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三更,风波亭的青砖在啜泣。那些曾被战靴磨亮的石阶,此刻正浸润着粘稠的鲜血,月光像破碎的银甲散落在斑驳的廊柱间。十二道金牌的铜臭还萦绕在梁上,而那位常披星甲而来的将军,今夜却再不能踏碎满地寒霜。
老槐树的虬枝在寒风中颤抖,枝桠间还悬着未散尽的军机密语。去年深秋,岳将军曾倚着这株古树,用剑尖在泥地上勾勒出黄河九曲的防线。树皮上那处新鲜的刀痕,正汩汩渗出琥珀色的树泪——就像将军被剜去背脊上"尽忠报国"刺青时,那些混着朱砂的血珠。
"莫须有"三个字突然从诏书上跳下来,化作毒蛇缠住将军的咽喉。秦桧的朱笔在暗处狞笑,蘸着西湖水写就的谗言,竟比金人的狼牙箭更锋利三分。临安城的冬风裹挟着御苑的梅香,却吹不散风波亭里越来越浓的铁锈味。
当刀锋撕裂寒风的那个瞬间,整座临安城的瓦当都在震颤。钱塘潮突然倒灌,咸涩的浪沫打湿了皇宫的琉璃檐角。百万将士的虎符在匣中悲鸣,太行山的
风波亭的石板上,岳飞的鲜血还没干,秦桧就派人去加害岳飞的妻儿,他们的安危无人知晓。
后来,有人猜想他们可能被发配到了非常寒冷荒凉的地方,也有人传说他们逃离了临安,改了名字藏了起来,只为保住自己的性命。
岳飞的家人到底在哪里呢?他们有没有也被秦桧加害呢?
【01岳飞之死究竟为何?】
岳飞之死,肯定是南宋历史上最让人痛心的事情。这位忠心耿耿、勇猛无比的抗金大将,没想到最后竟被皇帝和那些坏蛋大臣给害了,落得头和身体分家的悲惨结局。
公元1140年,岳飞带着岳家军去打金军,在郾城和颍昌把金军打得大败。可是,岳飞一心想着往北打,再把被金军抓走的徽、钦两位皇帝接回来。这个想法却让南宋朝廷里的很多人心里不舒服,因为要是真的把两位皇帝接回来了,那皇帝赵构的位置可就坐不稳了。
皇上当然不乐意别的君王来动摇自己的皇位,宰相秦桧呢,他和金朝有点利益纠葛,觉得再打下去风险大,结果也难料,所以就一门心思地想让皇上求和,不停地劝说着。
结果,皇上赵构一口气发了十二道用金字写的紧急退兵诏书,让岳飞赶紧撤军。
当有个大好机会可能收回失去的土地时,这个决定对岳飞和岳家军来说真是沉重的打击,岳飞气得伤心流泪,只好无奈地撤回军队。
岳飞回到朝廷后,本以为还能继续为攻打北方的敌人出力,可没想到现实让他非常失望。他马上就被剥夺了带兵打仗的权力,还被安排了一个离前线很远的文官职位:枢密副使。
这对一个把战场当作家,把抗击金兵看作自己责任的大将军来说,没法收复中原失去的土地,也没法保护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心里真是失落又无奈极了。
但是,自从岳飞之后,每次想要往北打回去,收复失地的建议,都被秦桧给拦下了。秦桧这个当朝宰相,对皇上宋高宗赵构的话特别管用,他坚持要跟金朝讲和,好保住南宋的安宁和稳定。
为了让赵构稳稳当当地当皇帝,也为了保住自己宰相的位置不动摇,
秦桧心里打起了坏主意,想偷偷地把岳飞给除掉,好去掉这个让他不顺眼的人。他动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和关系,编造了许多假话和罪名,一心想让岳飞没法活下去。
【02一心精忠报国,却最终沦为政治牺牲品。】
秦桧让他的心腹和同伙到处传播谣言,说岳飞手握重兵,心里有鬼,想搞破坏。他这么做是想毁掉岳飞在朝廷和民间的名声,让大家开始怀疑和害怕,特别是想让皇帝对岳飞起疑心。
秦桧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偷偷让手下的人去冤枉岳飞的得力助手张宪,说他“想要造反”。他们先把张宪抓起来,用尽各种狠毒的办法折磨他,就算张宪什么都不招,他们还是编造了岳飞打算“造反”的假证据,硬逼张宪去冤枉岳飞。
凑足了“证据”之后,秦桧就开始实施他的下一步行动,那就是向宋高宗赵构打小报告,说岳飞的坏话。
秦桧说岳飞对国家安全有威胁,他还故意把事情说得更严重,说岳飞心里有不轨的念头,不光想要更多的兵权,还编造说自己有岳飞想谋反的真凭实据,这样一来,赵构的皇位就危险了。
高宗赵构心里其实不太信任武将。岳飞是个武将,他太直接了,在选太子的事情上多嘴,这明显超出了他的本分,犯了皇家的规矩,特别是那时候赵构唯一的儿子还不是亲生的,是过继来的。
