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10月的时候,曹操实施了火烧乌巢这一关键行动。紧接着,袁绍所统领的那多达十万之众的大军,便如同雪崩一般迅速地崩溃瓦解了。就这样,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最终是以曹操获得胜利的结果落下了帷幕。
不过,与《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情况有所差异的是,就历史上真实的袁绍而言,在这场战役刚刚落幕之际,实际上仍旧存在着翻身的契机!毕竟在那时,整个北方的四州,依旧是被袁绍所掌控着。
袁绍虽因折损十万大军而遭受重创,很可能一蹶不振,可幽青并冀这四州的规模和底蕴毕竟不容小觑。即便已经损失了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凭借四州的资源等,袁绍依旧有能力再拼凑出一部分军队来。
而且经历了官渡之战后,曹操那一方阵营遭受的损失也是颇为巨大的。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袁绍要是想成功阻挡住曹操发起的进攻,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要是袁绍成功将曹操挡住的话,随着时间推移,袁绍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慢慢恢复自身实力的,进而又可以和曹操在逐鹿天下的道路上一较高下,再度展开争雄之势,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其实并不低。
然而事实上,在那一战过后,袁绍根本没能再次崛起。仅仅过了一年多,袁绍便因病离世。袁绍去世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抢夺继承权,彼此之间不断相互攻伐指责。如此一来,曹操就瞅准了时机,趁势而入,进而成功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
那么,在官渡之战结束之后,袁绍集团后续究竟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彼时袁绍分明仍旧掌控着四个州的地域,可为何却无法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呢?
我们能够从官渡之战结束的那一日开始讲起这段历史。
官渡之战决战当日,曹操采取火烧乌巢的策略,成功将袁绍的粮草付之一炬。就在袁绍知晓乌巢遭受袭击这一消息之际,他立马做出了分兵两路的应对举措。
一路朝着乌巢进发实施增援行动,而另外一路呢,则是奔着曹操的大营展开进攻!
从战略层面考量,彼时袁绍所做的这一选择,实则并无差错。毕竟相较于袁绍集团,曹操一方的兵力实在是少得可怜。在双方展开决战之际,曹操手头统共也就两万多兵力罢了。《三国志》里对此的记载更是明确提到:时公兵不满万。
并且,在历经长达三个月的对峙局面后,曹操手下受伤从而丧失作战能力的士兵,数量已然占到了总数的十分之二三。而在奇袭乌巢之时,曹操更是从军中带走了五千余名精锐士卒。
这便表明,在曹操火烧乌巢的那个夜晚,曹操的大营这边,所拥有的兵力或许仅仅只有一万左右呢,说不定连一万都达不到。
当时,负责留守大营并且拥有对军队全权进行指挥调度权力的人,正是曹操的从弟曹洪。
因此,在袁绍心里,只要能在乌巢这里把曹操给拖住。接着将优势兵力集中起来,率先去拿下曹操的大营。这样一来,即便之后乌巢被焚毁了,这场官渡之战到最后,仍旧会是以袁绍一方的胜利画上句号的。
然而最终,就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袁绍却对一个极为关键且关乎成败的问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这一误判,无疑在当时的局势下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很可能对后续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他派去攻打曹操大营的两名将军,即张郃与高览,这二人都堪称是典型的“反骨仔”。
张郃、高览这两人,在袁绍手底下的时候,是和颜良、文丑一同被并称作“河北四庭柱”的。他们四位,老家全都在黄河以北的区域,而且无一例外,都隶属于袁绍麾下的河北派势力当中呢。
在官渡之战正式开启之前,那些所谓的“河北派”人士,压根就不赞同袁绍发动这场战役。他们始终秉持着这样的观点:袁绍理应凭借自身的庞大体量去赢得胜利。具体做法是,先派遣军队去对曹操所占据的地盘展开袭扰行动,以此来削减曹操的实力。与此同时,整个北方的四州之地,要抓紧时间休养生息。直至曹操的实力被削弱到了特定的程度,袁绍再去与其进行决战也不迟。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因素,袁绍最终没有采纳这一方案,反倒选定了“速战方案”。
袁绍做出的这一选择,显然致使他丧失了诸多河北派的支持。要知道,高览与张郃可是河北派的核心人物,在袁绍如此抉择之后,他们二人对袁绍失望透顶,这种失望之情愈发浓烈,可见袁绍此举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大。
因而,就在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这两个人所做出的抉择,是能够径直对这场战争的发展态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战争伊始,明明是他们带着占据优势的兵力,朝着曹操的大营发动进攻。然而,在听闻乌巢被攻陷的消息后,他们居然径直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毫不犹豫地就向曹洪投降了!
