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老舅”宝石GEM的一句歌词:“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甭管啥事儿上热搜,都先上脚踹。”这是时下互联网的众生群像,一个全民娱乐,闹哄哄的时代。
随手儿举几个例子——“奔驰维权女”坐在引擎盖上哭泣,引发了全网同情,结果事件不久就发生了反转,车主被曝公司失信身背巨债;再比如有游客爆料在舟山普陀景区里“随便”一顿饭吃了1900,正当网友怒骂“黑店”的时候,反转又来了,7个人吃了各种海鲜喝了18瓶啤酒,这顿饭一点儿也不“随便”。
大家都是成年人,吃的亏多了,总得长点儿教训——这年头儿,你要是不掌握点儿正确的热搜围观姿势,很容易一个反转就给自个儿围观得不好意思了。
那么,什么才是成年人围观热搜的正确姿势呢,最近的一部电视剧正好可以提供一点儿启发。
黄晓明最近的剧集《紧急公关》,在CCTV-8和优酷双平台开播,如今剧情过半,渐入佳境,从剧中几个典型的公关案例中,还真能总结出几条“热搜围观指南来”——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围观?第二,他们为什么不道歉?第三,事件怎么总是有反转?
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片中有一个“龙乾公司解聘癌症员工案”,讲的是著名企业龙乾公司解雇了一位中年员工,这名深陷“中年危机”的员工不久后因癌症离世,家庭随之破碎,家人向龙乾公司维权的故事。
这个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诸多映射,甚至就在最近,就有拼多多员工自杀的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关于“拿命换钱”“带血的资本”之类的讨论。
片中的龙乾公司老板非常强硬,非但没有道歉,反而设计让那位员工的遗孀身陷囹圄,最终在黄晓明饰演的林中硕劝说下,提供了谅解书,没有让事态继续恶化。
看似是林中硕的努力,实则让在企业和资本巨兽面前身处弱势地位、毫无反抗之力的员工家属,赢得一丝转机的,却是关注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围观,因为我们的围观,往往是身处势微之地的人,唯一的希望。
在过往的社会事件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共性——我们认为明显具有过错的一方,却常常拒不道歉,比如最近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郭敬明和于正,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才双双为定性了多年的抄袭事件松口道歉,这背后有什么隐秘的原因吗?
《紧急公关》的第一个故事就解答了这个疑惑——国外航空公司暴力驱赶中国乘客,被林中硕拍了下来,曝光之后立刻就上了热搜,然而航空公司完全不采纳公关公司的意见,拒不认错。
其背后的原因是,如果不道歉,根据法律制度,航空公司还有可以搅混水的余地,而如果主动认错,则将面临巨额赔偿的风险,所以航空公司的侥幸心理,就成为支撑其行为的根源。
这个事件同样有着现实映射——2017年美联航机票超售,暴力驱赶亚裔乘客的事件至今仍然令很多人愤愤不平。
而剧中反转最多的案例,则是锐动商标案。枫园集团和百凤集团围绕着锐动商标授权问题展开争夺,事件也随着两方公关攻势的来往而往复反转。故事让人想起了几年前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集团的“王老吉”争夺案——消费者的情感被两方反复“消费”,而背后,却是两方公关公司不断加码的攻势罢了。
锐动商标案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围观网络事件的时候,在不知全貌的情况下急于表态,我们不就成了被公关公司翻手覆手的“玩偶”了吗?
那么再翻回头去看看文章开头那个奔驰维权女的事件,曝光维权消费者失信,其实也是公关公司诸多经典“招数”中的一个,这一招甚至在剧中也有体现,维权女公司失信当然不值得维护,但这一事件中有没有可能正是借此转移网友对于奔驰4S店的服务监督,我们许多人也“中计”了呢?
《紧急公关》给观众提供了许多“围观”的正确姿势的同时,虽然揭露了少数黑公关的“手腕”,但主题却是借由“林中硕”这个半路转行的公关人,树立一个价值观导向正确的公关人形象。这也正是林中硕在前半部剧集中被观众诟病“没赢过”的原因所在。所以,该剧被人民日报及人民网点赞“开创类型题材创作新高度”,也是众望所归。
一个从媒体人转行公关人的“外行”,在前几个案件中输掉了“公关”,却赢得了自己内心笃信的“价值”,而他在接下来的剧集中将如何后发制人,咱们就用正确的姿势继续围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