要是现在把养子立为太子,以后高宗要是有了自己的亲儿子,那亲儿子和养子之间就得抢皇位了,这对高宗来说可真是个大麻烦。
岳飞不仅打仗厉害,威望也特别高。无论是打仗时还是管理军队,他都纪律严明,对待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强调军队要和老百姓和睦相处,尤其是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的福利,所以他赢得了大家极高的赞扬和广泛的支持。
但民众的呼声越高,宋高宗赵构心里就越害怕。特别是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将军,他的政治想法和赵构完全不同,这给赵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难题。在当时,有能力造反的人,哪怕他没那个心思,也让皇帝更加担忧害怕。
特别是岳飞坚持要“往北打回去”和“坚决反对讲和”,这让高宗心里早就不爽了。后来,在秦桧这些坏蛋的诬告和挑拨之下,高宗看到那些所谓的“证据”,终于下定决心要除掉岳飞。
公元1141年,宋金和谈那会儿,岳飞被人冤枉,被抓进了大牢。在牢里,岳飞受尽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可他一直硬气到底,就是不肯认那些莫名其妙的罪名。
但是,皇上赵构还是决定要处死岳飞。岳飞收到要他死的命令后,表现得非常平静,他在牢房里写下了最后一句话:“上天明察,上天明察!”
【03家中剧变,妻子儿女能否逃出劫难,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岳飞遭秦桧一伙人陷害丢了命,他的家人也没能躲过这场灾祸。皇帝猜疑,奸臣使坏,害得岳飞的老婆和闺女们也掉进了一个复杂的政治大麻烦里。
岳飞还没当兵打仗前,就和他的第一任老婆刘氏成了亲。
那时候,岳飞和刘氏就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过着平凡又美满的日子。刘氏温柔贤惠,给岳飞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岳云,小儿子叫岳雷。
不过,当岳飞下定决心去当兵,保卫国家和家园后,这个原本安宁的家庭就迎来了巨大的变化。
岳飞离家去打仗,战争的惨烈让他难以常回家看看。而刘氏在一天天的等待和期盼里,慢慢体会到了战争的残忍和日子的艰难,最终狠下心来,决定改嫁他人。
岳云是岳飞的大儿子,他坚决不肯冤枉岳飞的部将张宪,结果在岳飞被杀的那天,他也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在大街上就被处死了。
第一任老婆刘氏再婚后,和娘家那边来往不多了,不插手娘家的事情,也慢慢和岳飞的亲戚朋友断了联系。
岳飞遭遇不幸后,这种疏远反而成了刘氏的护身符,让她最后能够安然无恙地脱身。
岳飞的第二任夫人李娃,在艰难时刻表现出了坚强和胆量。她在军营里和岳飞相遇,嫁给岳飞后,就像亲生母亲一样,对待刘氏生的岳云和岳雷,没有丝毫差别。
她挑起了岳家的大梁,并且给岳飞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岳霖、岳震和岳霭。
岳飞去世后,她们为了替死去的父亲和丈夫讨回公道,到处奔走呐喊,期盼着有一天能为他们洗清冤屈。
不过,在那个被阴谋和权力笼罩的年代,他们的付出常常被有权有势的人打压,正义的话根本传不出来,秦桧对岳家的欺压和伤害,让岳家遭受了重创。
岳飞被害时,他的二儿子岳雷只有16岁,三儿子岳霖12岁,四儿子岳震7岁,最小的儿子岳霆(小时候叫岳霭)才3岁大。这么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历了人生中极大的不幸。
岳飞的小女儿岳银瓶,心里明白老爸的忠心和他受的冤枉。看到老爸被秦桧陷害,她下定决心,不管怎样都要为老爸和哥哥讨回公道。
