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尉迟敬德被参谋反,李世民得知后:把公主嫁给你做妾,可好?

文史阁空楼 2025-01-31 23:26:49

639年,李世民提出要把十几岁的女儿,嫁给54岁的尉迟敬德当妾。尉迟敬德一听,吓得跪倒在地,连连拒绝。不久后,他开始称病不上朝,成天在家里倒腾仙丹。

这个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称尉迟敬德“不忘发妻 ”。

殊不知,这件事也是尉迟敬德一生做得最聪明的事情,直接让他得以一直安安稳稳地排在凌烟阁的第7位。

尉迟敬德这一生,一共有过三次重大的转折点,次次都和李世民紧密相关。

这第一次,便是美良川战役。尉迟敬德被秦琼俘虏,归降到李世民麾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李世民的手下屈突通等人担心,尉迟敬德此人勇猛太过,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关押,万一他不是真心投降,放在军中就是个大麻烦。

可李世民认为,越是勇猛的人,往往越单纯,思想也越简单,不会玩潜伏那套心机,便坚决留下尉迟敬德,还把他带进自己的卧室,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

“如果你想走,可以带着珠宝直接走。如果愿意,我们也可以一起并肩作战。”

尉迟敬德看着李世民恳切的眼神,一口答应。

不久后,尉迟敬德跟随李世民后进攻王世充。在一场战斗中,李世民被王世充的骑兵队伍团团围住,困顿不得出。

尉迟敬德单枪匹马,一枪就把王世充的爱将单雄信挑下马,吓退了骑兵,救出了李世民

一战封神,直接得了“勇冠三军”的称号。

后来,尉迟敬德又跟着李世民到处征战,在窦建德营垒前吼叫,令其军心涣散;讨伐刘黑闼,冲进包围圈,大败敌军;打败徐圆朗……

这个时候的尉迟敬德,完全解决了和李世民的信任问题,已经是李世民的好心腹、好兄弟之一。

一直到第二件事情——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尉迟敬德的人生再进一大步。

玄武门之变,堪称李世民的夺位之战。他杀兄弑弟,逼父退位,最终坐上了皇位。

而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手下有一文官、一武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官,便是长孙无忌, 也是李世民的小舅子。而这武官,便是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不仅日夜鼓动李世民发动宫变,还在正式宫变的时候带着70骑兵,在玄武门鼎力支援李世民。

当时,李世民一箭射杀李建成后,又骑马去追李元吉。跑进树林的时候,马的缰绳挂到了树枝上,李世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李元吉见状,便上来抢夺弓箭,要掐死李世民。

就在李世民不敌,即将被掐死的时候,尉迟敬德骑马冲了过来,救下了李世民,还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随后,尉迟敬德又拎着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去收服两人的部将,“敬请”当时的皇帝李渊写下诏令,为玄武门事变定性。

可以说,在这场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不仅救了李世民的命,还帮他做了所有李世民不方便出面的事情。

事后论功行赏,李世民大手一挥,尉迟敬德居头等,赏赐一万匹绢。并且,李世民还把齐王李元吉的府邸,连同里面的钱财器物,全部都赏给了尉迟敬德。

玄武门之前,尉迟敬德可能还和秦琼、侯君集等人并列,都是李世民的心腹。

但在玄武门之后,尉迟敬德俨然成了李世民跟前的第一人。

此后,尉迟敬德被捧上了天,成了右武侯大将军头衔,被赐予吴国公爵位,上朝时也几乎和长孙无忌同等地位。

正所谓,登高必跌重。

就在尉迟敬德的权势、地位越来越高的时候,他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膨胀。朝堂之上,经常当面揭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短处,怼人丝毫不留情面。

有一次,李世民大摆宴邀请皇亲、朝臣,尉迟敬德因为不满李道宗的位置排在他的前面,直接一拳头上去,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

