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于2019年5月开始制裁中国高端集成电路产业,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全面实施封锁、打压和遏制。从那以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是美国对华制裁的首要对象,措施层层加码,清单越来越长。但是,这5年多来,虽然 困难重重,但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是蓬勃发展。根据国内外综合数据,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下两个历史新高。
首先是出口总额历史最高。2024年7月份,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985.6亿元,前7个月达到6409.1亿元,同比增长25.8%。在这其中,国产化水平稳步提升。在2013年,国产集成电路的销售额,只有进口产品的32.58%。到2023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80%,自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果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自主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其次是进口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总额历史新高。根据全球芯片行业协会SEMI的数据,中国在2024年第二季度采购了价值12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涉及晶圆加工、组装、封装和测试工具,等等,同比增长62%。其中,从阿斯麦公司进口大约是26亿多美元,占了这家企业总销售额的将近一半。如果排除中国市场,仅仅考虑韩国、中国台湾和北美这几个集成电路设备的主要采购市场,那么全球设备销售额实际上是在萎缩的。
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集成电路制裁政策,遭到了阶段性的失败。美国可以联合所谓的芯片四方,也就是荷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加上美国自己,拒绝向中国出口集成电路相关设备和物料。但不可能拒绝中国芯片的出口,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如果因为某个具体产品采用了中国芯片,而禁止盟友采购,会破坏全球供应链的运行,而这,也是美国自己也在竭力避免的。
在集成电路市场上,并不都是7纳米、5纳米、3纳米这样的高端产品,有相当多领域只需要28纳米,甚至更大线距的产品。这样的芯片,中国是完全能够用现有设备大量生产的,而且竞争力超过韩国或者中国台湾。如果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中国很快就会成为集成电路的第一出口大国。另外,各个集成电路设备出口方,其实也不是积极主动地配合美国的制裁,只要不是明文写在黑名单上的物资,对方都是愿意出货供货的,谁不愿意赚钱呢?
当然,美国并不死心。9月上旬,荷兰政府宣布,阿斯麦公司如果要向欧盟以外的地区输出先进的DUV光刻机,必须经过政府审批。这意味着,中国不再可能从阿斯麦公司购买DUV光刻机了。现有型号的售后和维保,也存在风险。韩国、日本等国的企业,也被要求减少甚至断绝和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合作。
更大的风险可能是特朗普再次获得选举胜利。毫无例外,特朗普将发起更加绝对的制裁措施,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技术和产品向中国禁运。因此,国内有关企业需要快马加鞭,尽快解决关键技术。一时来不及解决的,要未雨绸缪,提前进口一些设备和耗材,应对最困难的时刻,为最终解决问题争取缓冲时间。
总体来说,国内产业界对集成电路全面国产化,是有充分信心的。或许再用几年时间,就可以基本解决全产业链国产化的问题。美国迟早要为顽固反华付出刻骨铭心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