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
前言
在1970年正月初五,董竹君迎来了七十岁的生日,然而她并没有像常人那样在家中与亲人团聚,而是独自被囚禁在“半步桥”监狱。这一天,对于她而言,是无尽苦难中的一线微光,亦是心灵深处的一次彻底崩溃。两年多的囚禁,她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但她从未屈服,反而在困境中找到了坚持的力量。她通过静坐、锻炼、与狱友们互助等方式保持着身心的坚韧,而这一切都不过是她漫长囚禁生涯中的一部分。面对这一切,董竹君如何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又如何在无尽黑暗中守护着信念?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在20世纪初的上海,董竹君(乳名阿源)出生于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她的父亲董同庆,是一名辛苦的黄包车夫,而她的母亲在地位显赫的家庭中担任佣人。这个家庭的生活环境是典型的底层社会景象,经常饥饿难耐,几个孩子中只有阿源幸存下来。
尽管董同庆和他的妻子未受过教育,他们坚信教育的力量可以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所以就算生活拮据,他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于阿源六岁时将她送入了当地的私塾。阿源的聪明才智很快就赢得了教书先生的赏识,她能迅速而准确地背诵课文,成为学堂的佼佼者。
1911年,随着清朝的退位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董同庆激动地剪掉了自己头上象征封建束缚的长辫子,对阿源说,新的政权将带来新的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即使政权更迭,普通人的境遇仍未有实质性的改变,董家的日子越发艰难。
灾难接踵而至,董同庆染上伤寒,家中为了医治他的疾病,债台高筑。病愈后,董同庆因体弱多病失去了继续拉车的能力。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压力,阿源不得不辍学回家,尽管心中充满不甘。到了阿源十三岁那年,家庭的财务状况已经岌岌可危。债主们频繁上门讨债,为了解决债务问题,董同庆和他的妻子作出了痛苦的决定:将阿源送往青楼,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协议,规定卖艺不卖身。
1935年,董竹君在上海创办了“锦江川菜馆”,刚一开业凭借着精致的川菜和上乘的服务,锦江川菜馆便吸引了大量顾客,生意非常红火。由于董竹君在上海的社会关系广泛,餐馆迅速成为了社会名流聚集的地方,甚至许多当时的上海滩风云人物,如青红帮的黄金荣、杜月笙等人,都会定期光顾此地。
由此可见董竹君无疑是当时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之一。她以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商业眼光把川菜馆经营得红红火火,还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上层社交圈的聚集地。董竹君不单注重菜品的口味,更把餐饮的服务视作竞争的关键。她敏锐地洞察到,光有好菜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给顾客一种极致的体验感,才能在众多餐馆中脱颖而出。
正因如此董竹君向英法租界的高档餐厅学习,开始在自己的饭店公开招聘年轻女子担任服务员。她设定了高标准要求女性身材高挑、相貌姣好,而且要求她们能够流利地说上海话和普通话,最基本的要求是至少要有初中以上的学历。此外董竹君还为这些女性提供了不菲的薪水,这在当时的上海,尤其是女性职业群体中,算是一个十分优厚的待遇。
通过精细的经营与管理,董竹君逐渐将锦江川菜馆打造成上海的名店之一,即使是在日本占领上海的特殊时期,锦江川菜馆依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继续经营着。更令人赞叹的是,董竹君的餐饮管理理念与当时的先进餐饮业标准几乎无缝对接,甚至超越了许多现代餐厅。她曾发明了一次性筷子,解决了就餐中筷子清洁的问题,为顾客提供了更为方便和卫生的用餐选择。此外她提出了外卖服务的创新概念。
董竹君的员工管理政策堪称一流。她的餐馆工资待遇优厚,员工的薪水和福利都远超同行业的标准。她的团队薪酬体系独特,每月17日必发工资,另外,每十天还会分发一次小费,而年底更有丰厚的年终奖。
这些人性化的措施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除了关心员工的物质待遇,董竹君还非常注重员工的个人福祉。曾经有一名员工的妻子在产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生命危在旦夕,董竹君得知后,第一时间请来了名医,并亲自担任助手,跪在病床前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这种关怀和无私的精神,无疑让董竹君赢得了员工的深厚感情和无数的忠诚支持。
当然董竹君在管理餐馆过程中,也面临过许多挑战,最严重的一次是她的主厨团队因薪资问题闹事,要求加薪。面对这一危机董竹君并未慌乱,而是果断采取措施,不仅与闹事的员工妥善协商,迅速找到了更有实力的厨师团队接手。新团队的加入很快让餐厅的菜品质量得到了提升,而原本闹事的员工也被及时清除,餐馆得以恢复正常运作。