其实,就连曹操和袁绍这两位统帅,在这之前都未曾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呢。曹操起初最为理想的期望,无非是把乌巢的粮草全部烧光以后,能够逼迫袁绍往后撤兵。待袁绍撤兵之后,他便可以借着这个时机去对豫州、徐州乃至关中地区进行整合了。
在将这些地方完全成功收服以后,再去同袁绍展开一场双方实力对等的决战。
然而曹操无论如何都未曾料到,就在他成功奇袭乌巢过后,袁绍帐下的那支河北精锐部队,居然径直就投降了!
显然,这样的结果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在袁绍一方,得知张郃、高览归降的消息后,他立马察觉到了危险所在。于是乎,接下来的情况便是,袁绍仅仅来得及带上自己的儿子,便将军队抛下,慌乱地朝着北方逃窜而去。
袁绍的逃走,使得袁绍集团的指挥中枢完全陷入瘫痪状态,彻底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如此一来,乌巢方向的战事迅速画上句号,那里的守军被曹操全面击垮,毫无招架之力。甚至连负责乌巢事宜的淳于琼,也在被曹操俘虏之后,惨遭斩首的命运。
于是,待至次日清点此次作战所获战果之时,曹操竟猛地发觉:这场战争最终呈现出的结果,相较他此前所预想的状况,那可是要好上太多啦!
彼时袁绍已然向北逃窜而去。要知道袁绍此次可是带了十多万的精锐之师,除去早前在战斗中战死、折损掉的为数不多的士兵外,单是跟随张郃、高览投降过来的,再算上被曹操所俘虏的那些人,数量就多达七八万人呢!
接下来,对于该如何处置那七八万降卒这一情况,《后汉书》有着极为清晰明确的记载,即其余众多降卒属于诈降,面对此种情形,曹操把他们全部坑杀了,前前后后所杀的人数达到了八万人之多。
这就意味着,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曹操可是使出了极为狠辣的手段。面对那投降过来的整整八万降卒,他丝毫没有留情,直接选择了最为残忍的方式,将这些降卒全部在当地给坑杀殆尽了。
曹操所做的那个决定,实则给整个河北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要知道,那八万降卒,大多是袁绍悉心带出的多年老兵,堪称北方四州的精锐力量。倘若曹操不将他们杀害,说不定往后袁绍仍有契机去策反他们,进而得以重新振作起来。然而曹操将他们全部坑杀之后,这批人可就彻底消失殆尽了。
不过在那时,考虑到日后攻略河北地区的计划,并且为了能对当地士族进行招抚,曹操特意留下了部分高层官员与将领。像张郃、高览二人便是如此,他们之后都归入曹操麾下,其中张郃更是表现突出,在后来成为了曹魏集团中赫赫有名的名将。
且先不说曹操那边的情况,这里单讲讲袁绍这边的事儿。
在经历了那一夜的惨痛失败过后,袁绍当机立断,第一时间便朝着黄河以北的黎阳奔逃而去。待抵达黎阳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在当地收拢起了数量寥寥的残兵败将。
与此同时,他将自己尚在人世的消息传至黄河以南地区,心里盼着那些已然溃散的士兵们,能够慢慢重新聚集起来。
然而袁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放出去的那个消息,竟然激起了曹操的杀念。之后呢,就是由于担忧那八万投降过来的士卒,万一在日后发生哗变的情况,所以曹操最终选择了直接将他们坑杀了事。
然而接下来,袁绍压根没功夫去为那八万士兵的事儿哀伤悲痛。出于防备曹操的考量,他当机立断,着重启用了一位名叫蒋义渠的将军,让其全力整顿兵马,同时着力强化黎阳地区的防御事务,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时曹操那边粮食已然耗尽,短时间内根本没能力再次发起进攻。再看黎阳,它地处黄河北岸,有黄河横在那里起到阻隔的作用。基于这些情况,袁绍心里这才暂时踏实了下来。
在那之后不久,袁绍便以极快的速度离开了黎阳,而后径直撤回到了他自己的大本营——邺城。
在回到邺城以后,袁绍仍旧腾不出时间去悲伤。毕竟紧接着,有一个更为麻烦棘手的难题摆在他面前,亟待他去应对处理呢。
河北士族的反扑,便是所提到的这个问题。
