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男篮最近的表现让不少球迷哭笑不得,特别是沈梓捷的状态,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本来寄予厚望的他,如今打得就像忘了带技能包上场,一边看球一边不少人直叹气:顶薪合同可不是摆看的啊!
咱们先回头说说这笔转会。
当初沈梓捷和萨林杰一块从深圳转会北控,休赛期可是闹得沸沸扬扬。

北控这操作,摆明了是要争气,把内线打造成顶配版,搞点动静出来。
球队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在联赛里拔个尖,甭管是抢篮板还是防守,内线优势得让对手喘不上气。
说得好听,重塑竞争力,跟首钢那些强队对抗抗,好像都能看到冲四强的曙光了。
可现实呢?

打到现在赛季过半,成绩12胜9负,全联盟排第10——这跟北控当初想打翻身仗的气势,实在搭不上边儿。
更别提所谓顶配内线根本没能展现应有的统治力。
尤其是沈梓捷,他不光没达到期望值,连自己以往那股子底气都找不着了。
先瞅一场典型的比赛,就说最近对阵新疆队那场吧。

新疆队缺核心赵睿,本来对北控来说是一道送分题,偏偏给他们打成了一场群嘲表演。
比赛结束,数据清清楚楚摆在那儿:萨林杰9次出手只中3次,得9分6板,真是勉勉强强。
而沈梓捷呢,上场9分钟,4次出手只中俩,交出了4分3篮板的成绩单。
这么低的存在感,不仅让球迷瞠目,也让对手乐呵。
新疆队那边,劳森和李炎哲可没客气,一起抢下19个篮板,硬是让李炎哲压了沈梓捷一头。

放眼整个赛季,沈梓捷的数据也不敢恭维:场均20.8分钟,才7.5分5.4板。
你要说低谷期谁都有,那好,我们再看最近几场,他干脆又下滑一个台阶:近5场,场均只打17.6分钟,拿4分4.8篮板。
顶薪球员打出这数据,难怪球迷直呼无语。
有网友直截了当地吐槽:当初看他来北控,还觉得这是个大加强。

结果这半年下来,他倒是给自己按了个降级。
场上的气场完全没了,球商和状态都让人看不懂,真是对不起他的薪水!
这样的评价并不稀奇,也确实戳中了要害。
球迷的期待摆在那儿,这样的表现显然是不及格。
还有网友补刀:咱再怎么讲,他现在好歹也是内线,身高力量这些天赋还在。

可你不抢板不护筐,就在那儿溜达,光靠打养生球怎么撑得起球队?
真是看着气人!
这几年CBA竞争环境没那么宽松,每个上场的人都得带着火拼的状态,而沈梓捷给人的感觉是不上心,太消极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发现他在北控的位置越来越尴尬。

萨林杰那叫稳居核心,不温不火地贡献基本盘。
而邹雨宸呢,直接成了本土内线头号选手,数据比沈梓捷好不止一星半点。
而一些替补,比如陈国豪,还时不时闪光一下,把沈梓捷挤得更没了机会。
这种内线冗余,让本就低迷的沈梓捷愈发边缘化。

当然了,咱们话说回来,作为职业球员,状态起伏在所难免。
一位网友在分析中提到:沈梓捷其实并非没有潜力。
核心问题是心理和适应,他似乎还没融入北控这个体系,打起来信心不足。
如果教练组能够精准激活他,这笔引援的价值还是有希望兑现的。
这句话不是没道理。
沈梓捷的硬件条件在那儿,他的回暖与否,的确可能左右北控的赛季走向。
但问题是,北控现在不是悠哉等人的状态,这个节骨眼,赛程后半段稍有闪失,就会直接掉出季后赛圈。
教练组估计已经开始头疼怎么解决他的问题了,是调整轮换、增加出场时间,还是试验更多内线组合?

这些都需要用实际表现来找答案。
整体来看,北控的未来充满未知数,而沈梓捷,显然是那颗最不稳定的棋子。
他要么挺身而出,找到自己的节奏,给球队带来突破契机,要么继续沉沦,为自己的低谷买单。
而球迷,已经在旁边擦亮眼睛,等着看他的下一步会怎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