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之脉络,筑牢廉洁的底线。
不管在什么阶段,反腐的脚步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它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需要时刻警惕的事情。
其中,有一位高官,他是“改开”后首位被认定的省部级贪官,他能够浮出水面,主要得益于九十年代的那一场反腐风暴。
他就是王宝森,曾担任北京市的常务副市长,官方公布的资料有限,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卒于1995年4月4日,还是一位大贪官。
多年前,就在大家忙着清理体制内的害群之马时,作为北京副市长的老王却忽然失踪了,这可好把多人给愁坏了,很急人。
事件很快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出动,四处寻找,终于在怀柔县找到了他,只是王宝森没有任何生命特征了。
经过严谨的侦查,确定老王是畏罪自戕。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想不开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干了些什么,就知道他的选择,其实这是当时环境下的“最优解”。
这就需要知道,王宝森是被谁揪出来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无锡32亿非法集资案”,首先是该案主谋邓某被抓获后供出李某,李某交代出首钢“太子”周某,再经过两手王宝森就被发现了,这让老王变得凝重。
因为他做得事情后果很严重,比如贪污25万元、美金2万;挪用公款超1亿、美元2500多万,其中1300万美元已损失;违法批贷巨额资金,造成了大量资金流失。
除此之外,他还养了情妇,住豪华别墅,购高级公寓,生活糜烂程度已无法自拔。
老王心里清楚,不管是党纪还是国法,自己都没有好果子吃,虽然很舍不得眼下的权力与美人,但是他明白等待自己是啥。
最让他无法抗拒的是,站在他的身后还有其他人,是他得罪不起的人,此人乃中央原委员,他的行政级别更是国家级副职。
更重要的是,这个贵人对老王有“知遇之恩”,从情感出发,自己是不能够恩将仇报的,眼前不由浮现出过往的点点滴滴。
老王的伯乐叫陈希同,在陈担任北京市长的时候,提王宝森当市长助理,随后不久副市长职务出现空缺,陈“力排众议”,让王当上了副市长,直到老王进入了常委。
王宝森的仕途,陈希同就是伯乐、贵人。
而老王为什么能够被北大肄业的陈希同看重?显然是有过人之处的,不然陈这样级别的干部,想培养心腹不愁无人不响应。
年轻的王宝森为人十分灵范,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对工作认真,他原先从事的是财政工作,对于市里的账本,能烂熟于心。
他有“铁算盘”的称号,不论什么数字,总能脱口而出,是个难一见得的财务管家。
在王结束自己的生命后,小他30多岁的他情人赵丽红也被查,最终揭示了王宝森的种种行为,但是人死不能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