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千亿!中国“药神”,为何总走歪路?

金错刀 2024-06-03 18:14:39

国货之光云南白药,最近真快被折腾惨了!

就这几天,云南白药发布公告称,三大董事都突然辞职不干了。

而在这次巨变之前,云南白药的高层,就已经动荡不堪。

今年五月,云南白药曝出了一起重大贪腐“窝案”,五位高管,包括包括原董事长、CEO在内的多位高管相继被调查。

跟大部分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老字号不同,云南白药一直活的很有存在感:

2023年云南白药营收391亿,净利润超过了40亿,无论是超市还是药店,都能看到云南白药的身影。

但从去年开始,这个百年药王几乎在热搜上就没什么正面新闻:集体辞职、高管被调查、曝出窝案、沉迷炒股......

云南白药,能逃过此劫吗?

一个男人,两个王牌产品

改变云南白药命运的第一个男人,也是在人事巨变中辞职的原云南白药董事长,王明辉。

这个顶级操盘手堪称云南白药的灵魂人物, 甚至拯救云南白药于水火之中。

王明辉过去是从昆明制药厂销售副总裁,2004年正式出任董事长,执掌云南白药的时间长达19年。

之所以称得上顶级,是因为王明辉让国外巨头栽了个跟头。

当时,云南白药正被美国强生打的抬不起头:

过去云南白药的拳头产品是白药散剂,一年能够卖掉上亿瓶,但美国强生的创可贴品牌邦迪横空出世,人们处理外伤再也不用涂药裹纱布,小小的创可贴就能搞定。

眼看着民族企业越亏越多,王明辉迅速的找到了美国的漏洞:

邦迪发明的创可贴产品,核心功能是保护,不让伤口被细菌和杂质再次侵染;但咱们老祖宗的云南白药就不一样了,能保护、更能治疗,简直降维打击。

于是,2001年,云南白药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创可贴,它在创可贴的吸水垫上加上了能止血消炎的白药。

2001年,云南白药创可贴在北京市场试销,当年实现营收3000万。

到2007年,云南白药创可贴以40%的市场份额重新成为中国伤科止血市场中的王者。

赚钱就是这样,你成功打出了第一拳,随后的灵感源源不断。

王明辉顺势打造出另一个现象级产品:云南白药牙膏。

2001年,一位用户给云南白药写信说,自己将白药粉剂撒在牙膏上:用了几天后觉得效果不错。

读完信件,王明辉立马嗅到商机。2005年,第一支云南白药牙膏横空出世,将云南白药推向巅峰。

白药牙膏的大获全胜主要基于两个策略:一是高价,二十几元的价格相当于普通牙膏两三倍,一下有了区别于高露洁、佳洁士等多个知名品牌的辨识度;二是“药店+商超”的渠道模式。

据云南白药2005年年报,云南白药牙膏当年销售额接近8000万元。2021年,云南白药牙膏市占率达到23%,成为当之无愧的牙膏第一品牌。

王明辉还给云南白药推出了“稳中央,突两翼(亿)”战略:即保持白药胶囊等主导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力争云南白药膏和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牙膏突破亿元。

靠这个产品战略,白药的销售收入2010年超过100亿。在王明辉任职期间,云南白药的营收从最初的2亿增长到391.11亿。

药神变赌神:

老字号暴跌千亿,全因为沉迷炒股?

改变云南白药命运的第二个男人,叫陈发树。

早在入局云南白药之前,陈发树在中国商界和资本市场,已经算得上是一方大佬。

陈发树擅长投资,人称“中国巴菲特”。而且搞钱能力极强,曾以218.5亿元的个人财富,干成了福建首富。

陈发树和云南白药产生奇妙的缘分,还多亏了王明辉。

两位大佬在长江商学院上课时,陈发树“看上了”云南白药,从此开始为了进入云南白药而一直死磕。

直到2016年,云南白药股东进行改制,陈发树终于成功入局。

一开始,陈发树对云南白药的发展极为上心。据报道,他在云南白药只象征性地领1元薪水,财报显示,陈发树2023年从云南白药获得的税前报酬为0元。

2019年底,陈发数还跟北大一起搞研发,学术成果归北大,研发成果归云南白药。

陈发树公开喊话,“如果不投白药,其实这两百多亿我拿去炒股赚得更多。但既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就会全力以赴。”

