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刘邦,熬成皇帝后,又熬死自己的儿子

历史K先生 2025-01-16 16:48:21

长寿,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古代有这样一位武将,他在秦始皇手下当兵,秦始皇走在了他前头;他又归于刘邦手下,刘邦也走在了他前头。

结果成了皇帝后,儿子走在了他前面,孙子继承他的皇位后没几年也离世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年龄太大,而他的孙子也算是寿终正寝。

他到底有何“长寿”秘诀?明明是将军,又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平定岭南,整顿吏治

彼时的赵佗仅仅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名武将,其实并不出名。

在逐渐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将目光转向了偏远的岭南以及百越地区。秦始皇甚至亲征,为的是探查岭南等地的具体情况。

据说,也是在征讨岭南的时候,秦始皇见到了自己的玩伴阿房,并将其带回了皇宫。为了证明自己对阿房的爱,他决定立阿房为后。

但这一决定遭到了众大臣的阻拦,只因阿房的身份是亡国之女,配不上皇后这一高贵的身份。秦始皇与大臣们争吵多次,根本就是无疾而终。

阿房不愿爱人进退两难,便选择自缢,来平息风波。等秦始皇来后,一切都晚了。

或许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爱人,秦始皇才会下令修建阿房宫。

这或许是后世为阿房宫营造的爱情历史,主打的就是唯美的爱情。

阿房之所以出现在岭南,是因为她是一名医者,她那时正上山采药。岭南多虫蚁,若是行军的话极为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军队士兵出现腹泻、发热等情况。阿房便跟随父亲为军队治疗。

即便军队士兵出现严重的病症,秦始皇依旧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其中有一支屠睢的军队,奉命与西瓯部落对战。

显然与当地的部落对战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能够迅速地隐藏以及出击,而秦军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死伤惨重。

在与西瓯部落的对战中,秦军一直处于下风,自始至终都未能攻破。

秦始皇严令他们继续攻打,最后屠睢战死,由任嚣接替他的职位,赵佗成为任嚣的副将。

秦始皇看着手中的战报,眉头紧锁,仅仅几天的时间,各路人马损失惨重,地方部落负隅顽抗,岭南地区收复难度加大。

不过,任嚣的这支军队并未辜负秦始皇的期望,逐渐将岭南地区归入秦朝的版图。

任嚣他们应该凯旋,但却被秦始皇留在了岭南,要巩固秦朝在岭南的统治。

无奈之下,赵佗成为一县之长,开始艰难的思想改造之旅。

岭南地区的人民长时间处在这些部落的强压下,对于外来的军队极为排斥,甚至有的百姓聚集在一块进行反抗。

但这并没有难倒他,相反他成功稳定了岭南地区,得到了秦始皇的嘉奖。

就这样,赵佗安稳地当自己的县令,直到秦朝燃起战火的消息传来。

南越称帝,归附汉朝

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他下令修建的大运河、长城等劳民伤财,但对后世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可惜的时候,秦始皇很早便去世了,由秦二世继承皇位。秦二世胡亥性情暴虐,再加上旁边奸臣的谗言,开始横征暴敛,肆虐无道。

更令百姓愤怒的是,胡亥大肆敛财,却全都用在了修建宫殿以及奢靡生活上。于是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决定推翻秦二世的统治。

按理说,身处岭南的军队理应回归朝廷,为秦朝保驾护航。然而岭南地区“天高地远”,等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秦朝快灭亡了。

这怎么行?他们这就成为亡国之民了?

若是他们还是秦朝的臣子,等那些人反应过来,必然前来攻打,到时候岭南地区必然燃起战火。他们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不能轻易改变。

所以最紧要的就是与清朝撇清关系。想到这一点,赵佗做下一个大胆的决定,封锁岭南与秦朝的路线,不容许其他人进入岭南。

中原地区燃起战火,其中由项羽的军队与刘邦的军队实力最为强劲。但很显然刘邦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最后逼死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刘邦建立王朝之后,开始分封各地,当谈及赵佗所在的地盘时,刘邦极为为难,毕竟他也不可能出兵镇压岭南。

即便为岭南地区安排了新的统治者,但当地的百姓依旧选择赵佗。

彼时的赵佗仅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亡国之民,一个是南越国的统治者。

刘邦不愿意让不安分的因素存在,但奈何他们并没有制止的办法,也只能任由其发展下去。二者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刘邦决定派遣使者来到南越。

其实赵佗并不是不讲理的人,但也不会允许他人干扰现在的局面。

不过南越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山多人少,若是汉朝军队大举进攻,他们根本无法防范。

当初秦朝军队攻打岭南部落的时候,就是认准了这一缺点,随后便攻下的。待自己掌控岭南的时候,已经竭力发展岭南的,但终究抵不过百十万大军。

在众臣的劝诫下,赵佗只好服软,成为被汉朝庇护的国家之一。

在这段时间内,南越与汉朝相安无事,却禁不住有心之人的挑衅,最后岭南再次燃起战火。

时间来到吕后专政的时期,连皇帝都是她的傀儡,吕太后想要一统天下,想要将南越这个地方归为己有,便下令出兵讨伐。

如此,这些军队步了当年秦朝军队的后尘,不是迷了路就是伤病不止。

吕后大怒,派遣大军压境,结果依旧无功而返。最后见到这一场景,吕后也不敢贸然下令进攻。

而赵佗见状,认为汉朝已经不是自己的归属,便决定再次自立为国。既然汉朝皇帝那么无能,那他就当个皇帝,看汉朝如何对抗。

就这样,赵佗成为了南越国的皇帝,那个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汉臣越帝

称帝后,赵佗极力发展南越的实力,让汉朝军队每次来时都无功而返。

不过,想要征服南越国仅仅是吕后的想法,吕后死后,之后的皇帝希望南越能够继续臣服于汉,不过他们不会干涉南越的发展。

为了南越的发展,赵佗同意了。但赵佗依旧没有改变身份,他既是汉朝的一个大臣,又是南越国的皇帝。

对于赵佗是南越国的皇帝这一件事,汉朝皇帝也接受了,并未强行改变这件事。

就这样他的帝位也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但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赵始居然抢先一步离他而去,到最后依旧是个太子,并非皇帝。

而赵佗依旧身体健康,待时机成熟,便将帝位交给了自己的孙子。

直到前137年,赵佗病逝,整整活了100多岁,他也被称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别的皇帝不是临终,就是精力不足,才将皇位传给下一代。而赵佗俨然是年龄大了,不得不交给自己的孙子,毕竟已经100岁高龄,还得以养生为主。

其他朝的太子登基后,要么是被皇帝指定,要么是一番争夺后,获得胜利。唯有南越国的皇帝,不是父亲不争气,实在是祖父太能活,直接让自己捡了个漏。

果然,能够被史书记住的皇帝,都是有一定的“特异功能”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