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康熙300多年前平台经验值得借鉴

醉易评国际 2024-06-27 08:46:33

作者:欧阳林

收复台湾,300多年前的康熙皇帝,给我们树立了经典样板。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对于台湾问题,朝廷几乎只剩下两个问题: 打不打?派谁打。也是困扰清朝政府的一道难题。

当时的台湾,与大陆已经对峙了整整20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末清初,因战乱一度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再加上当时被荷兰占领的40年,台湾已孤悬台海60年时间。

为什么60年过去了,康熙才想起要“武统”台湾?

因为,在此之时,清朝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但都没有任何成效。

一、和谈

当时的“和谈”,就是“抚台”政策,就是给予安抚。自郑成功去世后,其子郑经,继位统治台湾。

清朝政府数次对郑经政权进行招安抚和。康熙明确指令:只要愿意和平归顺,不动刀兵,台湾一切照旧。

但郑继以宣称台湾“远在海外,与中国版图渺不相涉 ”,想从法理了想让台湾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但康熙怎能同意,既然台湾是中国,都是福建沿海一带的中国人,怎能随意搞独立王国。

有历史记载,从顺治九年到康熙十八年,1652年-1679年,近30年时间里,大陆和台湾的和谈不下十余次,但依然没有解决台湾问题。

这也是迫使康熙不得不作出“武战”的抉择。

二、困台

除过“抚台”,朝廷也用过其他招法,比如“穷台“”困台”。

当时,台岛地狭人稀,粮食、经贸、人口都依赖大陆沿海诸省。

当时,就有高人提出掐断两岸经贸交流,台湾就可不攻自破。

朝廷有一位高人,叫黄梧,上过“灭贼五策”的方案,核心方案是“禁海迁界”。 设立边界,不准大陆跟台湾人往来;严禁人员出海贸易交流,断台湾不继,让台岛物资渐乏,自行瓦解。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委骨感,想法很美好,实施却一言难尽。

对搬迁后百姓的安置政策没有落实,“禁海迁界”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粗暴严苛导致内地沿海老百姓怨声载道,反抗和偷渡者更甚。

“禁海迁界”在打击了台湾经济和民生,大清同样样不好过。 沿海诸省一直是朝廷粮赋区,民众内迁一方面影响生产,税赋都是不小的打击。

三、打台

抚台、困台都不行,打台行不行? 答案是不可以。

事实上,军事手段一直伴随着和谈,但成效一直不佳。

比如,康熙二年十月,清军就分三路进攻厦门等地,此役迫使郑经率军退守铜山,但战果也无法再扩大。

还有,康熙三年,施琅将军为靖海将军,令其统帅水师,前往征剿郑经。 施琅率水师先后三次渡海击寇,但都因为台风袭击未能成功。

军事对抗一直没停止过,而在康熙十三年,台军还乘三藩之乱反攻大陆。

几次进攻台湾不能成功,也是有原因的:一是清兵不擅长海战。二是清廷入关不长政局并不稳定。三是朝廷有权臣鳌拜,三藩之乱让朝廷让朝廷首尾难顾,导致了武统台湾在康熙初年,没能实现。

四、转机

康熙二十年,1681年,形势逆转了。

主要原因:一是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朝廷可腾出手来经略台湾。二是台湾方面,郑经去世了,因争权夺利产生内乱,岛内人心惶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打,还是不打?

于是,朝廷内展开了激烈讨论。许多老将都觉得千载难逢的机会,干嘛不打?

事实上,在台湾内部,历经多年经营,与大陆产生隔阂。同样仅外部而言,当时的荷兰、日本幕府都在紧盯两岸的情况。

打与不打,这个决策很难定夺,不得不深思熟虑。

五、主和

困此,朝廷内部反对开战的声音,从未停止过。

不少官员上言朝廷,反对攻台: 海寇不可平,咸谓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

一线的指挥官,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更是反对武力取台:他说,台湾水师将领刘国轩智勇不可当,台湾断不可取。

朝廷内阁大臣明珠也认为,台湾还是要招抚为主。

还有,当时朝廷的许多要员,比如,兵部侍郎、刑部尚书、福建巡抚、提督等也都反对向台湾开战。

可能,凭当时的海战条件,几乎没有胜算的可能。

六、主战

在那个时候,有没有主战的?

也有,主要是三个人,而且是重要人物。

一是内阁学士李光地。康熙二十年一月,李光地上书:郑经已死 ,部下争权,宜急取之。

“急取”二字,李光地看到了台湾内乱的机会,是机会难得。

当满朝文武百官。说台湾不能打时,独独李光地坚持能打,能胜,后来果然收复台湾。

第二个主战的是福建总督姚启圣。

姚启圣,早在三藩之乱时,帮助清军出谋划策,后来升任福建总督,深得康熙赏识。

姚启圣是坚定的主战派,自上任福建总督后就一直为收复台湾做准备工作。姚启圣还向康熙提出“剿抚并用”的策略,一边攻取收复失地,一边招抚敌方将领,瓦解台湾势力。

康熙十八年(1679年),姚启圣在漳州设置“修来馆”,以高官厚禄招降台湾郑经部属,先后有郑奇烈、朱天贵等名将携所属官兵近五万人投诚。 姚启圣一系列的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一方面壮大了己方力量,另一方面也渐渐削弱了台湾。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康熙平台注入了信心和决心。

第三个主战的人,施琅。 施琅曾是郑成功的部下,擅长海战。后因为纷争,施琅的父、兄皆死于郑氏之手,顺治九年,施琅彻底和台湾决裂,投入清廷,成为坚定的主战派。

七、力荐

康熙二十年末,1681年,康熙已基本下定决心武力收复台湾,台湾,是一定要打的,但还有一个大问题,派谁打?

