喜欢这一句评语:陈赓将军终生微笑,内心却运筹帷幄。“奇才!”这个词,这是对他一生最为恰当的评价。

6 阅读:7454
评论列表
  • 2022-10-29 18:39

    时间都写错了,大授衔是1955年

    用户13xxx40 回复:
    应该是55年 我酒没喝多
  • 2022-10-30 08:53

    陈赓也当过师级校长,完全满足大将所有条件

  • 2022-10-30 13:19

    53年授衔,好像不对吧

  • 2022-10-30 11:27

    好像是1955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