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读过的6首好诗,这些诗都有入选教科书的实力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7-21 13:28:50

精挑细选,分享精彩好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善莫大焉,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文分享6首很精彩的诗,这些诗知名度并不高,你可能都没有读过,但水平很高,都有入选教科书的实力,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

到底是哪6首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第1首 唐朝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送别诗,情景交融,离愁别绪融于景中。

绿叶繁密,春花稀少,作者送别友人离开京城,他听着潺潺流水,依依不舍的送别友人,也送走了人世间的悠悠岁月。

此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暮春季节帝城傍晚的寂寥景象,表现了浓重的沧桑之感和凄凉的年命之悲,是一首很有诗意的佳作。

第2首 宋朝戴复古的《织妇叹》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这是一首古体诗,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谴责诗。

织妇终年辛苦而生活艰难,在官府租税和高利贷剥削下,她们连麻布衣都穿不上。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呢?

此诗用语自然,层层递进,对比鲜明,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感人肺腑。

第3首 唐朝崔涤的《望韩公堆》

韩公堆上望秦川,

渺渺关山西接连。

孤客一身千里外,

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出身于唐朝名门崔家,当时李隆基发动政变,打倒太平公主当上了皇帝,崔涤的哥哥是太平公主的亲信,因为他的缘故导致崔氏兄弟三人都被流放。

崔涤流放途中经过蓝田县韩公堆驿,登高远望,触景生情,忧虑和思乡之情融为一体,写了此诗抒怀,真是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佳作。

第4首 唐朝崔橹的《华清宫》

门横金锁悄无人,

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

湿云如梦雨如尘。

作者来到华清宫,宫门闭锁,悄然无人,早无盛唐当日的繁华。如今离宫荒凉寥落,所见惟有落日,所闻惟有秋声,满目皆是萧索寂寥的寒意,触景生情,写了这首感慨世事沧桑的写景抒情诗。

全诗用语自然流畅,写景如画,可谓满纸苍凉和落寞。

第5首 南宋陆游的《冬夜读书忽闻鸡唱》

龌龊常谈笑老生,丈夫失意合躬耕。

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

事去大床空独卧,时来竖子或成名。

春芜何限英雄骨,白发萧萧未用惊。

这是陆游的一首七律,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

“龌龊常谈笑老生,丈夫失意合躬耕”,世俗中不乏嘲笑失意之人的声音,但真正的男子汉在遭遇挫败时应如古人般归隐躬耕,保持尊严与自我。

“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深夜苦读至晨光初现的情景,体现了孤独中的坚持与对知识的渴望。

“事去大床空独卧,时来竖子或成名”,此联反映了事物变迁,英雄孤枕难眠,而机遇可能使无名小辈一跃成名,显示出世事无常。

“春芜何限英雄骨,白发萧萧未用惊”以春天遍地的荒草比喻历史上无数被遗忘的英雄,即便年华老去,白发苍苍,也不必为时光流逝与未竟事业感到惊讶或恐惧,因为这是英雄生涯的常态。

此诗通过个人的失意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探讨了坚持、孤独、机遇与历史的无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看淡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第6首 唐朝处默的《织妇》

蓬鬓蓬门积恨多,

夜阑灯下不停梭。

成缣犹自陪钱纳,

未直青楼一曲歌。

这是反映真实社会生活,歌颂劳动、谴责不劳而获的一首诗。

织妇蓬头垢面,辛辛苦苦地织布,到头来赚不到钱,而那青楼中的歌女,不须动手,只须启齿唱一支歌,就“一曲红绡不知数”!

此诗对比强烈,借织妇之口,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当时税收政策的黑暗,对织妇不如娼妇的腐朽现实进行了批判,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知名度不高但水平很高的6首诗分享完了,这些诗反映社会现实,带给人深深的思考,都有入选教科书的实力,很有必要推荐给朋友们欣赏。

朋友们,文中这6首诗你曾经读过几首?最欣赏其中的哪首?欢迎分享高见。

1 阅读:168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