当时而言,没有人比施琅更适合率军收复台湾。

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施琅从小随你从事海上贸易,熟悉海运,沿海气候、水势、地理等情况了如指掌。

二是施琅多年随郑氏征战,有丰富的海战经验,且熟悉台湾水师情况,可谓知己知彼,心有盘算。

三是施琅自降清后,多年来一直谋划平台事宜,有着周密的准备部署。

四是有仇必报。郑氏有杀父之仇,他还有一个儿子被俘虏在台湾。 但施琅是降将,就没有得到过朝廷的信任重用,这次收复台湾也是证明自己的时候。

攻打台湾,整个朝野都知道施琅是最合适人选,可因为他汉人出身,还是降将的身份,没一个人敢举荐他。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主战派,李光地和姚启圣。

姚启圣从康熙十七年、十八年先后三次推举施琅。 但康熙仍然不放心施琅

康熙下定平台决心后,多次询问李光地谁能为将,李光地被敦问再三才小心谨慎的说出:计量起来,还是施琅。

姚启圣说出他的几点理由:施琅熟悉海情,又跟郑氏接下世仇,还有战争谋略,“整个台湾方面畏惧此一人,用之则先夺矣。”

在姚启圣、李光地2人极力保荐下,康熙终于下旨: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武力攻台的棋,终于落下第一子。

八、插曲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施琅走马上任,来到福建。

可没想到,攻台还未打响,清军内乱起来。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和总督姚启圣爆发激烈的冲突。

根源是:双方为进军风向和进军时间产生极大分歧。

现在看来,他们2人都 没有私心,都是由于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分歧: 施琅认为应该乘夏季的南风进军,一鼓作气直捣台湾。而姚启圣则认为夏季台风多,不利出兵,应该在冬季利用北风进军,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台湾。

施琅觉得没人比自己更懂台湾,姚启圣则认为自己经略多年,绝不会错。于是乎,两人谁都不服谁,一个扯个不顺眼。

两人的分歧导致清军一直无法发兵。施琅后来更是绕过姚启圣直接给皇帝上疏,要求攻台的专征权。

姚启圣对施琅有提拔举荐之恩,就这样绕过上级要求专征不大合适,当姚启圣得知此事后,他对施琅有提拔举荐之恩,因此事,更是大为恼火,姚启圣也立马给皇帝上书反对施琅专征。

姚、施之争让康熙头痛不已。康熙二十一年,康熙派李光地赴福建协助平台之战。

李光地也非等闲之辈,到福建后集中化解姚、施之争,他反复做双方工作,又实地考察、深入调研,李光地极力支持朝廷给予施琅专征之权。 同时极力安抚姚启圣,让他给施琅一次胜利的机会。

在李光地的努力下,施琅终于获得平台专征之权。但对姚启圣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本自己经营台海多年,可以一展宏图抱负,本来自己官高一职,如今却只能退居二线,辅佐施琅。

即使如此,当时都有老将风范,为了国家大计,姚启圣依然在后方全力支持施琅的平台事宜。

比如大军出发前,姚启圣千方百计凑够17万两粮饷、犒赏银25000两,甚至自掏腰包购置火器装备。全力支援军队。

姚启圣还号召百姓全力保障后勤工作,将蔬菜、食物、衣物等运到澎湖前线,以满足当地军民的生活所需。

九、收台

武统具备,只等令下!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两万,战船二百余艘从铜山岛出发。

武统台湾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双方先后在娘妈宫、桶盘屿、八罩岛接触,施琅还被敌方火铳射伤右眼。

仅仅激战七天,到7月16日清晨,施琅决定发动总攻,双方在澎湖一带展开激战。

事料如神。当天中午,恰如施琅战前所料,南风大起,风向利于清军发射各种火器装备。 在强大的火力下,台军瞬间全面崩溃,四散溃逃,此役伤毙台军12000人,俘5000余人,击毁战船190余艘,而清军只死亡329人,伤1800余人,战船无一损失。

郑氏三代经营台湾多年的核心军事力量基本被施琅摧毁,此后清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台湾,当月底,郑克爽遣使求和。

让人意外的是,台湾人以为施琅得胜后必定报当年郑氏杀父之仇,可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何私之与有?”,表示“断不报仇”,还亲自前往郑成功墓进行祭拜以安人心。

施琅言行一致,对于台湾投诚的军民乃以善意,安抚百姓,为收复台湾后稳定政局、民心做到了积极的表率。

1683年10月3日,康熙皇帝圣旨驾台,10月8日,台湾官民剃发易服,郑氏政权彻底灭亡,而清廷也正式将台湾并入版图,收归中央政府管辖。

十、启示

一是康熙皇帝和手下重臣都有一个坚强的统一决心与敢作敢为的魄力。康熙皇帝是个有远见、有魄力的皇帝,他深知,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首先得保证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

二是清待有一个“剿抚并用”的正确策略——能谈、能打,立足于打。

三是有一帮为国家大利,敢于胜利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战斗英雄。

四是军事战略的需要,如果台湾被外敌占据,那么清朝的海上贸易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台湾还可以作为清军南下的跳板,为未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便利。康熙皇帝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收复台湾。

五是民族情感的表达与共鸣,收复台湾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阅读:94

醉易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