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一直引发着人们的争议和困惑。有些人担心被老人讹诈,而选择置之不理;有些人则出于善心和同情,而选择伸出援手。
然而,善良的行为并不一定能换来感激和尊重,有时候甚至会遭到恶意的诬陷和勒索。
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2014年发生在深圳龙岗的公交车司机马师傅救助老太的事件。
马师傅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他平时工作勤奋,待人友善,深受乘客和同事的喜爱。2014年3月15日下午,他驾驶着一辆公交车沿着固定的路线行驶。
当他到达一个站点时,他发现一位75岁的老太夫人在下车后不慎摔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周围的路人都没有敢上前扶她,只是远远地观望着。老太夫人向路人求助,说:“帮帮我吧,我不讹人。”马师傅看到这一幕,心生怜悯,决定下车去帮助她。
马师傅拿出手机提前录下了视频,以便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赶紧走到老太夫人身边,将她扶了起来。
然而不幸的是,老太夫人因剧烈疼痛而昏倒。马师傅感到很无奈。他担心老太夫人可能面临更大的危险,于是决定打车送她去医院。

到达医院后,老太夫人声称自己身上没有钱,但医生的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左腿严重骨折,需要紧急治疗。
考虑到情况的特殊性,马师傅自掏腰包提前支付了2000元医药费用。直到老太夫人的儿子到来,马师傅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当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太夫人的儿子时,老太夫人的态度却出人意料地发生了转变。她坚称自己没有摔倒,而是被马师傅撞倒的。
她说马师傅开车不小心撞到了她的脚踝,导致她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上。她还说马师傅故意把她送到医院,并给她打了针和吃了药,是想毁灭证据和逃避责任。

这一指责让马师傅从一个好心人变成了一个肇事者。他气得拿出手机给老太夫人的儿子看了视频,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然而,老太夫人再次否认了视频的作用,声称视频是在事后拍摄的,是马师傅为了蒙混过关而伪造的。
马师傅感到非常沮丧。越解释,老太夫人越激动,甚至扬言要赔偿医疗费和3万元赔偿金。
在纠纷持续无果的情况下,老太夫人的儿子决定报警。警察到达现场后,向老太夫人询问受伤原因。老太夫人坚称这是马师傅造成的。
为查明事情真相,警方决定调取公交车站台的监控录像。幸运的是,监控录像拍下了老太夫人倒下的全过程。
视频显示,马师傅已经停下了公交车,而老太夫人下车后并没有摔倒,而是上站台时不小心摔倒了。此外,公交车上目击者的证言也证实了这一情况。

在有力的证据面前,老太夫人和她的儿子最终选择了保持沉默。但他们的行为最多只是涉及道德纠纷,并没有触犯刑法,警方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警方建议马师傅可以起诉老太夫人和她的儿子侵犯名誉权等民事责任。不过,马师傅对此并不感兴趣。他只希望拿回预付的2000元。
李师傅对这件事深感沮丧。本该是助人为乐的好事,却被人误解为肇事逃逸的坏事,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为了鼓励好人做好事,公交公司表彰了马师傅的行为,并奖励他3000元。

面对镜头,马师傅表示,虽然自己被误解,但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
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道德和互助的思考。人们开始反思,面对类似的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区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法律分析假如马师傅撞到了人应该如何的赔偿:
如果马师傅在驾驶公交车的过程中撞到了行人,根据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他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赔偿:
保障伤者安全: 马师傅首要的任务是确保伤者的安全,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避免继续危险。
急救: 如果伤者需要急救,马师傅应该尽力提供帮助,或者寻求专业急救人员的支持。

报警: 马师傅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报警,通知交通警察和相关部门,并等待警察的到来。
提供个人信息: 马师傅应该向警察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车辆信息。
协商和赔偿: 伤者情况稳定后,马师傅和伤者或其代表可以协商赔偿事宜,包括医疗费、交通费等。如果双方达成一致,可以签署协议。
保险处理: 马师傅应该通知所属公交公司,由公交公司和保险公司协助处理事故赔偿。

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的正确处理流程:
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保护现场,切勿随意移动车辆和物品。
报警:立即拨打交通警察电话报警,等待警察到达处理。
救助伤者:如果有人受伤,尽力提供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提供信息:向交警提供自己的驾驶证、行驶证等信息。

记录信息:拍照、录音、录像等收集证据。
协商处理:与其他当事人协商交通事故的处理。
老太太属不属于是敲诈勒索:
在这个故事中,老太太没有明显的要求金钱的行为,但如果她要求马师傅支付医药费,并在之后又声称要进行赔偿,这可能涉及到敲诈勒索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威胁他人财产,索取财物的行为。根据故事的描述,老太太的行为并没有明显的敲诈勒索要素。
老太太的行为属不属于是对马师傅的侮辱诽谤:

如果老太太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对马师傅进行诽谤或侮辱,那么这可能涉及侮辱诽谤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侮辱诽谤是指以文字、口头或其他方式对他人进行诽谤、侮辱,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但在这个故事中,老太太只是改变了陈述,而没有明确的侮辱或诽谤行为。
虚假指控的法律后果:
如果经警方调查证明老太太的指控是虚假的,她可能会面临诬告陷害罪的法律后果。虚假诬告罪是指对他人进行虚假的指控,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司法、执法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根据司法实践,诬告陷害罪会受到刑事处罚。刑事处罚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