事实上,这个问题和袁绍当初起家的经过存在关联。袁绍出身于有着四世三公背景的袁家,然而,当他从洛阳逃离,进而起兵讨伐董卓之时,并非是在其老家举兵,而是选择在冀州发起了起兵行动。
在冀州这块地方,袁家确实凭借着诸多的门生故旧而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不过呢,得知道袁家的根基所在,其老家并非是在河北这里,而是位于豫州的汝南郡呢。
因此,在当年袁绍抵达河北以后,其手下的这些人便渐渐分化成了两派。
有这样一派势力,是以袁家的那些门生故旧作为核心力量的,并且还吸引着来自其他各地的士族。鉴于这帮人他们所在的家族,大部分都不在河北地区,故而我们能够把这一派称作是“非河北派”。在袁绍帐下,像淳于琼、许攸、郭图、逄纪等,均为非河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袁绍抵达河北地区后,出于掌控当地局势的考量,大力重用当地的士族豪强,还从河北本地选拔任用了诸多官员。对于这部分由袁绍在河北本地提拔起来的官员群体,我们能够将其称为“河北派”。像沮授、审配、田丰、张郃等,便是这河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一方属于外来户群体,另一方则是本地居民。在对更多利益的追逐过程中,这两方从一开始就有着极为明显的分歧与矛盾,这种差异天然存在,难以轻易调和。
然而,在官渡之战正式爆发之前,双方之间的矛盾并未达到十分激烈的程度。主要缘由在于,此前袁绍始终处于不断扩张的态势。随着袁绍集团所占据的“蛋糕”持续变大,各方尚未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如此一来,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地被隐匿起来了。
然而当官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之际,针对是否要开展这场战争的问题,双方内部竟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分歧。
在河北派阵营当中,大部分人秉持着“缓打”的观点,意思是先对曹操展开袭扰行动,花费数年时间让河北地区的实力得以恢复,之后再去和曹操进行决战。然而,非河北派这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他们认为应当尽快出兵攻打曹操,要趁着曹操那边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迅速将其消灭。
从战略层面来讲,这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实际上各自都存在着优点与弊端。并且深入探究这种分歧的根源便会发现,其本质上就是关于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
然而在官渡遭遇大败之前,袁绍压根就未曾意识到,这样的分歧并非什么严重的问题。于袁绍而言,只要自己能够在这场战役中获胜,让可分的“蛋糕”继续变大,那么到时候所有人自然都会乖乖闭嘴,不再有什么异议了。
可恰恰就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在官渡那场大战落下帷幕,袁绍撤回到北方的四个州之后,这一矛盾便即刻突显出来了。
他打了败仗,还折损了将近十万的大军。这一下,可让许多河北本地的豪强家族遭了殃,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没了,他们对袁绍满是埋怨之声。再者说,致使袁绍遭遇惨败,并且直接投降曹操的张郃、高览二人,恰恰正是河北派里极为关键的核心人物。
如此一来,河北派势力站出来表示反对,甚至发展到整个河北的那些豪强家族一同起来造反,这差不多已经成为了必然会发生的情况,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了。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袁绍究竟应当采取怎样的举措才好呢?
