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游记大家经常困惑的一个问题是:猪八戒又懒又蠢,浑身毛病,孙悟空精明强干,能力强,为什么唐僧偏偏喜欢猪八戒不喜欢孙悟空?今天我们在开始正文之前先回答这个问题。
自从孙悟空重新归队后,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自然更进一步。而且师徒之间有什么话,也能够放开来说,尤其是唐僧方面,有什么委屈也不再憋在肚子里,能够当面呵斥孙悟空。这是好的表现,上下级就要这样,人际关系也要这样,有什么话放开说,这样才能知道对方的想法,不要总是在那里打肚皮官司,猜来猜去,不利团队建设。自从师徒二人关系更进一步,我们也能进一步看清楚,唐僧确实心里喜欢猪八戒,不喜欢孙悟空。唐僧认为猪八戒老实本分,认为孙悟空总是在欺负八戒,即使证据确凿的证明猪八戒在巡山时偷懒说谎话,猪八戒本人也承认的情况下,唐僧还是在袒护猪八戒,真的很偏心!读到这这里很多人就会疑惑甚至气愤,唐僧怎么能如此是非不分,就这样还怎么做领导?怎么带领取经团队?
凡事既然存在,必有其原因。我们现在就好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唐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唐僧,敏感,自尊,懦弱,自卑,唐僧走上取经路,实属无奈,在唐王如此信任的情况下,唐僧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报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往西天去取经。要分析“喜猪厌猴”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自己放在唐僧的角度好好体会:孙悟空是菩萨安排给自己做徒弟的,自从两界山放出悟空,短暂接触后,彼此已经有一定了解,孙悟空曾经有那么辉煌的奋斗经历,能力如此高强,两人实力相差太远,对唐僧来说是千难万难的取经路,放在孙悟空身上简直如履平地,一天可以打几个来回,即使是唐僧最专业的,最引以自傲的佛学,很多时候领悟能力竟然不如孙悟空,一路上,还要孙悟空时常开导唐僧。在唐僧看来这哪里是徒弟啊?心里压力太大了,说话都不敢随意说,都要想半天才敢开口,再说的难听点,唐僧放个屁都怕孙悟空笑话自己。唐僧和孙悟空相处,本来就已经压力很大,更何况孙悟空还时常嘲讽唐僧,时常不听训诫,性格暴躁,动不动就撂挑子不干,几句话说的不顺耳,孙悟空就大声吵闹,搞得唐僧简直是说也不敢说,骂也不敢骂。两个人哪里像师徒,仅仅只是合作关系罢了。自从猪八戒加入后,情况有所改变,唐僧这时候才感觉自己像个领导了,出气都顺了,猪八戒处处装傻充楞,唐僧对于猪八戒,可以随便说随便骂,在猪八戒面前唐僧可以将领导的身份随意展示,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说的重了,猪八戒马上跪在唐僧面前认错,嘴里虽然嘟嘟囔囔、骂骂咧咧,但那是建立在服从唐僧权威的前提下,这样的下属唐僧自然喜欢。这种关系其实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说的明白点,我们再看宋江和李逵的关系,李逵也是暴躁性子,甚至于敢要以下犯上砍宋江,为什么宋江始终信任李逵?很简单,不管李逵怎么吵闹,前提都是建立在完全臣服于宋江的情况下,李逵是宋江的奴才,宋江可以随意打骂李逵,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因为他知道李逵永远不会反他,对于林冲就不行,宋江要时刻敬重,说话要小心,不能随意责骂斥责,那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只能调用不能奴役,林冲不是奴才。哪种好?当然孙悟空、林冲值得尊重,但是他们活得很累。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够解答“喜猪厌猴”这个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真的可以学学猪八戒,适当时候放松一些,服点软,笑一笑,在他人面前坦率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像孙悟空一样,将自己的神经蹦的太紧,这样太累了。在同事面前,在男(女)朋友面前,在丈夫(妻子)面前,遇到非原则性问题时,我们稍微转变一下,大家其实都很好相处,关系马上就会融洽,生活其实也有很多乐趣。
下面我们看看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两个可爱的妖怪。这两个妖怪是真的可爱,当日值功曹提前向孙悟空报警时,孙悟空问日值功曹:“那魔是个把式?还是个雏儿?”我可以拍着胸脯说,绝对是雏儿!两个怪原来是太上老君烧炉的小童子,没有在社会上历练过,哪里有什么当妖怪的经验,空有一身本领,又带着那么多法宝,结果遇到孙悟空这种老油条,那真是被捉弄的一愣一愣的,猴子太欺负小孩子了。
先出场的是银角大王,银角大王拿着唐僧师徒的玉照拦路捉人,迎面撞上开路先锋猪八戒,八戒发起狠,舍死相迎,捽耳朵,喷粘涎,竟然能在气势上吓到银角大王,小孩子才容易受到惊吓,不过吓归吓,奈何实力相差太远,八戒很快被捉进山洞,泡在水池子里退毛,准备以后腌着吃。银角大王旗开得胜,又去捉唐僧,这妖怪的实力真的强,那么远的距离,银角大王随手指几下唐僧,就能指的唐僧打寒噤,这是多么强的杀气!比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厉害太多。但是他们偏偏又很不自信,随时随刻都表现出来,只是看到孙悟空耍了一套棒法,银角大王竟然魂飞魄丧,胆气太差了,就像一个有着绝世武功的人,却严重不自信,明明是个王者却处处表现得像个青铜,看得人心急,忍不住想问银角大王:“你真的不知道你有多优秀?”
不自信归不自信,奈何银角大王战斗力是真的强,举重若轻搬来几座山,就压得孙悟空七窍喷血,然后老鹰捉小鸡一样,又挟,又拿,又咬,又是脚尖挑,将唐僧,沙僧,白马,甚至行李一次卷走。两个小童子妖怪就像没断奶的小孩一样,时刻都要大人照看着,下界当妖怪没有太上老君照应,竟然自己给自己认了个干妈!这是有多缺妈呀!后面剧情发展,基本上都是在拼智商,两个小童子妖怪智商根本不在线,被孙悟空捉弄又捉弄,认的干妈和干舅也不顶用,帮不上什么忙。猴子又是变小妖,又是变干妈,又是骗,又是偷,又是抢的,简直玩脱了。将两个小童子妖怪整得团团转,这中间猴子占尽了便宜,唯一吃亏的一次可能就是猴子不情不愿的跪着叫了干妈一声:“奶奶磕头。”战斗的结果没有悬念,两个小童子妖怪不但将装备的五个顶级法宝搞丢,连自己也被猴子装到自己的法宝里。
小孩子们输得窝窝囊囊,只能靠太上老君自己出来收拾残局,太上老君问猴子要回法宝,救出两个小童子。这时候太上老君才说出事情原委,两个小童子原来是观音菩萨找太上老君借来给唐僧团队刷经验的。两个小童子这趟公差完成的不怎么样,但是太上老君好像也无所谓,本来他也是出工不出力的。两个小童子回去后肯定还是继续自己的看炉工作,与原来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他们时常会被其他师兄弟们嘲笑,笑话他们被孙猴子捉弄过。不过这也不丢人,哈哈哈,那个老油条,猴精猴精的,谁玩得过他!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看看这段原文,很有意思,西游记的文字很幽默,不经意间就会使你莞尔一笑,读起来轻快舒服。尤其这段有好几处小幽默,十分有趣。
参考资料:
吴承恩,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