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子
编辑|麦子
博物馆里有的青铜器,这个村子里有。
博物馆里没有的青铜器,这个村子里还有。
这个村子便是河南洛阳名为“烟云涧”的小村庄,还被称为“造假”第一村。
仅靠着“造假”,整个村子一改贫穷,如今的年收入甚至上亿。
而村民们做出来的假货不仅远销海外,赢得了不少人的惊叹。
就连专家都为此而感到头疼,难以鉴别真假,唯恐出现不好的事情。
帽子叔叔想要出手,可奈何人家的“造假”都是合理合法的。
甚至他们的“造假”,还被称赞是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这究竟是为何?
“造假”第一人创下的辉煌今天
“东汉的马踏飞燕、战国的方鼎、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在这里都能够找到足以以假乱真的仿制品”。
由于仿制品太过真实,这里生产的青铜器,甚至还被销往西方国家,得到了西方国家商人的青睐。
而这些仿古青铜器的出现,不仅没有在违法的边缘徘徊。
甚至还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了我们国家古代青铜器的魅力。
如今他们村里的技艺也被纳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仅仅是专业加工户便已经达到了300多家,将近2000人都有了一份赚钱的工作。
整个村子每年创下的收益便已经可以达到上亿元。
区区2020年一年的收入,便已经达到了1.6亿,让村民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仅是他们村口现在的标牌,看起来都比他们市里的博物馆修得还要好。
村口开的大大小小的“青铜展览馆”“工艺馆”都装修得像影视城一般。
至于村子里建起的小洋楼、路旁停放着的豪车也都不足为奇。
如不是知道自己来的是小村庄,恐怕不少人都会以为自己进入了“豪宅区”。
可若不是“造假第一人”方兴庆的出现,恐怕他们村子永远不会开辟出这么独特的致富路。
方兴庆出生于1942年的烟云涧,那时他周围的人都只知道靠着一片土地才能活得下去。
至于村子里从夏商周时期一代代传下来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继续传承。
也正因为生活条件不好,方兴庆从小便不得不经常跟着父母去地里。
干完自己能干的那些农活儿之后,他便待在地头等着父母一起回家。
他时常找来麦秸和玉米叶摆弄,有时候还会自己摸索着编制出一些小手工。
而他的手工水平越来越好,甚至还自己找来木头给家里制作一些小凳子。
只可惜这些手工并不能帮他赚到钱,他也只好跟着周围的发小一起出来打工。
出来打工之后,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他便开始看起了一些历史书籍。
当他看到《天工开物》之中各种工艺品的制造流程时,他对手工业的兴趣也更为浓厚。
在他21岁那年,他于偶然之间得到了一块残破的青铜镜。
看着上面残缺的地方,他的心里竟产生了“好东西不应该变成这样”的想法。
为此他便在工作间隙开始了对青铜镜进行修复的工作。
自己的经验和书上所学的知识不够,他便自己去寻找一些懂行的手艺人进行讨教。
在这块古铜镜被修复好之后,他竟然还掌握了青铜器的制造技术。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块青铜镜竟还成为了他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钥匙。
找到生财之路
“这块青铜镜的成色看起来是真的不错,修复效果也不明显”。
在得到县里专家的肯定之后,方兴庆的内心也忍不住地为自己骄傲。
他心中还突发奇想,决定就此把这块青铜镜给卖出去,还能让一家人都跟着乐呵乐呵。
在一群卖古玩的小摊子里,只有他的摊子最小,还只摆放了一件古玩。
一个二手贩子见状,也被吸引了过去。
经过仔细地观察之后,识货的二手贩子也觉得这块青铜镜非比寻常。
于是乎他便开出了200块钱的价格带走了它。
在那个年代,200块钱可真不少,甚至还能够买得下一块儿地。
而方兴庆也开开心心地将自己人生中赚到的第一桶金带回了家里。
他的父母也不再觉得“除了外出打工和务农能养活自己,别的都是不务正业”。
为了踏入青铜器制作行业,他还又跑去找师傅专程进修自己的水平。
待真正地掌握了这门技术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生财之路。
为了更吸引顾客,他还自己根据书上的那些文物进行仿制。
由于他制作出来的青铜器又逼真又精致,有不少人都找上了门来。
而方兴庆每次都会特意告知顾客,自己的这些产品都是仿制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就连这些青铜器的价格,也都只比市面上那些高出一点儿。
方兴庆赚到了这么多钱,既让父母享起了福,又为自己讨了媳妇儿。
周围的村民也时常跑来向他讨教该怎么利用这项工艺赚钱。
恰好方兴庆接到的单子越来越多,他也正在想办法进行批量化生产。
于是乎他便带着乡亲们一起干起了这行。
他们一起在村子里搭建了一个锅炉,方兴庆还一对一地指导村民该怎么制作好。
从锻造再到做旧的每一步,村民们都十分认真地领教。
起初他们还需要找专业的青铜器设计师来为他们设计图纸。
而在后来的技艺更加精进之后,他们还学会了进行设计,其中还加入自己的感悟。
整个村子都在方兴庆的带领之下向好,也有不少年轻人都不再背井离乡地出去打工。
可就在此时,村子里竟出现了前来调查“文物走私案”的帽子叔叔。
身陷风波后的经验
“大事不好了,方兴庆竟然被抓了”。
在1981年,方兴庆便被一些眼红的人举报进行走私文物的活动。
原来,在一大批售至海外的青铜器里,有一件与洛阳博物馆里的藏品一模一样。
就连专家也很难区分出来这件青铜器和博物馆里的那件哪个为真,哪个为假。
而方兴庆也因此被帽子叔叔逮捕。
好在,这场风波只是一场误会,帽子叔叔最终查明了真相。
原来,方兴庆所出售的价格都是根据青铜器本身的价格而定,而非是根据文物真品本身的价值而定。
在他们与顾客交易的过程之中,他也会主动告知这件青铜器只是仿制品而已。
最终,方兴庆还是被清清白白地释放。
也正是这次被误会的经历,方兴庆得到了更多的经验。
从此,他们村子里所生产的青铜器上都特意加上了标志,以便证明这只是仿制品而已。
而这场误会也更给这个村子带来了更多的热度与宣传。
很多人想要挑选一件精美的青铜器时,最先想到的便是烟涧村。
不过即便他们村子里如今有了上亿元的收入,他们仍旧没有忘本。
在去年11月一位博主发布的探访视频里,有村民还表示自己还在种地。
他们在农忙时下地工作,在农闲时又投身于青铜器制造之中。
至于带领他们走上这条路的方兴庆也已经八十多岁了,过上了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
结语
在“造假村”里,他们的手艺成功地让“仿制”一词成为了褒义词。
而村子里手工艺者也靠着自己的劳动赢得了幸福的生活。
希望青铜器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工艺品以更好的姿态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光明网】【手机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