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烯啶虫胺能治白粉虱?一分钟见效?靠谱吗?

桑园故事汇 2025-02-22 14:52:24

嘿,老乡们,最近我听到一个说法,说是有一种叫“烯啶虫胺”的农药,对付白粉虱特别厉害,一分钟就能见效!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这白粉虱有多难搞,咱们都清楚,真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白粉虱,真能一分钟灭?

要说这白粉虱,那真是让农民伯伯头疼的虫害之一。

它们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搞得作物蔫了吧唧的,长势不好。

更可气的是,这玩意繁殖速度还特别快,一代接一代,没完没了。

你今天刚打完药,过几天又冒出来一堆,简直防不胜防。

我有个朋友,老王,种了一辈子菜,经验丰富。

去年他家的菜地也遭了白粉虱,各种农药都试过了,效果都不太理想。

后来,他听人介绍用了烯啶虫胺,说是效果不错。

“哎,一开始我也是不信,啥农药能一分钟见效?

吹牛吧!

”老王跟我说,“结果喷了之后,还真有点东西。

那些白粉虱,肉眼可见地蔫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就死了。

当然,老王也说了,这烯啶虫胺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白粉虱已经泛滥成灾,或者用药方法不对,效果也会打折扣。

而且,这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用多了对土地也不好。

神奇农药,啥来头?

那么,这烯啶虫胺到底是个什么来头,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其实,烯啶虫胺属于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

这“烟碱”是从烟草里提取出来的,最早就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

后来,科学家们对烟碱进行化学合成,得到了很多衍生物质,其中一些就被用作杀虫剂,烯啶虫胺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杀虫剂的原理是,白粉虱的细胞膜表面有一种叫做“胆碱受体”的东西,烯啶虫胺中的正离子结构和它很像。

当白粉虱接触到烯啶虫胺时,这些正离子就会和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大量钠离子涌入细胞,最终造成细胞死亡。

简单来说,就是烯啶虫胺能让白粉虱的神经系统崩溃,导致它们中毒死亡。

而且,这种药剂的触杀作用很强,只要白粉虱接触到,很快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相比于其他一些化学合成的农药,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稳定性更好,不容易分解。

这也就是说,农民伯伯们施药后,不用太担心药效会因为环境因素而降低。

这样用,才有效!

既然烯啶虫胺这么好用,那我们该怎么用呢?

要注意药剂的浓度。

市面上出售的烯啶虫胺,一般是20%的浓度。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稀释,一般是500克或750克的药剂稀释到1000毫升的水中。

如果需要稀释更多的药液,可以适量增加稀释水的量,但千万不要少于1000毫升,否则会影响药效。

一般情况下,在室温条件下,烯啶虫胺可以防治害虫5到7天。

但如果气温过高,超过35摄氏度,药效时间就会缩短。

所以,最好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候施药。

另外,使用烯啶虫胺时,还要注意安全间隔期,一般为15天。

也就是说,在采摘作物前15天,就不要再使用这种农药了。

搭配使用,更绝了!

有些农民朋友可能会问,烯啶虫胺只能单独使用吗?

其实不是的。

烯啶虫胺可以和其他一些农药进行复配,这样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所谓复配,就是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从而达到增效或减害的目的。

通过复配,不仅可以提高防治效率,还可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

在面对像白粉虱这样比较狡猾的害虫时,有时只靠烯啶虫胺是不够的。

这时候,可以搭配其他类型的农药,比如氟啶虫酰胺和噻虫嗪。

氟啶虫酰胺主要通过妨碍害虫体内的丙酮酸激酶来发挥作用,让害虫无法进食,最终饿死。

噻虫嗪则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非常有效,能让它们中毒死亡。

这三种农药搭配使用,可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攻击,在短时间内消灭白粉虱,保护作物。

烯啶虫胺是一种对付白粉虱比较有效的农药,但并不是万能的。

在使用时,要注意浓度、温度和安全间隔期,也可以考虑与其他农药进行复配。

我想说的是,农药只是防治虫害的一种手段,我们更应该注重绿色防控,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我们的土地和环境。

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