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关于“没有乌方参与的美俄停战协议绝不承认”的表态,其现实性有多大?

DeepSeek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乌克兰的立场逻辑
1. 主权原则:作为主权国家,任何涉及乌克兰领土和安全的协议若排除其参与,都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基辅有法理依据坚持这一立场。
2. 国内政治需要:战时领导人必须展现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姿态。此时妥协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动荡,甚至政权合法性危机。
3. 战场筹码:乌军目前仍控制基辅及主要城市,在哈尔科夫反攻后获得一定主动权,具备争取谈判席位的现实军事实力。
二、大国博弈的制约因素
1. 美国战略困境:
- 中期选举压力下,拜登政府需要避免被共和党攻击"出卖盟友"
- 但长期战争导致的通胀和能源危机又需控制冲突规模
- 五角大楼2022年10月秘密修订对乌军援清单,已显露管控战争烈度意图
2. 俄罗斯的谈判策略:
- 近期部分动员令暴露其常规军力短板
- 通过"北溪事件"及核威慑试图分化欧美
- 但战场僵局迫使俄外长拉夫罗夫9月称"不拒绝谈判"
三、现实可行性评估
1. 协议执行风险:历史上《慕尼黑协定》证明排除当事方的协议注定失败。即便美俄达成临时安排,缺乏乌军配合的停火线难以维持。
2. 西方联盟韧性:欧盟已批准180亿欧元2023年度援乌计划,G7设立500亿美元专项基金,短期难见支持力度断崖下跌。
3. 中国等第三方角色:上合组织峰会声明未明确支持俄特别军事行动,金砖国家中印度、巴西保持中立,国际社会未形成压乌妥协的合力。
四、关键变量预测
1. 冬季能源博弈:若欧洲顺利度过供暖季(当前储气量达95%),俄能源讹诈效力递减,西方支持乌克兰的底气增强。
2. 关键装备交付:美制HIMARS系统已改变战场平衡,若F-16战机(荷兰已启动飞行员培训)及主战坦克到位,乌方谈判筹码将实质性提升。
3. 顿巴斯法律地位:俄"公投"后,乌方提出加入北约申请,双方底线形成"双层死结",第三方调解空间极为有限。
结 论:
泽连斯基的立场在当前阶段具有高度现实性。乌克兰通过9月以来的反攻重获战略主动权,西方军援持续升级,国际孤立俄罗斯的态势未改。除非出现以下情形之一:
(1)俄军取得决定性战场突破;
(2)欧美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导致援乌中断;
(3)乌克兰内部政权更迭,否则排除基辅参与的和谈难以实质性推进。
未来6个月将成为关键窗口期,冬季作战结果将最终决定各方谈判地位的根本性变化。
当年西方不是在俄罗斯缺席的情况下调停俄乌冲突吗?为啥能把俄罗斯排除在外不能把乌克兰排除在外呢?当年打战又优势,现在乌克兰全是劣势,这还看不明白?马上就撑不住了谁还押注乌克兰呀,肯定押注俄罗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