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大都通过膜结构与周围环境隔开,从而形成独立的区室。与此相对,细胞中还存在另一类结构,即无膜细胞器。这些无膜细胞器在细胞中构建出微米或者亚微米级的区室,为生物体基本生化反应提供独立的亚细胞场所。常见的真核细胞的无膜细胞器包括核仁、加工小体、Cajal小体、神经颗粒、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生殖腺颗粒(germ granule)等。生殖腺颗粒是目前研究者广泛关注的一种无膜细胞器,其富含RNA和许多参与RNA代谢的蛋白,是生殖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枢纽。生殖腺颗粒在秀丽线虫生殖发育的过程中也不可或缺,是研究者探究无膜细胞器生成、调控与功能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随着对生殖腺颗粒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除了P颗粒外,线虫生殖腺细胞中存在着其它多种多样的生殖腺颗粒,包括Z颗粒,Mutator颗粒,SIMR颗粒和P-小体。在空间位置上,这些颗粒彼此靠近,有序组装形成大的生殖腺颗粒复合体。线虫生殖腺参与RNA干扰机器的成分大多分布在生殖腺颗粒不同区室中,这些区室参与了RNA干扰的不同过程。
2024年7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光寿红课题组,施蕴瑜院士课题组,安徽医科大学冯雪竹课题组与哈佛大学Scott Kennedy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Germ granule compartments coordinate specialized small RNA production的文章。该研究在线虫中发现了一个参与siRNA扩增的新的亚细胞器:E颗粒。在本项研究中,课题组通过蛋白组学和细胞学手段鉴定出了5个定位于E颗粒的蛋白,包括EGO-1,DRH-3,EKL-1,ELLI-1和一个新蛋白EGC-1,并揭示了E颗粒参与小干扰RNA扩增的分子机制。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027-3责编|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来源|“BioAr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