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西安!又遇见一座不为人知的400年明代古院落,太神奇了

忆梅说旅游 2024-03-25 09:04:23

我的“西安周边之旅”近期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蓝田县城新发现了3座明清古院落。

谁能想到呢!谁能想到呢!

旅行会带给人多么神奇的遇见。喜欢旅行的人总是会得到更多偏爱。

上一篇给大家介绍了“蓝田三院落”之一的“邓氏民居”。

今天这一篇是关于三座院落之中历史最早、故事最多的400年明代古院落——“李氏民居”。

李氏民居又被称为“李家古院”、“李氏祖宅”,和“邓氏民居”的距离只有两三百米,位于县城东边一个叫“李家窑”的地方,从蓝田县政府往东走,大概四五百米就到。

蓝田县三座古院落都有人居住。李氏民居的现任主人是一位女士,名为胡筱宁。

虽然素昧平生,贸然来访,胡阿姨还是热情接待了我,并且前前后后带我参观院落的每一个角落、遍览屋内林林总总的明清家具,并细细为我讲解院落的布局、建筑的构建、古宅的来历、家族的故事,让人感动、感激。

胡阿姨展示古代“开中门,迎贵客”中“中门”

据胡阿姨介绍,这座老院子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本有五进房,分别为门房、厅房、退厅、厦房、上房(蓝田似乎习惯按房为“进”,如果按照“口”字院落为一进,“日”字院落为两进的说法,应该是一座三进院落)。

1949年、1953年先后拆掉了门房和厅房,于是便只剩下两进院落和一个后院了。现存院落总长约50米,总面积约500平方米。

现在的院门、院墙建在厅房旧址上

李氏民居来历不小。蓝田李氏是蓝田数百年的名门望族、诗礼人家,其先祖李谊是元末明初的诗人。

李谊,字叔方,蓝田人,元至正间举人,曾隐居于玉山草堂,博学善诗,后因乱隐居于玉山草堂。

《重修辋川志》上收录了李谊的诗

明洪武三年,平王常遇春平定关中,慕名寻访李谊并将他推荐于朝廷,后任国子监学录,拜正二品太子少傅。秦王朱樉曾为其亲书“天子之师”的匾额,保留于李氏民居内,后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李氏世居蓝田,家族长盛不衰。蓝田毛家巷的李家大院子、李家巷、李家窑和李家斜都是同宗同族,在蓝田已有约七百余年的历史。

据《蓝田李氏族谱》记载,最早来到蓝田县的始迁祖李氏原为北管州(今山西静乐县)人,金代时迁居河中府(永济市),后又来到陕西蓝田。

李谊传下的“李家窑”是“蓝田李氏”中最显赫的一支,明清时历代为官,直到清末民国年间依然在当地具有影响力。

胡阿姨是李氏后人,她告诉我,她的外曾祖父李时钦(字兰亭)是清末蓝田的邑绅,曾捐建蓝田官学(现蓝田东街学校),这段历史被记载在牛兆濂修撰的《续修蓝田县志》中:

“光绪二十九年,张百熙、张之洞等奏定学堂章程,明年重加改订,令各县设立高等官小学堂,蓝邑以玉山书院改立,仍以书院山长任讲席,内有生员、童生各二十名,课以经义时艺。

三十一年,知事胡荣光、邑绅李时钦、宋儒、陈祖虞等筹集基金并将书院学田拨归之。三十二年邑儒学教谕张遇乙为堂长,将书院西报功祠屋宇并入,乃遵章办理,定校名为蓝田高等官小学堂,招生四十名,教以修身、经学、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书、体操、乐歌等科。”

《续修蓝田县志》种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

胡阿姨的外祖父李纯诚(又叫李纯成,1958.9-1961.12)是解放前蓝田的开明人士,上世纪三十年代,蓝田最早一批共产党员胡子恒、胡子祺经常出入于李家,与李纯诚结为挚友,李家由此也便成了党在蓝田县的秘密联络点。

李纯诚经常配合“二胡”做外围工作,后来更是和“二胡”之一的胡子祺结成了亲家,李家女儿婚配胡家儿子,生下的女儿便是李氏民居的现任主人——胡筱宁阿姨。

李氏民居主人——胡筱宁

提起外祖父李纯诚和祖父胡子祺,胡阿姨并没有多说什么。我通过查资料,得知解放后李纯诚担任了蓝田第一届政协委员,1959年蓝田水陆庵维修,李纯诚将家中厅房拆下的石条、木料及柱顶石都捐献给了庙里。他病故后,家中人按照其遗愿,将其所植橘树、橙树捐赠蓝田县政协。

