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幼童意外坠楼

社会收集员 2025-03-27 13:13:05

2020年夏季,杭州一起幼童意外坠楼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当时,受雇照看两岁女童米粒的保姆梁某因疏于看护,导致孩子不幸从雇主解某友人住所坠落身亡。这起悲剧在随后几年里持续发酵

,衍生出多起法律诉讼。

2025年3月下旬,该事件再起波澜。据当事人解某透露,涉及名誉权纠纷的二次庭审即将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这起诉讼由梁某之女左某提起,指控解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不当言论侵犯其名誉权。

回溯事件发展历程:2022年5月,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刑事裁决,认定梁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两年执行。解某曾提出申诉但未获支持。次年11月,相关民事赔偿案件审结,法院判决梁某需支付25万元赔偿金。

就在民事判决下达两周后,左某向庐江县人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诉状中指出,解某通过短视频平台公开其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并发布大量具有贬损性质的言论,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甚至遭受网络暴力和现实困扰。左某在诉讼中仅象征性主张1元精神损害赔偿,同时要求对方承担2万元维权费用。

据此前媒体报道,一审过程中左某本人未出庭,仅委托律师参与。解某则反诉对方在诉讼材料中不当使用其已故女儿及幼女的肖像,由此引发另一起肖像权纠纷案件。

2024年11月底,庐江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未支持左某的诉讼请求。解某的代理律师李某向媒体透露,一审法院虽然认定存在侵权行为,但未判决承担相应责任。判决后双方均提起上诉,解某方坚持认为自身行为不构成侵权。

值得注意的是,二审中左某方提交了新的证据材料,包括解某为幼女举办生日宴的影像资料。解某表示,这是其家庭在悲剧发生后首次为孩子庆生,本意是尝试走出阴霾,未料想相关影像被用作诉讼证据。解某强调,此次应诉实属无奈之举。

这起持续近五年的纠纷,折射出悲剧发生后各方当事人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心理状态。随着二审开庭,事件发展仍存变数。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件往往涉及侵权认定标准、言论自由边界等法律难题,需要司法机关审慎权衡。

0 阅读: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