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在媒体的舆论场上,西方始终“高举”着自由民主的大旗,对我们发起了舆论上的攻势,然而近期,一则法令的出台却让人们大跌眼镜。
2024年4月12日,德国通过了性别自决法,从此以后,德国公民将可以在“男”与“女”性别之间轻易切换,每人每年都可以按照程序更改性别,甚至不需要提交医疗证明。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西方所谓的“自由”是否已经过了火,德国的性别自由“版本过于超前”。
«——【·跨性别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少数群体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比如同性恋、无性恋等等,大多数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因此就算是在国内,对同性恋的包容度也越发提高,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一个跨性别者要比同性恋可能更加不好接受。
而我们口中的“跨性别者”指的是在性别认同上和生理性别不符的一个群体。众所周知,生理性别在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好了,但所谓的社会性别却有所不同。
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对男女的定位,有部分人的生理性别和自我认知的社会性别产生了冲突,因此被称为“跨性别者”。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通过采取变性手术的方式,改变自身的生理结构,达到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自我性别认同的统一。
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改变自身的生理性别,只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完成了这一角色的转变。
由于我们国家的民族心理以及社会文化,在我们国家,“跨性别者”基本上是社会上的边缘群体,很少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基本上只在网上活跃,尤其是二次元等小众圈子里,才会看到所谓的“男娘”“伪娘”等等。
但在西方国家,“跨性别者”的数量相当庞大,而且一直是一个西方媒体始终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美剧、英剧都会有跨性别者的角色,甚至跨性别本身成为了西方所谓的“政治正确”的一部分。
由于西方国家总是倡导“自由”,自由应该是全方位的,理所应当要包括性取向自由,乃至于性别自由,为了不被扣上“不自由”的帽子,因此大多数西方政府都对跨性别运动采取了纵容的态度。
西方的跨性别群体经常在各大场合上抛头露面、穿着奇装异服游街示众,要求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美国的许多明星也踏上了跨性别之路,比如著名的《盗梦空间》中的女主艾利奥特•佩吉在成名之后选择了出柜,并在34岁选择了变性,以男人的身份登上了杂志封面,还和妻子甜蜜出席各种公共场合。
就连美国的高官中都出现了跨性别者,比如美国的雷切尔·莱文,作为四星上将掌管着国家的重要军事权力,但这样一个横刀立马的大将军,居然也是一位变性人。
按道理来说,在许多中国民众的眼里,由于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中国民众会觉得跨性别者看起来有些“辣眼睛”。
但无论如何,想要怎么打扮自己那也是别人的自由,即使有男性当街穿裙子戴假发,大部分人也都是听之任之的态度,最多就扫几眼。
但是令人感到极为离谱的是,有一部分跨性别者却“既要又要”,这才是引起许多网友的争议。
比如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有一名叫做哈伯德的女子举重运动员,从2017年至今接连轻松地摘下了“六金一银”,然而这并不是因为她有着多么过人的本领,而是因为在35岁之前的她是一名男举重运动员,在做了变性手术后,她参加女举重比赛,自然是降维打击了。
类似这样的乱象,在西方比比皆是,从官方到民间,似乎都对跨性别者有着极大的纵容,因此在西方看见一个跨性别者自然是见怪不怪了,甚至跨性别者还能在教育、工作等方面受到来自政治正确的优待。
尽管人们对西方对跨性别者的纵容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了,但德国最新出台的法案依旧让人们大跌眼镜了,原来这还不是西方的下限!
«——【·德国法案·】——»
2024年4月12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德国通过了一则法案,德国的成年人每年都可以自由地更改一次自己的性别,而且无需经过医院证明和家庭许可,就连青少年也有权利在监护人的同意下进行申请修改自己的性别,条件相当宽松。
除此之外,法律还保护了跨性别者的权益,不允许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当事人的曾用名或者法定性别。
在求职、升学等重要场合中,当事人也可以自行选择不登记自己的性别信息,这也是为了保护民众的隐私。
当然,法律中也有明确规定,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不可以通过随意更改性别来逃避服兵役的责任,看来德国还没有完全忽视生理结构的作用,因此这一条规定也算是“疯狂”之中的“理性”了。
消息一出,国内的网友们都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这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个恶搞的新闻,难道德国人的精神状态已经如此超前了吗?
事实上,这绝不是什么恶搞的传闻,这则法令的推出已经得到了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的承认,很快就将在德国内施行。
而且,德国总理公开声明这是国家尊重少数群体的表现,法案通过后,这些跨性别者、双性人和非二元性别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而他们的存在也并不会真正影响到别人的生活。
热心的网友就提出了疑问,在这个法案通过后,跨性别者到底是去生理性别的厕所,还是去心理性别厕所比较合适呢?