她的祖父胡子祺历任蓝田县民盟主任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副主席、副县长等职。

李氏民居也为革命出过力

胡阿姨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曾是高中老师,母亲曾是小学校长,而今两位长辈都已去世。保护家中古宅、传承家族文化的责任成为了胡阿姨这一代的责任。为了看护好老宅,胡阿姨几乎一生都在为它用心,不断地加固修复建筑外墙、修补破损门窗家具等,前前后后,投入了数十万元。

一对抱鼓石

因为从小在老宅长大,耳濡目染历史文化,她也逐渐习得了很多历史古建知识,出去旅行也常爱去看古建院落。而今为了看护好院落,她和丈夫轻易不敢离开家,若有事离开,也会专程托人照护院落。

在胡阿姨的引导下,我走近了这座400年的“天子之师”老宅院。

它位于一处土崖之上,坐北朝南,地势高敞。此地原本为蓝田古城地势最高处,原位于城池东南,西望白鹿原,南观秦岭,环境僻静,视野宽展。院前有古槐,院后有百年皂角,古树古宅,相得益彰。

李家窑在清代蓝田县城中的位置

从大门跨进第一进院落,正对着的建筑便是老宅原来的“退厅”,本为大户人家招待女眷的地方,现在主要陈放着一些明清家具。

退厅,外立面经过改建,原为木结构

退厅檐廊一角有一口400余年的古井。退厅内部厅堂正上方,有端端正正的三个大字——“事思孝”,为李氏家训。

古井

事思孝

退厅内部一侧

退厅屋顶结构

过退厅,即到了第二进院落,狭长布局,东西两侧为厦房,端居主位为上房。上房现在为胡阿姨夫妇起居生活之处,面阔三间,中间为厅堂,厅堂两侧各有一间房。

厦房和上房

上房内部正中

上房内明清家具最多,这些家具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据说好多家具是按照房屋布局“整屋定制”的,在这一放就是数百年。

冬日院内物件都搬入了屋内

太师椅、茶几、八仙桌、长凳、方凳、兽首炕桌、兽首条桌、木箱、置碳木质火床、春凳、开箱、祥云蝙蝠雕阁大床、立柜、雕花被阁、兽头把手镂空鼓形底座、兽头莲花带篦瓦制鱼盆……

雕花被阁

条桌

胡阿姨倚在太师椅上,给我看兽头把手镂空鼓形底座、

兽头莲花带篦瓦制鱼盆等老物件

让人眼花缭乱,仿佛是进入了明清家具博物馆,然而,它们在这里却是活生生的物件,依然发挥着生活功用。

那张四百年的雕花老床,胡阿姨日日伴它入眠。

那张明代圆腿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台大电视和日用品。

那张八仙桌依然摆放于厅堂内,桌上陶罐中一束腊梅暗吐幽香。

那个不起眼的小陶罐子,原本随意扔在院子里,谁料,它竟然是明初的物件。

满屋门窗、房梁、隔档、屏风、家具等木构建上都是“龙飞凤舞”、“如意祥云”、“琴棋书画”、“花开富贵”的雕刻。

拐字龙?

琴棋书画中的“书”?

太师椅背上“花开富贵”图

降龙木

圆雕、阴雕、线刻、透雕……手法不一,意境不同,细腻精美至极,处处都彰显着浓郁的传统韵味,古老的中华文化。

“凤回首”

胡阿姨说,李家老宅原本还有更多老物件,却先后经历两劫,一是1918年民国年间,土匪马二营入城劫掠,也抢了李家,“把我家的东西抬了几十大箱,瓷器、丝绸之类的扫荡一空,从此家境就败落了”。一是特殊年月,李家收藏的字画、书籍被焚烧殆尽,“从中午烧到了晚上”,剩下几个空空的大书柜叹莫奈何。

屋脊上海水纹砖,也是明万历年间的

这次寻访李氏民居,带给我的震撼和触动挺大的。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其间感受到了有人居住、有家具、有生活气息、有人珍爱守护的古民居院落是什么样子的。

同时,也从李氏家族数百年的传承中看到了历史演进中平淡真实的一面,它起起伏伏、悄无声息,却坚韧持久,生生不息。

希望蓝田李氏民居以及全西安、全陕西、全中国、全人类的古民居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它们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