要知道,这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和李世民是近亲,也曾立下战功赫赫。

尉迟敬德在李世民的宴席上打人,已经是大不敬,打的还是有军功的皇亲,更是罪加一等。

但这一次,李世民看在尉迟敬德生性耿直的份上,没有降罪,只是用了刘邦和韩信的例子来敲打。

这件事情之后,尉迟敬德开始注意言行,略微有所收敛。

只是,他再收敛,粗犷、蛮横的性子还是改不掉,在朝堂上得罪了很多人。于是便有人给李世民吹枕边风,称尉迟敬德有谋反的意图。

本来,自信的李世民是一万个不相信的。可太子李承乾,带着侯君集来了一场逼宫谋反,这让李世民的信念轰然倒塌。

最爱的儿子都能谋反,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

为了稳妥,李世民决定试探尉迟敬德,于是便有了我们开头的故事。

当天在朝堂上,有人参了尉迟敬德一本,称他和侯君集一样,企图谋反。李世民按下不表,也没做任何表示。

下朝后,他把尉迟敬德留了下来,两人关起门来详谈。

尉迟敬德以为,李世民肯定是来问自己要理由的,结果李世民却笑眯眯地来了一句:“朕想要将女儿许配给你,怎么样?”

此话一出 ,尉迟敬德立刻就蒙了。

他已经是54岁,又老又丑,还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家里也有妻儿。而李世民的公主,未出嫁的年龄基本都在16岁以下。

不管李世民想把哪个公主嫁给自己,这都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几乎是凭着本能,尉迟敬德迅速下跪:“臣的妻子虽然微贱,但也是与我同甘共苦的人。谢陛下好意,臣才疏学浅,却也知道富贵不易妻的道理。”

《资治通鉴》: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看着跪在地上辞谢的尉迟敬德,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强求。

回家的路上,尉迟敬德越想越不对劲,越发觉得李世民要嫁女的行为,实在太蹊跷了。

一来,嫁女的时机不对劲。

皇家嫁公主,一般都是在臣子立下大功时才会出现,是奖赏,也是联姻。可此时的尉迟敬德,许久没有再立过新功,还刚刚别人弹劾了。

李世民在这个时候要嫁公主,无异于亲手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二来,嫁女的对象更不对劲。

以往,李世民嫁女,对象都是功臣之子,而且都是未婚男子。

比如,李世民把长乐公主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

把东阳公主嫁给了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

把清河公主嫁给了程知节的次子程怀亮;高阳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

这才是年龄相仿的正经赐婚。

但是,到了尉迟敬德这里,李世民居然直接提出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本人。

尉迟敬德头发都白了,比李世民还大12岁,而李世民的女儿在婚嫁年龄的还没满16……

这个差距,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

唯一的可能就是,李世民提出的嫁女不是真心,而是试探。

尉迟敬德越想越后怕,以往李世民对他有不满,都会直接了当地说,而这一次,李世民却拐着完用嫁女来试探。

这表明,君臣之间的信任已经出现了裂缝。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恶果就一定会出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尉迟敬德思来想去,破解之法只有一个,让自己变得毫无威胁。于是,从这天开始,尉迟敬德就慢慢退出了朝堂,几年后,便直接上表请求养老。

回家后的尉迟敬德,不见昔日同僚,也不和皇子们来往,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炼仙丹,挖池子建楼台,学着演奏,自娱自乐,长达10多年。

那些曾经参奏过他的人,看尉迟敬德堕落成这幅样子,也就放过他了。

而李世民,自然也慢慢放下了对尉迟敬德的怀疑,开开心心把他放进了凌烟阁,排行第7。

看到尉迟敬德的结局,我不禁感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像是一面镜子,破了之后就算再拼凑起来,也很难完整。

退休后的尉迟敬德,其实还给李世民提过一次建议,让他不要亲征高句丽,只是李世民没听,尉迟敬德便再也没提。

尉迟敬德虎了一辈子,到晚年的时候,总算是聪明一回,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家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