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麦病虫害防控关键期。在宣汉县,麦田上空盘旋的无人机成为田间“新主角”。通过智能植保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结合,构建起“地空”一体化防控体系,为小麦筑牢丰产屏障。

在天生镇新芽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00亩小麦已进入抽穗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理事长向森林熟练操控着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无人机掠过之处,雾化的药液均匀覆盖在麦叶上,形成一道防护网。
宣汉县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森林:我们使用无人机植保作业,一次装药20升农药,日作业量可达1600亩,一亩地只需2分钟,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效率提升了近30倍。
这种高效的防治模式在天生镇已形成规模效应。今年3月以来,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地面调查+空中监测”的方式,对小麦病虫害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条锈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采用“一喷三防”技术方案,在精准测报的基础上实施统防统治。
天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庆成:三月份以来,我们出动技术人员20余人次,无人机10余台次,对辖区内1500余亩小麦进行了一次病虫普查,开展了一次统防统治,目前小麦长势良好。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宣汉县统筹调度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植保无人机100余台次,对3.2万亩小麦实施“地毯式”飞防作业,实现县域小麦病虫害防控全程机械化,科技赋能让每亩防治成本降低12元,农药利用率提高20%。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肖红:我们坚持“三早”“三防”原则,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防病虫、防倒伏、防早衰;同时采取促弱控旺和抗冻防寒措施,根据病情、虫情、苗情分类管理,促进小麦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