她心里装着满满的激情和正义,到处找人帮忙。但现实太残忍了,岳银瓶跑到各个官府去申诉,却只得到了冷冰冰的对待和欺负。那些当官的,有的因为怕秦桧的势力,有的根本不管岳飞的忠心,一个个都不肯管她的事儿。
要是这个世界不能给她一个说法,那她情愿死,也不想再受这些没完没了的侮辱。所以,13岁的岳银瓶毫不犹豫地跳进了那口古井。
现在,只要一说起岳飞一家,大家总会想到岳银瓶,那个为了给父亲和哥哥讨回公道,最后不幸掉进井里去世的女子。
可其他人也没能躲过一劫,秦桧陷害岳飞后,他的妻子李娃和那些孩子也失去了往日的尊贵生活,不得不走上被流放的艰难旅程。
岳飞的老婆李娃带着孩子们,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又是吹风又是淋雨,又冷又饿。环境条件特别差,生活过得很艰难,连最起码的生活需要都难以保障。
被流放到那地方后,他们住的是破破烂烂的房子,吃的是粗糙难咽的食物,每天得卖力干活,才能挣到一点点吃的。
冬夜寒冷时,他们只能裹着薄被子取暖,到了炎热的夏天,他们又只能硬扛着蚊虫叮咬和高温煎熬。
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憋屈,经历了好多好多难熬的时光,他哪儿也不能随便去,连父兄的事情都不敢提。
他们心里老想着父亲,也恨透了秦桧。想到自己父亲岳飞被冤枉成卖国贼,他就觉得难以接受,更觉得没法忍的是,自己和家人还被发配到了那么远的地方。
幸运的是,尽管心里十分想念亲人,还要面对生活的重压,但坚强的李娃妈妈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努力给孩子们她所能给的一切照顾和安慰。
【04冤案昭雪。】
公元1162年6月,宋高宗赵构把皇位传给了宋孝宗。宋孝宗一当上皇帝,没过一个月就赶紧下令给岳飞恢复名誉:宋孝宗真的很明智,给岳飞平反,不光是为岳飞个人讨回了公道,也是给南宋朝廷树立了正义和公平的形象。
宋孝宗下令后,岳飞终于得以昭雪,罪名没了,名声也恢复了。与此同时,他的家人也被释放,重获自由,岳飞一家终于结束了流放的苦日子。
岳飞去世后,有个叫隗顺的看守监狱的人,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觉得这么勇敢的将军不该落得这般下场。他也不忍心岳飞的忠诚和勇敢就这么被世人遗忘,于是,他鼓起勇气,偷偷地避开看守的人,悄悄地把岳飞的遗体从大理寺背了出来,然后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好好安置了岳飞的遗体。
宋孝宗命令在岳飞的故乡建起庙宇和祠堂,好让老百姓缅怀他,同时,岳飞在世时被没收的所有财物也都归还给了他的家人。这事儿在《宋史·孝宗本纪》里头也有记录。
(绍兴三十二年秋天七月甲午日),皇帝下令恢复岳飞的原来官职,并按照礼仪重新安葬他。
后来,大儿子岳云也被平反了,可以安葬在杭州栖霞岭下,和岳飞葬在一起。岳云的忠诚和勇敢,简直就是岳飞精神的延续。他的妻子李娃得到了该有的奖赏和敬重,孩子们也回到了老家,各有各的出息。
岳飞的老婆李氏重新得到了正德夫人和晋秦国夫人的封号,她得以安心度过晚年,最后在江西九江寿终正寝,享年74岁。
老二岳雷,先被封了个忠训郎的官职,后来又升官做了翰林院大学士。
三子岳霖被封为右承事郎,当过好多官,最后做到了兵部侍郎的大官,结果在广州任职期间去世了。
岳震是四儿子,他被封了户部尚书这个官,做过好多不同的职位。
岳霆,他是五子之一,被封了个朝散大夫的官儿。
岳飞的孩子们没有被流放和生活的困苦打倒,在艰难的日子里咬牙挺了过来,后来冤情也得到了昭雪。他们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劲儿,正是岳飞精神的传承。
【结语:】
岳飞,这位曾经威风凛凛、无比勇敢的抗金大英雄,虽然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但他那份英勇和忠诚的精神,却像永远不熄的火苗,代代相传,永远在人们心里热烈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