事实上,他压根就拿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来,摆在他面前的就只剩下镇压这一条路可走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途径可供选择。
袁绍返回邺城之后,立马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杀了田丰。他为何要如此行事呢?其实是为了镇压某种反扑,所以在回到邺城的第一时间,就对田丰痛下杀手,做出了这一极为狠决的举动。
河北派的领袖人物田丰,乃袁绍麾下极为重要的谋士。此前的数年里,田丰全力辅佐袁绍,可偏偏在官渡之战一事上,二人产生了极大分歧。战前,田丰力主缓兵再战,然而袁绍主战,于是在开战前夕,便径直将田丰投进了大牢之中。
在官渡之战落下帷幕之后,袁绍集团的高层人员几乎全都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众人纷纷表示,要是袁绍当初能够听从田丰所提出的建议,那么断然不会出现如今这般惨败的局面。
袁绍在这一刻瞬间就警觉起来了。
袁绍身为败军之帅,心里十分明白,当下其下属对他的怨愤程度有多深。而田丰呢,在这个时候可是河北派的核心人物,其威望颇高,能让众人都对他心悦诚服。如此情形下,往后河北派会不会一同推举田丰,进而公然举事造反呢?
袁绍不敢去冒这样的风险,所以对于田丰,他别无他法,唯有选择先将其杀害这一条路可走了。毕竟在他看来,或许只有如此行事,才能符合他心中的权衡与考量吧。
《三国演义》里,田丰得知袁绍战败的消息后,便清楚自己性命堪忧。彼时有人对田丰讲:“这一战过后,您定会获重用。”然而田丰回应道:“要是袁绍打赢此仗,我或许还有活路。可一旦输了,那我必然是死路一条,绝无生机。”
不少人在阅读《三国演义》时,都认为袁绍杀田丰这一行为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大家普遍觉得,袁绍大概是由于担心田丰会嘲笑自己,进而心生羞愧之感,所以才最终对田丰痛下杀手的。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家族,身处乱世还坐拥四州之地,堪称枭雄。他怎会气量狭小至此呢?难道仅仅因为怕被田丰耻笑,就决然将田丰杀害?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以袁绍的身份和所拥有的势力,似乎不该做出如此气量狭窄的举动。
事实上,事情的真实情况已然摆在这儿啦。
毕竟在这个时候的田丰,已然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
与此同时,袁绍展开了一连串的人员调动举措。他安排一个名为孟岱之人,取代了在河北派中占据关键地位的审配,让其肩负起管理并镇守邺县的职责。并且,袁绍还把诸多河北派的官员,陆陆续续从关键岗位上调离,以此竭力削减河北派的势力。
然而,后续发生的事情,依旧未脱离袁绍事先的预判范畴。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当中,整个河北区域,特别是冀州一带,叛乱频繁地出现了。冀州有不少本地的士族,纷纷公然造反,他们站在了曹操那一边,对袁绍表示反对。
当然啦,到最后,凭借袁绍那强硬且果决的铁腕手段,那些发生的叛乱,终究无一例外,全都被成功地镇压下去了。
冀州叛乱的镇压行动,已然将袁绍所剩不多的精力耗费殆尽。没过多久,袁绍的身体便每况愈下,迅速陷入病入膏肓的境地,进而一步步走到了弥留之际。
然而,在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之时,袁绍却不得不去应对一个极为棘手的重大难题。
这一问题,便是传位方面的问题。
袁绍膝下共有三个儿子,依次是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以及三子袁尚。从前,袁绍意图掌控北方四州之地,于是安排他的这三个儿子,并且连同外甥高干在内,让他们每人分别统领一州,出任州牧或者刺史之职。
在袁绍尚在人世之时,这种手段的成效其实颇为显著。要知道,就忠诚度而言,儿子无疑是最为可靠的,相较那些袁家的门生旧部,又或是河北派的豪强势力,儿子的忠诚度怎么也得更高一些呢。
