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倒一杯水的功夫!我没盯住他,谁知道他吃了一片我的药就这样了。就一片药啊,怎么这么毒啊...”
河南某间病房门口,一位失声痛哭的老人瘫坐在地上。她现在心里满是悔恨。而悲剧的起源,居然只是一片普通的药。
01
2022年12月29日,吴奶奶跟往常一样,在家里带着小孙子。突然,1岁多的小孙子尿尿了。
“哎呀,宝宝尿了啊。别动别动...”看到孙子不小心尿在沙发上,吴奶奶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倒点水来给宝宝擦洗一下。
前前后后,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吴奶奶赶紧回到孙子身边,帮他简单擦洗一下。沙发旁也散落了不少零碎玩意儿,比如孩子的玩具、奶奶的药瓶等等。吴奶奶顺手也就收拾了。
直到当天晚上,全家人这才发现最大的噩耗已经悄悄降临。凌晨四点,妈妈被孩子的异常响动吵醒了。
她睡眼朦胧,赶到孩子床边,想看看孩子怎么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儿子双眼发直、浑身抽搐!
妈妈的惊叫声把家里其他人也弄醒了。几个大人凑在一起,赶紧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赶。
经过抢救,1岁4个月的孩子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小小年纪的他却成为了植物人。
孩子妈妈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家里人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医生解释:“小孩现在这个样子,是误食了降糖药导致的。”
小朋友在脱离奶奶视线的几分钟里,手上把玩着奶奶的降糖药的瓶子。奶奶没有看见这一幕,也没有想到孩子能抓起来、吃进肚子里。
而且,误食药片的当下时分,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半夜时分,孩子血糖值过低,引发全身抽搐,这才引起了家里人注意。但此时,孩子已经因为长时间血糖低下而出现严重脑血肿了。
02
你知道每一天,全球有多少孩子因为中毒而亡吗?125名!你知道在中国,每年有多少0~14岁的孩子因中毒而亡吗?1500名!
可怕的是,死因是 药物中毒的比例,又占40%!尤其是1-4岁的孩子们,正是因为误服大人的药物,中毒离世。
家里常备的感冒药、不少中老年人都在吃的高血压药,以及精神药物,是害死这些孩子们的元凶。
药物会大大伤害到孩子们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误吞一片药之后,42%的孩子会受到中度、甚至重度伤害。
除了不让孩子接触到家里药箱、以及弄清楚孩子误食的是什么药物之外,还有一些大家忽视的细节。抽出简短的几分钟来学会这些“黄金法则”,在关键时候能救一个孩子的命!
01尽可能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药
小宝宝都是天生的模仿者。大人在家里服用药物的行为,自己毫无意识到有何不妥,但在宝宝眼中,却都是模仿的范本。
02分辨不同情况的紧急处理方式
1)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催吐
如果孩子误食了普通药物,大人应该赶紧给孩子催吐。可以给孩子喂一点温开水、淡盐水,再轻轻按压孩子的舌后部。
如果孩子误食了腐蚀性液体,比如洁厕灵等等。这个时候,重点不是催吐,而是保护孩子胃黏膜!家长应该赶紧准备一些鸡蛋清、牛奶给孩子。
如何正确催吐?
不能让孩子躺着催吐,避免呕吐物在孩子的喉咙处囤积,否则容易导致窒息。可以将孩子的腹部顶在自己的膝盖上,再把孩子头部放低。
2)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大量饮水
有时候,孩子误食了泡腾片。大量饮水会让孩子体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而导致窒息。
如果孩子误食了腐蚀性液体,大量饮水、催吐反而会伤害孩子身体。而且大量喝水,有可能会加速药物溶解吸收。
03 学习者不应该只包括宝爸宝妈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带孩子的。光是宝爸宝妈们学习科学知识、黄金急救法则,是远远不够的。教会老人,也很重要!
超人说
并不是降糖药本身“有毒”。而是误服了药物之后,对人体产生了很大的恶劣影响。要想保证家人的安全,就要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