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上映的电影《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玺饰演脑瘫患者刘春和,为精准呈现角色扭曲的肢体语言,他减重15斤并持续半年模仿患者动作习惯,甚至杀青后仍保留角色的肌肉记忆。片中吞咽牛轧糖自杀的高光戏份,他通过窒息感的表情控制和青筋暴起的生理反应,将“战胜求生本能”的绝望演绎得令人窒息,被观众称为“每块肌肉都有演技”。导演杨荔钠评价其表演是“两个灵魂的互换”,而观众直到片尾字幕才惊觉这是曾经的顶流偶像。
觉醒时刻:《长安十二时辰》的启蒙:2017年,17岁的易烊千玺在历史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首次担纲主角李必。面对雷佳音等戏骨,他研读唐代典籍、揣摩权谋心理,将少年谋士的智慧与挣扎刻画入微。该剧不仅助他斩获中戏双科第一,更触发其从偶像到演员的觉醒。
爆发之作:《少年的你》的破茧:2019年剃头出演《少年的你》,他混迹重庆街头体验底层生活,用微表情传递小北的孤独与守护欲。无台词的审讯室眼神戏成为华语影史经典,助其横扫金像奖最佳新人等多项大奖,被章子怡誉为“流量明星转型标杆”。
主旋律淬炼:《长津湖》的硬核成长:拍摄战争史诗《长津湖》时,他韧带撕裂仍坚持完成爬坡戏份,手脚并用的场景令吴京感叹“这才是演员的骨气”。该系列助其成为首位00后百亿影帝,打破“小鲜肉恐惧症”的行业偏见。
《送你一朵小红花》(2020)中癌症少年韦一航蜷缩的体态,揭开病患家庭的心理创伤。
《奇迹·笨小孩》(2022)里追车摔断手指的底层青年,折射深圳创业者的生存韧性。
《小小的我》(2024)通过脑瘫患者的“不体面”演绎,叩问残缺身体中的完整灵魂。
东京电影节评委称其表演“将苦难升华为尊严”,而他自己在中戏演讲中阐释:“演员的眼睛需要俯视角落与夹缝”。
其粉丝发起“千度暖烊公益行动”,累计种树5.2万棵、建设爱心书屋23所。这种“公益追星”模式,将流量转化为社会正能量,重构了偶像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关系。
如今,易烊千玺已经成长为一位备受瞩目的实力演员,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把目光投向了人们常常忽略的角落和夹缝。这样的赤子之心实属难得,也让我们更加期待他未来在演艺事业上的精彩表现。
原创声明:文章题材和图片取材于网络,纯属个人观点,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