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29亿,广东“塑料大王”套现31亿,留下14万股民血本无归

霁寒雪 2025-02-14 14:05:59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自2004年就担任广东塑料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周奕丰,可真的是所谓的“塑料大王”。

他亲手打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但最后却只留下了 129亿元的债务以及14万股民投资的破碎梦。

不过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他竟然在公司欠下巨债的情况下套现31亿元,让无数股民真的是血本无归。

那么周奕丰到底是怎么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呢?又是如何套现让14万多的股民血本无归的呢?

周奕丰的商业帝国梦

周奕丰在很小的时候,受到了从事化工行业父母的影响,长大后的他就创立了一家生产塑料原料等化工用品的公司,名为广州成禧。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出身的他,在企业管理方面确实是有自己的一套东西。

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广州成禧在他的手里发展的是风生水起。

2001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国内很多同行都选择了减产或者停产,但周奕丰却选择了咬着牙坚持投产。

要知道这样做,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的,稍不小心很有可能就此亏空一切的。

不过周奕丰却非常的幸运,因为这场经济危机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到了2002年,国内的市场就整体回暖了,而在塑料产业方面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众所周知,每一次危机都有可能会成为一次转机。

周奕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加快了在塑料产业方面的发展,并且还将“广州成禧”改名为了“鸿达兴业集团”。

但在塑料产业方面发展起来的周奕丰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想要不断进行扩张。

所以在2004年,他就收购了内蒙古乌海市化工厂。

要知道内蒙古乌海市化工厂可是创办于1952年的老国企,但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就倒闭了。

而被收购的内蒙古乌海市化工厂在经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革后,又重新焕发了动力,并且还发展成为了年产200多万吨大型塑料化工原料制造企业。

到了2005年,周奕丰更是创立了全国第一家塑料交易所“广东塑料交易所”。

可以说在塑料产业这条路上,周奕丰真的是越走越远了。

不过周奕丰的野心仍旧没有得到满足,而是想要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

2011年,他就以3.05亿元拿到了江苏琼花18.27%的股份,从而成为了江苏琼花的第一大股东并将该上市公司更名为了“金材股份”。

紧接着他又将先前收购的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一并注入了这家上市公司,并正式更名为了“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奕丰这招“借壳上市”的招数,不仅让他圆了上市梦,更是让他的身价水涨船高,成为身价百亿的富豪,个人财富直接飙升至105亿元。

鸿达兴业的业绩更是从2012年到2016年实现了快速爬升,净利润更是屡创新高。

但近年来,由于化工行业不景气,加上鸿达兴业激进扩张的后遗症,鸿达兴业的债务危机很快就一触即发了。

鸿达兴业股份出现危机

在周奕丰的引领下,鸿达兴业拥有着“资源能源、盐湖开发、化工、环保、新材料、交易所和股权投资”七大产业体系。

这也让鸿达兴业成为了中国大型资源能源综合产业集团。

但自从2019年起,由于化工行业不景气,从而也导致了他们的盈利能力下滑了,偿债压力也更加的大了。

其中在2020年的时候就出现了债券违约、股权质押以及信托贷款逾期的情况了。

到了2022年这种情况更是愈演愈烈,当年更是有129.3亿元到期的债务没有进行偿还。

在这样的情况下,鸿达兴业集团以及一致行动人所持的股份就接连被司法进行拍卖了,共计为1.90亿股。

尽管如此,鸿达兴业非但没有从危机中走出来,反而情况还变的更加严峻了。

2023年1月,鸿达兴业就直接全面“暴雷”了,他们直接想法院申请了破产清算,经法院裁定确认,鸿达兴业集团破产清算案债权额为190.75亿元。

而截止到裁定受理破产申请日,鸿达兴业集团账面负债直接达到了338.45亿元,净资产为-238.81亿元。

鸿达集团自2020年以来,每年都会出现亏损,以至于把先前所有的利润全部都给吞噬了。

为此,鸿达集团就被带上了“ST”的字样。

直到去年2月,ST鸿达就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公告,这也就是说深交所决定对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正式终止上市了。

据悉从2023年12月21日到2024年1月18日期间,ST鸿达在深交所已经是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了。

其中截止被喊停的最后一个交易日,ST鸿达的股价直接变成了0.58元/股,要知道从曾经的40多块钱/股掉到如今,鸿达的股民们的发财梦真的是碎了一地了。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月29日,鸿达兴业公司的股东数还有14.52万户。

而随着鸿达兴业公司的破产清算,这也就意味着这14.52万户的股民很大可能是要血本无归了。

不过对于鸿达兴业的这些股民来说,除了公司的突然破产清算之外,更让他们气愤的是周奕丰竟然在得知公司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还疯狂套现。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竟然被迫成为了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

这主要是因为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减持自己套现导致的。

通过相关网站可以看到,早在2017年的时候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有限股份公司里所持的股份是最高的,高达40.72%。

但不曾想,从2017年到2024年短短7年时间里,他们所持的股份竟然从40.72%减持到了7.17%。

其中在2020年到2022年期间,减持的最为厉害。

而这个时候却正刚好是鸿达兴业股份出现经济危机。

可见,由周奕丰控制的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股份公司还没有彻底暴雷之前,就已经是通过减持股票的方式变现了。

根据网上的不完全统计,在这期间,周奕丰就通过拍卖、质押、大宗交易等方式至少套现了31亿元,并且全都进了自己的口袋。

结语

周奕丰作为一名商业精英,但没想到却是通过资本运转的方式来收割股民,从而积累自己的人生财富。

这样的方式真的是太令人可耻了,哪怕到如今也都还没有给这14.52万股民一个说法。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千万不要被一时的高收益所蒙蔽了,否则将会是血本无归。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4年3月3日关于“起家于扬州杭集的“琼花”飘零,汕头周老板ST鸿达摘牌引发思考”的报道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4年5月24日关于“鸿达兴业3.37亿可转债将违约,控股股东已被裁定破产”的报道

信息来源:财联社2024年12月17日关于“鸿达兴业陷入流动性危机,3.37亿可转债二次违约,大股东为广州农商行”的报道

信息来源:财联社2024年4月24日关于“昔日化工巨头鸿达兴业终破产,净资产-239亿,旗下上市公司已“股债双退””的报道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2024年3月8日关于“A股20年浮沉告终,“中小板老8股”ST鸿达股债双双摘牌,公司及实控人先后被立案”的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