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志愿军:存亡之战》是10年来最好的战争片?

影视壹号 2024-11-09 09:19:23

《志愿军:存亡之战》始终保持票房领先位置并迈过11亿大关,再次证明好电影就会有好的票房回报。

说《志愿军:存亡之战》是10年来最好的战争片也不算夸张。这部电影打破了续集不如前作的魔咒,坐在影院的144分钟里,可以同时收获亲临战场的震撼、保家卫国的豪迈、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悲壮以及亲情和战友情的感动,甚至走出影院都久久回不过神。

这部电影,不仅是《志愿军》系列的升级,同时也是战争类型电影创作中方方面面的升级。

导演陈凯歌对《志愿军》三部曲的创作有完整规划、缜密布局。

把战争元素拍好是电影成功的基础,电影将战略战术和战争场面两方面都发挥到极致。

《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一脉相承的讲明白了战争“为什么打”——解释了战争的缘起、为什么要抗美援朝,而这一部陈凯歌导演则用出色的调度和文本功底,让观众理解了为何铁原阻击战是“存亡之战”。

我军后勤补给被切断,在志愿军全线后撤的战略部署下,“联合国军”开始全面反攻,试图将我军主力全歼在三八线以南。

第63军临危受命,要在铁原地区阻击敌人,为主力后撤和休整争取时间,从而稳定整个朝鲜战场的局势。一旦被“联合国军”冲破防线,志愿军主力和后方基地就有被摧毁的风险,之后谈判桌上就会失利。因此铁原阻击战,就是一场不能输的“存亡之战”。

在这个基础上,电影讲明白了战争“怎么打”。

这是一场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的战役。63军的两万五千名战士,面对的是近五万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战士们只有步枪、波波沙冲锋枪和少量缴获的仿制巴祖卡;“联合国军”则是步坦协同,有300辆坦克集群开道,还有大量精良武器、大炮和飞机。

电影用大量细节将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和胜利原因一点点夯实:

和一般影视作品用干巴巴的字幕不同,这一次军事装备的差距用画面逐一论证,敌军将领扔下步枪狂妄的说“用这样的武器还想打败我们”,与我军喊出的“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遥相呼应,打胜仗的根本,是人心;

尽管装备和人数上不占优势,但我们拥有精妙的战略战术,挖战壕御敌、用汽油火攻、将弹坑注满水拖慢敌军坦克行进速度,有理有据、细节到位,即便对这场战争一无所知的观众,也能看懂志愿军如何得胜。

和上一部一样,影片在视听层面对战争场面既有大开大合的全景展现,也有细节到位的近景描摹。前者用令人炫目的视听震撼证明这是不折不扣的大制作,让电影值回票价,后者则用战争中的个体视角引领观众进入战场,体会战争的艰苦和残酷,这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是直抵内心的深层次震撼。

震撼和沉浸感,源于战争细节的真实还原。陈凯歌导演一定是下了苦功,查阅大量资料,并不计成本的还原所有细节:

电影跳出了传统战争片狂轰滥炸的窠臼,航弹、炮弹、火箭筒、手榴弹的爆炸威力各不相同,真实有层次感;

爆炸近在咫尺,飞溅的弹片和烟尘在大银幕上纤毫毕现,逼真的实景特效营造出的战争场景令人窒息,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溢出屏幕;

没有炮弹怎么办?装备不行怎么办?战士们以命相搏,抵近再抵近,在战壕里将手榴弹塞进坦克履带,和敌人近身格斗、冷兵器厮杀刺刀见红。对战争全方位的细致描摹,让人脊背发凉、手心出汗、涕泪横流,当战斗告一段落回过神时,影厅里四处都是啜泣声。

观众被震撼的大场面带入,甚至模糊了电影呈现和真实战场的“距离”,而当看到幕后纪录才知道拍摄有多复杂、多艰难、多用心。

来看一组数字,摄制组最高人数达3000多人、最多10台摄影机同时拍摄,服装组制作超3000件军装,服装总数更是高达几万套。电影中那些纵横交错的战壕都是真实的,在取景地天漠,近百人挖掘搭建三个月才完成战壕置景,战壕总长度超万米、设计图超过一万张。演员朱亚文不由感叹“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铁原的气势一下就出来了。

