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四月,我共去了10次医院。
原因是我妈身体不好。
老人家今年70岁,除了常年性腰椎盘间突出,还有脑动脉硬化、偏头痛、白内障、便秘等。
总之,全身上下,都是病。
我们共去了三家医院,都是三甲级别。频繁去医院,我发现了3个真相。
平时大家免不了要上医院,在此分享给大家,知道总比不知道的好。
不要迷信专家号以前,我很少挂专家号,一来太贵,舍不得;二来本身也没去过几次大医院。
但我有个好友,她的妈妈常年犯病,经常来上海大医院,每次挂的都是专家号。
她常给我们洗脑,看病一定要挂专家号,贵是贵点,但专家看病精准,治疗效果很好。
有了她的经验,这次我妈看病,也挂了几次专家号。
事实上,我很失望。
第一个是脊柱专家,手下有两三个年轻医生,他看到我妈籍贯怀化,就说了句他曾在怀化某医院待过一年,病情等全由那几个年轻医生来询问。
我花了216块挂的专家号,最后看了个普通号的医生。
也许,还不如普通号的医生。
第二个是神经内科专家,女性,态度咄咄逼人,只要我多问一句,就开始不耐烦。
第三个是脑科专家,刚进去一会儿,他便离开诊室,剩下我们在那傻傻地等。
五六分钟后,他才姗姗来迟。原来,他去上厕所了。
我内心很窝火,明明很正常的生理需求,和我们说明一下有那么难吗?
显然,他不尊重病人。
第四个也是脊柱科专家,和第二个女专家一样,咄咄逼人。
一句话,来了我诊室,就听我的话,否则,就走人,根本不听病人的阐述……
几次下来,除了花了近千块的挂号费,没有一个专家称得上专家。
相反,我挂了几个普通号,25块钱,几个医生态度都很好,病情把握能力很强。
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要迷恋什么专家,大部分专家徒增年龄而已。
有问题找志愿者,或直接网上解决到医院看病,我们是弱者的身份。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我们对医护人员心怀极度的信任。
于是,只要碰到问题,我们就第一时间跑去找前台护士。
三番五次下来,我总结了一个经验:有问题,尽可能找志愿者,而不是前台。
第一次去时,我不知道科室位置,问了前台,那白衣护士瞄了我一眼,话也不说,就用手往左一指。
我以为就在左边,可走到尽头了还没找到。最后问了一个志愿者,才知道我找的科室在左边的二楼!
还有一次,我急着确认做检查的具体位置,跑到护士台等着前面那个人处理完。
终于轮到我了,我刚准备说话,只见那护士拿过别人的单子开始低头处理。
还是那个家属告诉我,先去后面排队。我这才注意到旁边长长的队伍。
整整三四分钟,那护士硬是闭口不提醒!
后来我学乖了。有问题自己网上解决,比如预约、交费等,要是现场有问题,我宁愿问穿志愿服的人。
他们的态度,比医护人员好太多。他们才是真正愿意为病人服务的天使。
医院如菜场,多去几家,货比三家不吃亏这次带老妈看病,我换了四家医院。
不是我挑剔,是因为开了药,没见效果。
第一次去的是上海骨科专科医院,全国重点骨科单位,那医生还信誓旦旦地说:
“我们这个药非常好的,很多人治好了,包有效!”
事实上,我妈吃了一个疗程,一丁点作用也没有!
我们换了一家医院再看,也没有效果。于是,又再换一家医院……
讲实话,频繁换医院很麻烦,人也累的不行,但比起生病本身来说,换医院并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我们买个菜都要货比三家,更何况是我们的健康呢?
我们家属最大的希望,就是亲人得救,生活重见阳光。
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妈的病还没有找到好的治疗方法,但现在我了解她的病情,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因此,多去几家医院看看,总没有错。
这一个月下来,我常常感慨,人活着,健康最无价。拥有好身体,一切皆有可能;没有好身体,一切皆是浮云。
当然,我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不用去医院。
要是万一生病了,也请理性就医,不盲目相信专家号,保持平常心态,多去几家医院,总有一款治疗方式最适合。
提高就医门槛,减少就医人数,提高服务质量,尊重他人命运
指路不是医生护士的本职工作,给你指路是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