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的夫人张洁清有多美?气质优雅才貌双全,103岁高龄去世

琦琦评过 2025-02-21 13:56:17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经完全脱离了曾经那艰苦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能够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是幸福的,不过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和努力。

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曾牺牲过无数的英雄,在中国建设初期有许多领导者都将大部分的时间投身到了祖国建设事业上从而忽略了家庭,在这期间,支撑起家庭承担起照顾孩子责任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夫人。

其中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彭真,他与夫人之间的情感令人羡慕,但同时作为革命建设者的夫人,又要承受哪些旁人所无法感同身受的艰辛和困苦呢?

照片中走在前端的就是彭真,说起他的名字可能并没有像粟裕将军、彭老总那般有名气,但是在革命时期,彭真为了能够报效祖国也几乎是倾其所有。

并且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彭真曾是山西省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可以说在那时能够有这样的魄力也是十分难得的。

而彭真之所以想要通过共产党的引领与思想去救国救民,全然是因为他曾经见到过民生多艰,百姓生活困苦,在感受到共产党积极的力量时他便坚信共产党就是“救赎”中国的那一抹曙光。

彭真出身并不好,他出生于山西,在民国还未成立的时候时局十分动荡,百姓的生活也十分困苦,山西虽说人杰地灵但在国局艰难的时期,贫穷就困住了绝大部分的家庭。

彭真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哪怕家中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只能依靠种地为生,但对于彭真的教育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

在不少人都吃不饱饭的时候,彭真还顺利考进了山西省立第一中学,由此可见他的头脑是非常聪明的,并且学习的态度也十分积极。

学习文化之后彭真就感受到了青年才俊中透出的那份乐观向上的精神,因此后来彭真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进步组织青年学会,开始正式接受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洗礼”。

通过学习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在1923年就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那时山西省内还没有这样的组织,因此彭真就成为了山西省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

在革命的道路上,彭真一颗心坚定的向着党组织,在1923年到1929年之间他曾多次组织工人和学生的活动,带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奈何在艰苦的岁月中能够顺利潜伏和行动本就十分困难,更何况那时在组织中还会出现叛徒,接受不了严刑拷问就出卖组织和同志,这样的行为不仅可恨还十分可悲。

彭真也是在1929年因为叛徒的出卖在天津被抓捕入狱,那时候他已经是共产党在北方地区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可以说他被抓捕对于组织来说是非常焦急和担忧的,而对于敌人来说则是非常高兴的。

当敌人希望能够从他口中得到有用信息时,彭真用刚毅的精神和对党组织的忠心向敌人诉说了他的选择,也从侧面狠狠地打了叛徒的脸。

而彭真在狱中也非常坚强,不仅继续进行秘密斗争,面对各种酷刑也毫不退缩,敌人在没有实质的情况下最终在1935年将彭真释放出狱。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彭真又开始投身于游击工作,和抗日根据地一起打击日寇,虽说日子过得既危险又艰难,但是也在这个时期遇到了他携手一生的革命伴侣。

这个人就是张洁清,她和彭真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读书时就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新兴剧社”,在1935年就开始投身于北平妇女救国工作。

在1936年张洁清就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她加入党的那一刻张洁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祖国和党。

也正因为张洁清对党的忠诚和奉献才能让她认识到彭真,两人的相遇也是因为一次偶然,执行任务时两人相遇从那之后张洁清对彭真就充满了好奇和崇拜。

那时候彭真刚出狱党组织也急需和他进行联系,原本的联络员名叫张秀岩,奈何那时为了能够在敌人面前顺利潜伏不引起注意,因此张秀岩只能派遣面生的“新手”张洁清去担任联络员一职。

张洁清此时刚从北平女子师范学校毕业,面对这艰巨的任务虽然内心忐忑但是为了能够报效组织她还是坚定的选择接受。

两人最初相遇时并没有过多的沟通,害怕引起敌人的怀疑所以每次张洁清都是送完信就匆匆离开了,后来随着彭真的离开,初次的相遇也掩埋在了张洁清的心里。

革命的岁月是异常艰苦的,张洁清原本以为不会再见到彭真,可有时候革命的缘分就是如此“神奇”,张洁清因为自己长期生活在城市内,导致对底层生活和工作不熟悉,为了能够顺应后续组织的安排,她主动请缨前往晋察冀党校进行学习。