战争的气势要怎么来?超过2000名群戏演员在爆破点间奔跑,片场就是战场!数千人的庞大阵容,充分证明了导演的调度能力。而且,真实的场景和战争场面,也会让演员有沉浸感、表演更加投入。

为了最大程度营造真实感,电影不但场景升级、道具量升级、炸药量升级,就连拍摄方式也升级了,特效、航拍、大型机械臂的运用凸显战争逻辑性,MOCO电动摇臂、飞猫的应用实现很多炫目、有冲击力的镜头。

《志愿军:存亡之战》的升级还体现在叙事和人物刻画上。

纵观两部作品,一方面全景式的呈现了战争的意义和战场的恢弘壮烈,另一方面则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以小见大的诠释了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剧本厚重、结构精妙、剪辑流畅、文戏武戏浑然一体,这是非常明显的叙事层面的升级,所看到的文戏,皆用于刻画人物、铺陈人物关系、增强情绪张力。

电影开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李想回到北京享受了片刻的岁月静好、阳光明媚,但马上剧情就宛如上满劲儿的发条,他匆匆整理好装备奔赴战场,妹妹扔过来的水壶和那朵小红花,是电影最温馨的一幕,也与之后的战场遥相呼应。

导演用极强的叙事效率和演员调度,完成了精彩的群像塑造。大战将至前的片刻休憩,战士们那句“想家了”,道出了最质朴的情怀,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儿子、丈夫、爸爸,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普通人,在家乡种田、和家人团聚。舍弃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无需说教,电影用这一场戏告诉观众。

舍生忘死的精神,在战场上也在文戏里。吴本正和战士们聊天那场戏,银幕里是情绪克制的“技术探讨”,当说到抵近到10米的班长已经牺牲时,银幕外的观众情绪宣泄,尽皆落泪。

陈凯歌导演对人物塑造的能力和技巧实在太强了,瓢虫、钥匙、糖块将一家三口串联起来并形成互文,让观众无数次泛起泪花。

他们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代表。从第一部就给到特写的家门钥匙,第二部里也反复出现,钥匙就是家,但亲人更是家,战争有多残酷,一家三口在朝鲜战场上团聚就有多动人;

李想一直探寻母亲的死因,这个悬念相当于引出了李默尹独立的人物小传,揭晓答案的那一刻,李默尹这个角色更加感人、更加高大。

电影在人物关系的铺陈上,没有一丁点儿煽情,却又时刻让人共情。一家三口在战场上都是战士,但也是父子、父女、兄妹,李想在无线电里和妹妹对话那场戏真的让人眼泪决堤。

和看过电影的朋友们交流,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好看”。

有这样的普遍共识,战争大场面更多是一方面,也因为角色有延续、有成长、有变化。

辛柏青演技真好,他饰演的李默尹上一部清澈的眼神不复存在,这一部则是坚毅中带着担忧和沉重,他会记挂自己的子女、心疼战场上的将士。

陈飞宇饰演的孙醒,是典型的战后应激障碍,这样的角色在以往同类作品中极少出现,让观众从个另一个维度审视战争,借他的视角和上一部的松骨峰战役形成呼应,也为电影增添了一份厚重。

同时令人意外的是,孙醒在战场上的表现突出,也让不少小朋友观众喜欢上了这个角色。当他们走出电影院之后,甚至愿意主动去了解这段历史,看到更多非凡的战斗英雄的故事。

朱亚文饰演的吴本正,在两部电影里完成了从怀疑到信服、从内心震撼到加入战场的人物成长。这些同时出现在两部电影里的角色,很像是上一部在蓄力,这一部集中给观众带来情感冲击和共鸣,于是,《志愿军:存亡之战》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情绪始终没掉下来,传递出的震撼和感动,从开始一直持续到电影最后一镜、一直持续到片尾曲《绽放》唱完。

所以说,方方面面升级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堪称10年来最好的战争片。我们总是觉得战争题材是“命题作文”,在这个框架内所有导演都很难有太好的发挥。但《志愿军》三部曲这个系列,明显感觉到陈凯歌导演不是在把电影“拍完”,而是在呕心沥血的把电影“拍好”。所以看到《志愿军》第二部的强势升级,也让我更期待《志愿军》第三部,相信收官之作一定不负观众期待。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