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近陈思,武勇似太祖的曹髦,为何要讨伐司马昭?

李思雨漫呀 2025-02-07 15:12:56

公元260年,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迎来了他二十岁虚岁的生命终点。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不仅被称赞为“才同陈思,武类太祖”,也以其那惊世骇俗的举动——亲率数百名太监、奴仆讨伐司马昭,而令人瞩目。然而,纵使曹髦有着如此的才华,他也未能改变自身作为傀儡皇帝的悲惨命运。

曹髦的出身决定了他非凡的天赋。他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庶长子,被封为高贵乡公。曹霖虽为人残暴,曹髦却与他的父亲截然不同,聪慧刻苦,政尚贤良,深受陈寿、《三国志》作者的称赞。然而,这种天赋并不足以保全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命运。曹髦成为皇帝,是由于郭太后的力主,坚持认为应该立曹睿直系的孙子为皇,最终迫使司马师让步。

此后,曹髦在15岁那年登上皇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曹魏政权早已被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所操控,自高平陵政变后,凡是反抗司马家的重量级人物无一幸免。然而,尽管曹髦深知自己的处境,他却没有消沉。登基当年,他处处展示了谦虚谨慎,甚至驳回以皇帝之礼进京的建议,步伐从容展示了一个年轻的君主应有的谦让态度。

曹髦真正的反抗始于司马师的死。当司马师因病去世,16岁的曹髦抓住这个机会试图夺回兵权,然而傅嘏、钟会等人支持司马昭,不听从曹髦的命令。尽管首次尝试失败,这位年轻的皇帝展现出的冷静策略,使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与果敢。

曹髦不仅是一位全能的皇帝,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政绩。他派遣官员慰问民情,抚恤阵亡士兵家属,并免除赋役,展现了他体恤民心、治国有方的能力。同时,他智慧过人,文采斐然,不仅精通文学、绘画,还在治国理念上有独特见解。这一切为他赢得了“才同陈思”的评价。

然而,才能再高,也敌不过命运的无情。曹髦的努力并没有改变他作为司马家傀儡的现实。到了最后,他仍未能摆脱被操控的命运。面临司马昭逐步篡权的现实,曹髦在咄咄逼人的政治氛围中,选择不甘于屈辱度日,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那一天,他召见王沈、王经和王业,表达了讨伐司马昭的决心,甚至怀中带着劍,率领只装备伐胁的随从出宮,试图直接挑战司马昭的权威。

他的计划迅速被泄露,结果在城门外遭到司马昭的副手成济的阻截。成济不顾其他人劝谏,当街将曹髦斩杀。曹髦以自己的血和生命,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末路抗争。这一举动公布天下,震惊整个朝廷,使得司马昭的篡权计划不得不有所缓和,在民间也招来了不小的非议。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