也正是这个决定让她再次遇到了心心念念的彭真,那时候彭真就是晋察冀党校的副校长,因此经常会前往党校讲课,与张洁清的往来也变得密切。

原本两人就是旧相识,加上张洁清的气质非常出众,属于放人堆里都非常惹眼的类型,长期的相处也让彭真渐渐对她萌生了想要恋爱结婚的想法。

作为革命者,彭真并不会说太多弯弯绕绕的话,也没有浪漫的举动,但是他却将自己的喜欢大方坦荡的表露给了张洁清。

彭真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就高人一等,与张洁清交谈时也都是询问和商讨的语气,这也让张洁清对他非常满意,不过两人的身份差距也一度让张洁清非常犹豫。

对于张洁清来说,彭真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党组织来说都不可或缺,然而一直为人低调的她时常觉得自己配不上彭真,因此哪怕是面对他的真情流露也只能驻足观望。

不过情感是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尽管在张洁清的心里非常忐忑,但是她对彭真也确实比较中意,因此还去找了弟弟杜文敏,寻求他的意见。

杜文敏对这场婚姻是非常赞同的,彭真对人处事和工作态度都是极好的,这样的人在当时来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因此杜文敏就极力赞同,还帮着彭真在自己姐姐面前说好话,希望改变她的想法。

可尽管如此,张洁清还是十分犹豫,迟迟没有答应彭真的请求,那么最后又是因为什么才成就了这段良缘呢?

彭真面对张洁清的犹豫也没有气馁,反而是一直关注着张洁清的动向,在一年的寒冬张洁清不慎染上了疟疾,高烧不退还不停的打摆子,就在她无助又难过的时候彭真来到了她的身边。

看到张洁清虚弱的模样彭真并没有说甜言蜜语,反而是用了一句朴实又真挚的话打动了张洁清。

彭真心疼的说:“搬到我这儿来,咱们结婚吧,让我来照顾你!”短短一句话就让张洁清犹豫不决的心坚定起来,最终同意了彭真结婚的请求。

张洁清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病中结婚的新娘,并且进洞房时还是用担架抬着进去的,因此后来在晋察冀根据地一直流传着张洁清把“担架”当“花轿”的故事。

虽说结婚是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应该认真对待,但是在革命时期,结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像张洁清这样虽然没能有完美的仪式,但也不失是一种特殊且珍贵的回忆。

爱人如养花,在美好的爱情滋养下,哪怕是艰苦岁月也能保持优雅和从容,张洁清在1952年拍摄的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说明。

此时张洁清已经40岁了,而她在北戴河和众人一起拍照时还是非常出众的,气质很好,尽管穿着打扮比较朴素,但是微笑里带出的自信和美丽才是最吸引人的。

婚后的张洁清也一直和彭真待在一起成为了晋察冀中央局机关秘书,而她平日除了工作以外,也会照顾彭真的生活起居,就连彭真的材料书写、文件整理等工作她都会帮着一起完成。

而她对彭真的关爱也是无微不至的,因为彭真的工作十分繁忙,有时候顾不上自己的身体,而张洁清就会充当起他的“健康助理”。

不仅会将彭真的工作安排详细记录下来,甚至连他的体温、脉搏等日常健康的测量记录都会完整记录到笔记本上,翻开张洁清的笔记本感受到的就是她对彭真汹涌澎湃的爱意。

彭真将革命和爱情融合在一起,并且将这份“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在每年两人的结婚纪念日时,都会通过小酌来进行纪念,久而久之就慢慢成为了两人特殊的纪念方式,也是两人之间的“小秘密”。

几十年的风雨同舟,坚定不移的相信彼此,奈何花开花落终有时,缘分有到来的那天自然也有离散的那天。

1997年4月26日,彭真离开了人世,张洁清从那之后就深居简出,直到2015年5月27日,张洁清离世,终年103岁。

作为革命战士张洁清出色的完成了组织交给她的任务,作为妻子,她用满满的爱意去陪伴彭真,两人的故事也向我们讲述了革命志士在动荡岁月中的勇敢和坚毅。

爱情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人看待爱情有不同的感受,可是在战争和艰苦的年代里,爱情的模样大致相同,是坚守、是承诺、是等待,哪怕生命短暂,可是爱却能永恒。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张洁清:玉洁冰清最崇“真”张洁清:玉洁冰清最崇“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