然而,待到袁绍生命垂危之际,此前看似尚可的局面配置一下子就暴露出了问题。毕竟这意味着他的三个儿子各自实力均颇为强劲,如此一来,在袁绍离世之后,他们极有很大的可能性会为了争抢利益而陷入内部争斗当中。
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也就是要确定谁能成为继承人之际,此时另一位关键人物所秉持的态度,那可是相当关键且重要的。
刘夫人,便是袁绍的妻子。此人正是袁绍之妻刘夫人。袁绍的妻子,也就是刘夫人。刘夫人乃是袁绍的配偶。所提及的这个人,其身份正是袁绍的妻子刘夫人啊。总之,这个特定的人就是袁绍的妻子刘夫人没错了。
在正史上,有关刘夫人的记载实在是寥寥无几!我们仅仅晓得,袁绍起初是有一位妻子的,可之后也不知是何缘故,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离世了。
随后,袁绍把这位刘夫人迎娶过来续弦了。
关于袁绍究竟是在何时续弦的,以及刘夫人有着怎样的家世背景,在史书之中竟然未留下丝毫相关的记载,完全没有提及这方面的任何信息。
然而,对于这位刘夫人,后世存在诸多猜测。曾有历史学家提出这样的看法:当年袁绍举兵剑指董卓,在匆忙撤离洛阳之际,由于时间太过仓促,根本没来得及将自己的家人一并带走。也正是在那样的情形之下,袁绍的发妻不幸惨遭杀害。
然而,就在袁绍逃离之际,他却把袁谭也一并带走了。要知道,这个袁谭身为袁绍的长子,极有可能是袁绍发妻所生之子,并非是刘夫人所生的。
待袁绍抵达河北后,便举兵发起了反对董卓的行动。为能让起兵之事进展得更为顺利,袁绍选择与当地有权势的豪强士族缔结姻亲关系,通过续弦的方式迎娶了刘夫人。之后,这位刘夫人先后生育了袁谭以及袁熙两个儿子。
总而言之,不论袁谭这个长子是否为刘夫人亲生,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刘夫人对他极为不喜。在相关的史书当中,对此事有着清晰明确的记载,这是不容置疑的史实情况。
因此,袁绍出于维护自己死后家族团结的考量,在自己生命垂危之际,竟突然下达命令,把袁谭过继给了他的大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在自己离世后,让家族依然保持一种相对紧密、团结的状态。
如此一来,袁谭便失去了继承的资格。
即便做了如此这般的布置,袁家的衰败之势却依旧未能得到遏制。历史已然清晰地呈现出一个状况,那便是袁家仿佛天生就带有内斗的基因。遥想当年,袁绍与袁术之间便争斗不休,而袁谭、袁熙、袁尚这三兄弟亦是如此,彼此间打得难解难分。待到袁绍离世后,这兄弟三人果不其然,为了抢夺继承权,全然不顾手足之情,正式拉开了大战的帷幕。
毋庸置疑,这些情况全都是发生在袁绍离世之后的事儿了。
总而言之,在公元202年的五月,此时距离官渡之战结束已然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袁绍最终因病离世。袁绍故去之后,河北一带的男女老少无不悲痛哀怨,街头巷尾尽是人们挥洒泪水的场景,那情形就如同自家亲人离世了一般。
不得不承认,袁绍在北方四州着实颇得人心。要是他未曾离世,凭借其在河北一带的深厚根基,说不定真有再度东山再起的可能呢。即便袁绍已死,之后曹操也耗费了长达七八年的时光,方才将北方四州彻底平定下来。
就这样,袁绍这位曾经在历史舞台上颇具影响力的一代枭雄,最终还是落寞退场,彻底告别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从此在历史的画卷中渐渐隐去了身影,不再有往昔的辉煌与喧嚣,就这样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也不知在他离世之前,是否会去怀恋往昔那“剑指董卓”时的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之态,又或许会对自己曾和袁术展开的那场内斗而心生悔意呢。
倘若袁家内部可以做到团结一致的话,那么在东汉末年之时,这天下恐怕早就归袁家所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