董竹君曾在四川生活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一位名叫文兴哲的年轻共产党人。通过这位年轻人的帮助,她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革命主张。尽管当时的环境动荡不安,董竹君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真正的独立与繁荣,她也逐渐坚定了支持革命的决心。
在上海,董竹君与中共的地下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为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还曾帮助许多共产党人躲避敌人的追捕。解放军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将军,在年轻时曾面临困境,幸得董竹君的帮助,才得以脱困。解放后宋时轮与潘汉年等人曾亲自上门拜访董竹君,感谢她在革命期间给予的支持。
董竹君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革命和国家发展的支持与力量。因此在1951年,当她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时,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当时价值15万美元的锦江饭店,毫不犹豫地交给了党和国家。
对于这一举动,董竹君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惜,她表示:“很多人难以理解我将饭店交给国家,但我的想法很简单,解放了之后,我一生参与和支持的革命,就是为了这个大目标。我从来没有将这间饭店当做个人财富,而是作为一个共同的事业来看待。
在1967年,董竹君突遭变故,一群人闯入她的家,将年过六旬的她押进了监狱。董竹君不明白自己为何被捕,却被迫交代自己的一生,写下所谓的“犯罪事实”。她的每一份材料都被驳回,身心的折磨逐渐加深。
她被突然押入狱中,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折磨。监狱的环境极其恶劣,董竹君年老体弱,却被迫穿着单薄的衣物,忍受着春寒秋凉以及酷暑的折磨。每天的食物是黑馒头、发霉的米饭等难以下咽的粗糙食物,晚上的被褥更是发霉,无法遮挡刺骨的寒冷。
对董竹君来说,这种境况比起过去的富贵生活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她一生崇尚整洁与精致,生活中从不容忍一丝不整,但在监狱里她却被迫与许多不同背景的人共同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连最基本的隐私和尊严都无法保障。每天她都要在众人面前如厕,这对她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煎熬。
她还面对着无尽的逼供,每天三次审讯,通宵达旦地写材料,强迫她回忆过去的一切,哪怕是她自己都不再理解的“罪行”。为了强迫她屈服,她被逼得几乎失去睡眠,依靠安眠药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稍微得到一些安宁。
她每天默念鲁迅的话:“敌人要你死,你偏不死”,这成为她坚持生存下去的动力。她每天规定自己要刷两遍马桶,保持牢房的清洁,并通过跑步保持身体的活力。她还藏了一块香皂,每晚睡前拿出来闻,稍微带给自己一丝安慰。
董竹君在她七十岁时,她被释放出狱,重新回到了属于她的生活。虽然那时的她已是白发苍苍,但一颗坚定的心依然未曾改变。1979年董竹君终于获得了正式的平反。1981年,年近八十的董竹君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去看望她在海外的女儿和孙辈。
这次跨越半个地球的旅程,对于她来说,是对苦难岁月的彻底告别,她的到来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温暖。三代同堂的场面,充满了欢声笑语,董竹君与子孙们的团聚成了她人生中最温馨的时刻。在美国的日子里,董竹君的乐观豁达的个性并未被岁月磨灭,反而愈发显得鲜活。
1990年,董竹君九十岁时,开始撰写自己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她希望通过这本书,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尤其是与子女们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董竹君深知自己的一生并非单纯的个人奋斗史,而是一段关于家族、关于亲情、关于坚韧不拔的历史。在她的眼中,自己的一切成就和过往,都与那些共同走过风雨的亲人息息相关。
1997年,97岁高龄的董竹君因病去世,人生的画卷终于在这一刻落下帷幕。作为一代传奇人物,她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充满了起伏与变数,也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尽管外界总是喜欢以“大女主”的眼光来看待她那传奇的一生,董竹君却始终认为,自己最值得珍惜的时光并非光辉岁月的事业成就,而是那些平凡的日子里,与儿女们共享的烟火气息。这些日常的关怀和陪伴,才是她心中最深沉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