但很快,流淌在他血液里投资炒股的基因就压抑不住了,陈发树带着云南白药走上了一条疯狂投资之路。

云南白药在领域砸下重金,你可能想不到,云南白药的网撒的有多广:

给小米集团的投资了16.32亿,给伊利投资8.87亿元,什么腾讯、美团、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越投越疯狂...

你别说,陈发树确实有点实力——2019年挣了2.27亿,2020年挣了22.4亿,占到了当年利润的40%。

钱是赚到了,但被骂得狗血淋头。

云南白药作为一个中药民族品牌,该不该这么赤裸裸的直接去炒股?

但显然,这时候的云南白药已经彻底停不下来了:炒股的资金从最初的10亿暴增100倍!

整个2020年,云南白药使用了138亿元进行证券投资,高峰时达到200多亿。云南白药研发的投入持续下降,最后只有营收的0.7%,在中药行业里排名已经比较靠后了。

从2021年开始,云南白药炒股遭遇“滑铁卢”,两年累计亏损超过25亿。有网友开玩笑调侃,云南白药是一边收割韭菜赚的钱,一边自己又去当韭菜。

与此同时,炒股带来的亏损,让股民为云南白药扣上了一顶“不务正业”的帽子,公司市值腰斩,从2000亿跌倒1000亿。

药神到股神之路,宣告失败。

首富出局,谁能救云南白药?

比炒股亏钱更糟糕的事情,是赔了口碑。

本来云南白药是中药板块最大的龙头股,这个位置也被片仔癀抢走,到现在也没拿回来。

终于在2023年,云南白药迷途知返,全面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

今年1月,云南白药终于下定决心,宣布不再“炒股”。

如今虽然福建首富离场,但云南白药并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产品为王。

跟其它要么被收购,要么死掉的老字号相比,云南白药算是产品力极其抗打的品牌。

云南白药成名的方式,十分独特。

当年台儿庄战役之后,部队调查发现,正是因为使用了曲焕章无偿捐赠的3万瓶万应百宝丹,滇军的死伤率远低于其他队伍。

后来,曲焕章的遗孀向昆明政府捐赠出了百宝丹的秘方。万应百宝丹正式改名为云南白药,其处方、工艺被列为“国家机密”,保密期限永久。

光在这一点上,云南白药就打赢了许多对手。

更难得的是,其实云南白药并没有靠绝密配方“躺着”吃老本,反而在所有老字号中创新能力也很在线——没有胡搞八搞,甚至诞生了许多大爆品。

云南白药创可贴,目前市占率超过65%,干掉了邦迪;

云南白药气雾剂,是唯一的双瓶双效气雾剂,至今畅销20多年;

几年前诞生的养元青,还成了很多脱发打工人的国货之光。

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对国货更加充满好感,这时候的老字号更应该回归主业,拿出产品优势,占据主动权。

事实上,老字号沉迷炒股投资的并不只有云南白药一家。

“西北啤酒王”兰州黄河,炒股十多年,公司购买股票资金一度达到2.62亿,约当年营收的50%。

男装巨头巨头雅戈尔,在沉迷“炒股”时曾经斥资96亿元买了股票,占据雅戈尔当时的一半身家,没想到股价一直下跌,结果巨亏。

创始人曾直言:“通过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证券所赚取的利润,是雅戈尔服装做30年也赚不到的。”

但不得不承认,炒股是摇摇欲坠的钱袋子,产品才是最能兜底的主动权。

金字招牌,千万不要毁在资本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89

金错刀

简介:爆品战略理论提出者,科技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