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鸡冠山墓地行 从墓地到火车站搭乘车
来自网络
儿子办好签证和相关一切手续,准备去日本,由于时间紧急,就选择了在3月23日这一天一起去了母亲墓地。
牡丹江宁安鸡冠山墓地,依山傍水,风水宝地。
一路车上风驰电掣,喜欢这种感觉。车上人三三两两,根本不用按票号找寻自己的座位。30分钟眨眼就到,到了宁安火车站,站前一堆人迎了上来。我坐上了1路公交车到宁古塔商都站下车,和前几次来宁安不同,以前坐宁安公交车牡丹江扫码扫不上,只能交一元现金。现在可能变成个人承包了,可以用微信扫一扫,付款给个人,但不像牡丹江市区内那种坐车扫码,手机正屏幕对着码,而这个就像你付款买东西,把手机翻过去扫一扫。不管怎么说,不用再像以前准备一些零元的钞票,乘坐宁安的公交车。
在商都打上了一辆去鸡冠山墓地的出租车。说实在的,这个距离20元出租车司机可能是手工打的价钱,按理说不应该这么高。
到了鸡冠山墓地门口,由于是中午,居然大门紧锁,难怪我的妹妹,让我赶早来墓地,说人家容易闭馆。并不是有什么讲究,当我正想在宁安殡葬中心公众号里找电话,前面迎面来了几个男人,说说笑笑的,他们开车来的,若无其事的按响了门铃,结果就有人按钮,大门吱吱扭扭的拉开,就像学校的那种自动门。这里的墓地成千可不止,母亲的墓在瑶仙苑,墓地有几大种,最下面那种是一种白瓷(这个不太懂,不知道说的对不)的家族墓,还有像母亲这样中间一个黑碑四周镶嵌着白玉,还有更简单的,纯粹的只矗立一个黑碑,这里的墓数量巨大,但无论从哪个方向,修建的笔直如一条线,真是巧夺天工。四周和中间隔几排环绕着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树木。
来自网络
母亲前排的那个墓地摆放着一个太阳池发电的一个播音机,终日的奠音缭饶,阿弥陀佛!在这个墓地石碑上我看到了一个黑色的香蕉,仿佛是一个香蕉的蜡像,或者是一个玩具,仔细摸上去,原来是一个真的香蕉,看来祭奠人是冬天来的,香蕉还没来得及腐烂,被蚊虫叮咬,就已经被雕塑成一个像。由此我想到,如果在夏天,这里没人及时收拾,香蕉会迅速腐烂,引来虫蝇,那亲人的墓前是不是会很不好。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说。
从墓地回来,早已找不见,刚才上来祭奠的那几个男人,鸡冠山墓地的大门还是关的,看到一个帅哥在值班,他一摁手中的按钮锁,自动门吱吱嘎嘎出来一个缝,我和儿子挤了出来。难的问题在下面,大路上放眼望去,根本没有车辆,打开滴滴出行叫了半天也没叫到一辆出租车,想起以前上墓地,那个开出租车的人等我30分钟马上下来,来回30块钱不跑空车,说要不然你找不到回来的车,当时给我吓坏,其实一共4600米,体质好的人当溜达也没事。这次,我弄清楚了从鸡冠山墓地到宁安火车站的方向,根本就是一条直线,路线很清晰,下一步就是体力,回去牡丹江的火车还早着呢!看来这车真不好打,于是我和儿子边往前走边打车,我就开始向路边儿的经过的所有车辆招手,只要有人能捎上一程就行。迎面来了一位老大爷开着一辆拖拉机,“突突突”由远及近,车后荡起灰尘。儿子伸出大拇指一招手,他停了下来,我跟他说明来意,他也没准确回答我,捎不捎我和儿子一段路,他却冲着后面那辆面包车打招呼,拖拉机和这辆面包车是相继尾随而行。面包车上随即下来一个男人,四十多岁的样子,长得挺帅,衣服挺新但有少许灰土,下来收拾收拾车后面儿的纸壳箱,腾出个空隙让儿子坐起,然后我坐在前面驾驶座位边上,我问他多钱,他说不要钱。这是一个面包车,经改造,前面儿装人,后面儿装货,他把我和儿子拉到一个十字路,距离宁安火车站大约1km左右,下车前我想付给他20块钱车费,他坚决不要。我没想到真的搭了一辆乘车,而且还是免费的,这些我是在农村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情节,这次居然在现实生活当中实现了。看来还是好人多,我欲把他车号记下来,可是他一溜烟儿的就飞走了。
到了宁安火车站,等下一站回牡丹江的火车,还需要等上两个小时。宁安火车站很小,站内居然没有厕所。进站台时等火车是高站台,道路两旁是松树,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样高大的松树,简直可以称之为“巨松”,松树上长着那种黑黑的包,包里面不知道包裹的是什么东西,被称之为松塔吧。看来松树真的可以结出松塔(松塔是松科植物白皮松或油松干燥的成熟果实)。检票时和牡丹江不一样,人脸检测反应很迟缓,我的检测了一分钟才过,儿子居然人脸识别未成功,后来经过人工验票,进了站台。
这可能是我平生第一次搭乘车。是去在鸡冠山墓地看母亲路上体验到的。是母亲保佑我一切顺利,余生平安!
备注:搭乘车:简单地说,就是搭乘别人的车出行。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种。免费搭车,在国内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如同事、亲戚、朋友。在国外,更多地在陌生人之间出现。而收费搭车则更多地出现在国内,这种收费更多地包含互惠互利的性质,包括近年在城市中比较流行的拼车,有渐成行业之势。服务搭车的论坛、网站相继出现,免费的、收费的都有。搭车,即在路边随手招车,只要你愿意不停对过往的车辆伸出你的大拇指挥动,在西藏青藏川藏及偏远地区更易搭车。
搭车有风险。搭车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