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低了!我敢说,它是近10年最好的唐探!

影视圈那点事 2025-02-01 14:24:29

开分6.7,目前6.6。

春节档最“矛盾”的电影,为何让人又爱又恨?

当陈思诚不再“疯癫”

这一次,《唐探》的导演似乎收起了招牌式的浮夸。

镜头扫过1900年的旧金山唐人街:潮湿的暗巷里,妓院的脂粉混着烟馆的苦味,华工佝偻的脊背上压着太平洋铁路的枕木。

而协盛堂的牌匾下,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正用一杯茶镇住满堂杀气。  

没有曼谷黄金劫的荒诞,也没有东京街头跑酷的喧闹,《唐探1900》选择用历史褶皱包裹喜剧内核。

一桩模仿“开膛手杰克”的血案,牵出排华法案的阴谋、清朝官员的愚忠、革命党的热血,甚至印第安部落的悲歌。

导演试图用两小时塞进半部海外华人辛酸史——野心大得让人捏把汗,却意外地没垮。

王宝强不扮丑,刘昊然变“痞子”:这次CP有点意思

当阿鬼(王宝强饰)蹲在尸体旁,用猎人的直觉分析伤口时,老粉可能会愣住:那个只会喊“房间整洁没异味”的唐仁去哪了?

这一次,王宝强终于卸下装疯卖傻的面具。

他饰演的印第安混血猎人,沉默时像草原上的孤狼,开口却蹦出“验尸不如炖蹄髈”的冷幽默。

而留美幼童秦福(刘昊然饰),顶着天才侦探的名头,却为五百美金折腰,见美女就挪不动腿。

两人从互坑到共谋,更像市井混混的江湖情义,而非前作“天才带废柴”的固定套路。

这种角色“对调”藏着导演的狡猾:当刘昊然摸着下巴模仿福尔摩斯却漏洞百出,当王宝强用野外生存技能破解密室谜题,观众突然发现:

原来唐探CP的灵魂不是人设,而是烟火气。

周润发:用一杯茶演活整个时代的悲怆

真正让电影立住的,是白轩龄这个“教父式”角色。

周润发只需一个眼神,就让唐人街教父的复杂性喷薄而出:面对儿子时,他是藏起枪伤默默煮粥的父亲;

在议会厅,他是用英文痛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斗士;

转身对华人劳工,他又成了抽成保护费的帮派头目。

最震撼的是一场无声戏:儿子惨死后,他独自蹲在停尸房,手指颤抖着抚过青年冰冷的脸,突然抓起一把糯米撒向空中——那是广东人送魂归故里的旧俗。

没有嚎哭,没有台词,却让全场屏息。

有观众说:“发哥连后脑勺都在演戏。”

历史课还是脱口秀?导演在走钢丝

陈思诚这次像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

一边是岳云鹏饰演的清朝官员,从追杀革命党到高呼“救中国”赴死;

另一边是刘昊然撕毁绿卡又被迫粘回的荒诞。

当印第安长老说出“土地不属于任何人,我们只是暂住”,当华人劳工集体吟唱粤语民谣《月光光》,民族情绪几乎要冲破银幕。

但导演总在关键时刻踩刹车:用阿鬼一本正经地分析“洋人怕韭菜味”来消解悲情,让秦福为赚外快伪造证据制造笑料。

这种“深情但不敢深”的拉扯,让电影像加了冰的烈酒:

辛辣仍在,却不易醉人。

遗憾:探案成了“背景音乐”

若硬要挑刺,《唐探1900》的探案线宛如春节庙会的背景乐——热闹,但记不住旋律。

真凶早在中途露出马脚,反转全靠闪回填坑,密室诡计更是潦草得像外卖附赠的例汤。

当周润发在议会厅用五分钟演讲锁定胜局时,侦探的存在感还不如一杯普洱茶。

但对于抱着看“唐人街版《福尔摩斯》”期待的观众,或许该换个角度:当历史本身比虚构更跌宕,当华人用血肉在异国铺就生存之路,所谓的“真相”早已超越一桩凶案。

就像白轩龄说的:“唐人街的案子,从来不在卷宗里。”

为什么要看?因为电影院需要这样的“矛盾体”

票房破13亿的背后,是观众用脚投票的微妙心理:

我们一边吐槽推理弱得像泡过水的鞭炮,一边为发哥的演技起立鼓掌;

明知民族叙事是安全牌,仍会被“每一根铁轨下都有华工尸骨”刺痛;

嫌弃王宝强刘昊然套路化,又对他们互坑互救的兄弟情会上瘾。

这或许就是《唐探1900》的价值:它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

当片尾字幕打出“献给所有漂泊的唐人”,镜头扫过旧金山港口的浓雾,那些佝偻的背影、染血的铁轨、被撕碎的绿卡,突然都有了温度。

在这个人均“清醒”的年代,我们需要一部愿意笨拙地拥抱历史、认真地逗人发笑的电影——哪怕它身上还沾着唐人街的煤灰和韭菜味。

散场时听到有人说:“没想到看个喜剧,把我看成了历史课代表。”

这大概是对《唐探1900》最精准的评语。

2 阅读:31

影视圈那点事

简介:分享热门的电影资讯、深度解析经典剧集、挖掘小众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