更不用说澡堂这种地方了,万一一名女性走进女澡堂,结果里面都是自称心理性别女的壮汉,或者一个男人大摇大摆地走进女厕,称自己是跨性别者,还要求女性不能表现出异样的眼光,那个场面简直难以想象。
所以说,这个法案的通过对跨性别者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而对于大多数非跨性别者的大众群体,接受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尤其是女性。
因为人们总是会担忧,如果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会钻这个法律的空子,专门到厕所或者更衣室等等私密地方占人便宜,而受害者也只能有理说不清了。
更甚者,一些犯罪分子还可能利用这一法案,给自己塑造一个新身份,从外貌改变到性别都发生变化,“大变活人”不再是梦。
除此之外,在这个法案的影响下,国际体育赛事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在国际体育赛场上,这些男性变成女性的选手,如果拥有参赛权,那么她们有可能比一般的女性选手拥有更大的优势,最后出现种种不公平的现象,这也是值得令人深思的地方。
还有一个值得诟病的地方,那就是法令中赋予了青少年相当大程度的自决权。
这也就意味着在心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被恶意引导性别上的取向,最终模糊了自己的性别认知,甚至错误认知了自己真正的性别倾向,这种影响也相当恶劣。
不过,这个“性别自由”的提议之所以能够通过,说明它的支持者不在少数。
事实上在德国之前,就有许多国家有着类似的法令出台,支持和保护跨性别者的权益,比如爱尔兰、法国、丹麦、希腊等等国家,都有着相关的规定。
西方的政府官员也自然不是傻子,出台这些法案肯定有着他们的原因,所谓“国情如此”,那么为什么西方国家会作出如此的决策呢?
«——【·西方国家的考量·】——»
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背后必然有着复杂的时代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更是其中的决定性要素,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的生存发展状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在过去,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很少出现类似现在西方国家这样少数群体暴涨的情况,因此我们不难推测,这个背后可能还有着官方力量作为推手。
如今西方国家会普遍出现这种跨性别、LGBT群体的人数暴增的情况,归根结底的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转移。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生产力没有出现所谓的重大变革,新的经济增长点迟迟没有出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普遍放缓。
甚至一部分欧洲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在亚洲地区也是如此,日本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喊出了“消失的三十年”的口号。
资本主义世界的蛋糕变小了,但分蛋糕的人依然还是很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并没有降低。
尤其是在西方老龄化人口占社会的一大部分的情况下,高昂的福利补贴政策使得西方政府骑虎难下,政府官员要面临的财政压力十分巨大。
再加之,财阀集团的崛起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让西方底层民众的生活也是非常煎熬,许多青少年成为了暴力犯罪的主体。
国内不安宁,国际社会更是动荡不安。
俄乌战争爆发、中东局势的不稳定、恐怖组织的猖獗都使得形势极为复杂,这些社会矛盾一旦引爆,西方世界恐怕将永无宁日。
因此,西方政府不得不将一些更加无关痛痒的社会矛盾提出来挡刀,以此来隐藏真正的现实。
当人们的眼光聚焦于性别矛盾时,矛盾自然转移了,政府也能缓解下压力,这就是德国出台《性别自决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充满争议的法案,可能只是一个障眼法。
另外一方面,从生物生存发展的角度上看,跨性别者的出现其实也大大降低了出生率,帮助抚养后代,使得种群能够更好适应恶劣的环境,西方国家如今的发展也颇有一些这样的意味了。
当然,这种转移矛盾的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玩得“过火”了,也有可能会埋下动荡和混乱的种子。
就好比之前提到诸多的违法行为,恰好就钻了性别模糊的空子,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所以说,很多人都认为,性别自由的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以德国民众目前的素质通过这个法令确实是步子迈得太大了,很有可能是在给自己埋雷,具体施行下去后,到底是利国利民之举,还是一个滑稽的法令,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结尾·】——»
现如今,超出大家理解范围的法令也是越来越多了,许多人都在感慨世界怎么越变越疯狂。
但也有人认为,德国只是先我们一步,在未来我们国家可能也会推出类似的法规。
当然,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这条法规背后的复杂原因,我国和德国的国情相差很大,民族心理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实现性别自由恐怕短期内还是不太现实。
信息来源:
跨性别者故事:从药娘到变性人,步步维艰——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德国人实现了“性别自由”,从此德国人将可以在“男”与“女”之间无缝切换——风闻
女拳无法变现,打不下去了,进阶版本就是性变态[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