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在钓鱼台11号楼当秘书,工资待遇多少呢?

贱议你读史 2024-07-30 00:55:11

六十年代,在钓鱼台11号楼当秘书,工资待遇多少呢?你还别说,还挺高,就是工作量很大。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伟人的妻子住在钓鱼台11号楼,她刚住进钓鱼台国宾馆的时候,周公腾出来五号楼给她住。这五号楼和马路就只有一道围墙隔着,车来车往的,声音有些大。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她来说,又重新选择了一个住所。

11号楼在钓鱼台园区的里面,很安静,环境也很清雅。

这11号楼里面,有一大一小两个会客厅,以及一个宴会厅。整栋楼里面总共有26间客房,其中,二楼有两套豪华的套房。伟人的妻子就住在二楼,这二楼也是她居住和办公的地方,警卫员、护士、秘书这些工作人员,都是住在一楼。

1967年的1月,阎长贵正式来到11号楼,成为了这里的秘书,也成了她的首任机要秘书。

在11号楼众多的工作人员里面,人大哲学系毕业的阎长贵,是学历最高的一个;其他的工作人员,要么是初中毕业,要么就是高中或者职业学校毕业的。

那么,作为11号楼的机要秘书,每个月的工资待遇如何呢?

每个月的工资,再加上其他额外的补助,算下来,每个月能有70元。

在六十年代末,每个月能有100元的工资,已经属于中上水平的收入了。当时,一个高级技术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在50—60元之间,普通的学徒工,每个月也就10—20元。这么一对比,阎长贵每个月70元的待遇,在那个年代属于中上水平的收入。

如果和当下对标来看的话,应该差不多相当于是月入两万,或者说至少一万五的一个水准了吧。

当然了,工资高,也就代表责任重,活不好干呐。

虽然,在11号楼,阎长贵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收发和整理各种文件资料,以及接听电话。看起来是不是觉得很简单,虽然工作流程很简单,但是架不住工作量太大了啊。

每天,从全国各地,从北京各大单位机构送过来的文件资料,基本上都是一大堆。数量至少都有个上百份,每天各种资料文件,基本上都能装满一麻袋了。

面对这么多的文件资料,你总不能一股脑的全部都甩给领导吧。

肯定要进行筛选和分类,领导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把每天都送过来的文件都查阅一遍。这时候,就需要迷失进行整理归纳,按照轻重缓急送到二楼,给领导查阅。

等领导看完做出批示以后,还得去到二楼,把那些做过批示的文件,进行归纳整理:哪些需要存档?哪些需要当即就发出去?哪些需要发出去并且还要存档的?

在整理文件的过程中,身边的电话基本上是响个不停,电话那头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候,接听的次数多了,那耳朵都难受,感觉嗡嗡嗡的作响。

一边要整理上百份文件,一边还要分心去接听电话,一个月下来,把阎长贵累得够呛。这么大的工作量,我自己想想,都咂舌。

而且,在11号楼当秘书,是没有个人时间的,也没有节假日。自己的时间是随着领导的时间转的,几乎是24小时都要在岗,请个假都很难。也就只有在领导睡觉休息的时候,才能得空喘一口气。

那么,这样说来,各位读者看官,还会羡慕秘书的收入吗?

如果让你去11号楼当秘书,你愿不愿意呢?换做是我,心里还是打鼓,不太愿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