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活动异常频繁。在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至少7架B-2轰炸机正停在停机坪上整装待发。另一边在与伊朗隔波斯湾相望的巴林,美国正在持续加强部署各类防空反导系统。

【停在迪戈加西亚基地的B-2轰炸机】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运输司令部甚至出动了C-5“银河”大型战略运输机,来维持从美国本土到中东的空中运输线。
再结合卡尔·文森号、杜鲁门号两个航母打击群的动向,以及特朗普在一个月前对伊朗发出的警告。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军事准备,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会下令对伊朗境内实施打击。
在这个节骨眼上,外界除了将焦点集中在华盛顿和德黑兰外,也在关注莫斯科的表态。俄罗斯和伊朗已经在今年1月17日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同时伊朗也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最先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
莫斯科和德黑兰越走越近,而特朗普又想对伊朗动手,此刻俄罗斯到底什么态度,所有人都很关心。

【佩泽希齐扬前往俄罗斯和普京签署条约】
当地时间4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坚科表示,如果袭击发生,俄方没有义务向伊朗提供军事援助,但将采取一切措施调解冲突。鲁坚科还说,一旦美国对伊朗实施打击行动,将给地区局势造成最严重后果。
鲁坚科的发言向外界传达了2个信号。
一个是俄罗斯不会军事援助伊朗,但也不会坐视伊朗被打。莫斯科会调动一切资源调停美伊之间的军事冲突,同时俄伊之间也可能达成其他种类的援助协议。
另一个是,美国和伊朗的军事实力差距虽然很大,伊朗几乎没有打赢美国的可能性。但俄罗斯认为伊朗不是任人宰割的绵羊,挨打后必然会尽全力反击,目标不外乎是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美国盟友。
伊朗的导弹打不到美国本土和迪戈加西亚基地,不过覆盖以色列和海湾国家全境倒是信手拈来。鲁坚科说的“最严重后果”,指的不是伊朗崩溃后可能给中东局势带来的混乱,而是指伊朗掀桌的风险。

【伊朗的导弹射程足够覆盖沙特和以色列全境】
俄罗斯之所以会做出这种带有些许警告意味,却又亮明中立立场的表态,原因是俄罗斯现在依然分身乏术,别看特朗普的关税战没有把俄罗斯拉下水,但仅仅是俄乌冲突就让克里姆林宫无暇他顾,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应对中东乱局,毕竟叙利亚都救不了,拿什么去救体量更大的伊朗。
俄军虽然在持续37个月的俄乌冲突中,基本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但为了维持这种主动权,俄罗斯仍然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
这直接引发了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执行别的境外行动。第二:他们就是有钱,也没有足够多的人力去干这件事。
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光速倒台就是一个例子,驻叙俄军不是没有想过抢救一下持续恶化的局势。可问题在于,导致这一切的核心原因是叙利亚没钱、没兵,而俄罗斯拿不出足够多的钱和兵去填这个无底洞。

【逃到莫斯科的阿萨德】
所以到最后,俄罗斯就把阿萨德一家捞了出来。至于驻叙利亚的军事基地?新政府要是想赶俄罗斯走,俄罗斯也没筹码讨价还价。
所以当美国在中东磨刀霍霍时,俄罗斯就是想掺和一脚,那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阿萨德政权的倒台还让俄罗斯在中东没了立足点,莫斯科就是有钱、有兵,现在也没地方排兵布阵了。
俄罗斯可能早就预料到,自己会被卷入美国和伊朗的博弈中,所以提前做好了把自己摘出去的准备。
毕竟俄罗斯到现在总共就签署了2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一份和朝鲜签的,里面涉及缔约国军事援助的条款写的是:如果任何一个国家“因武装入侵而进入战争状态”,另一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联邦的法律,立即提供其拥有的一切手段的军事和其他援助”。

【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访问朝鲜】
可在和伊朗签署的《条约》中,类似条款的内容却是:“如果缔约一方遭受侵略,缔约另一方不得向侵略者提供任何导致侵略继续发生的军事或其他援助。”
没错,在和朝鲜的《条约》中,俄朝缔结的是一种共同防御的军事同盟关系。而俄罗斯和伊朗缔结的关系,则更像是一种免责声明,一边出事了另一边最多保证不当“帮凶”。
换言之,俄伊两国不存在法理层面上的同盟关系。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会让俄罗斯在美伊问题上保持中立,那就是美俄两国围绕俄乌问题展开的停火谈判。
俄罗斯现在只是不着急把谈判推进到下一阶段,但这不代表俄罗斯不想谈。俄乌冲突确实到了应该停的时候,只是俄罗斯还需要多拿一点利益才愿意停,因此和美国谈是必须的,只是俄方想牢牢把控谈判的节奏。在乌克兰这个关乎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面前,伊朗的分量可就不够看了。
说一千道一万,无心更无力的俄罗斯,已经顾不上波斯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