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后,中国救援队又身先士卒,成了第一个赶到灾区现场的国外救援队,还特地为缅甸援助了一亿的救援资金。
此后其他国家也纷至沓来,连俄罗斯都在俄乌冲突中抽出了时间帮助缅甸。
可反观那位自称“世界警察”的美国,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空喊“美国即将启动缅甸地震史上最大规模救援行动”,实际上三天都没抵达缅甸灾区现场。
没想到嘴皮子说说就能算支持缅甸,那我们出的钱和力算什么?我们岂不成了冤大头?
然而美国此时却觉得特别冤,声称中国这步棋太厉害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喊得响,行动慢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了7.9级强震,情况十分危急。
出了这么大的事,全世界都盯着呢,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在3月28日就发了推特,说美国要搞一场“缅甸地震史上最大规模救援行动”,还说美制直升机马上就能飞过去,跟当年应对佛州飓风一样厉害。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漂亮,大家一开始还真以为美国会很快行动。
可谁能想到,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都过去了,别说大规模救援了,就连一个3人应急评估小组都没派出来。
再看看别的国家,俄罗斯、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人家一听消息,马上就组织救援队伍往缅甸赶。

咱们中国,更是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就行动起来了。
中国政府宣布给缅甸1亿元人民币(差不多1400万美元)的援助。
不光给钱,还迅速组织了126名专业救援人员,带着6只特别厉害的搜救犬,还有先进的无人机、地震探测器这些设备,火急火燎地就奔赴缅甸灾区。

而且,国内的救援力量配合得特别好,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都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在曼德勒市好几个地方开展救援。
到4月1日的时候,中国救援队伍已经派出8批次、67人,把29处、32栋建筑都勘察了个遍,搜救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
像曼德勒大学、机场、长城饭店这些重要地方,都有咱们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

医疗组还在现场设了防疫洗消点,完成了1200平方米的消杀工作。
安置受灾群众的营地,已经搭起了89顶帐篷,各种物资调配、生活保障工作都在稳稳当当地进行。
可让人无语的是,中国这边正全力救援,美国一些媒体却开始瞎嚷嚷。

NBC这些美媒,心里酸溜溜的,说中国这么积极救援,是想“先发制人”扩大全球影响力,还拉上俄罗斯一起说事儿,说什么中俄在借机扩张影响力。
这种话一出来,国际上好多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质疑美国。
毕竟美国自己光说不做,有什么资格指责积极救援的国家?自己不行动,还担心别人影响力扩大,咋不想想自己为啥救援这么慢呢?
这就让人忍不住琢磨了,要是光靠嘴上说几句,就算是支持缅甸了,那中国出了这么多钱,派了这么多人,带了这么多装备,花了这么多时间,算什么呢?

难道中国成了冤大头?
非不想救,实则“自身难保”前面咱们说到,美国在缅甸地震救援上光打雷不下雨,承诺得挺响亮,可72小时过去了,连个人影都没在灾区见着。
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美国看似“不作为”,实则是自身出了大问题。

时间回到2025年3月28日,也就是缅甸地震发生的同一天,特朗普在对外宣称要帮缅甸的同时,悄悄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方案,打算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大部分岗位,甚至准备关停这个负责美国对外援助事务的重要机构。
这消息一传出,美国国际援助体系瞬间乱了套。
在特朗普这一操作下,USAID现在基本就是个空架子。负责救援的部门,员工被裁得七零八落,剩下那点职能也被强行合并到国务院体系里。

很多有经验的灾难救援合同专家,都被炒了鱿鱼。华盛顿办公室因为资源严重不足,协调起救援工作来,效率低得可怜。
这种混乱局面,直接导致美国在缅甸地震救援中干着急没办法。本来要派到缅甸或者泰国的人道主义顾问,
几周前就接到通知,说岗位没了,他们一身本事,这下也用不上了。

地震当天,还有一批正在努力协调援助的员工,突然收到了解雇邮件,这对救援工作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前USAID灾难应对主管气得直接开骂,说去年菲律宾台风的时候,美国就啥都没干成,这次缅甸地震,情况更糟糕。
美国政府内部也因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民主党那边,伊丽莎白·沃伦、克里斯·库恩斯等6位参议员联名写信批评政府。

他们说美国错过了缅甸地震灾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这让美国在国际上的道义和战略信誉大打折扣。
信里还特意提到,中国已经迅速派出专业搜救队伍,成了缅甸现在最靠谱的救援伙伴,可美国却远远落在后面。

但共和党可不认账,他们把锅甩给前任政府,说都是之前留下的烂摊子,自己也没办法。
在救援资金方面,到3月30日,美国才承诺拿出200万美元援助。
这点钱,跟美国以前在国际救援中的投入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比历届政府在类似情况下给的都少。

面对大家的质疑,国务院发言人还在那硬撑,说有小组待命,会协调曼谷、马尼拉等地的人员去支援缅甸。
可要是问具体啥时候救援、派多少人,就开始含糊其辞,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么看来,美国在缅甸地震救援中干瞪眼,不是不想救,而是自己的国际援助体系已经烂得不行,自身都难保了。
但咱们再想想,就算美国有难处,那中国实实在在出了钱、出了力,这次援助,真的只是一笔不划算的亏本买卖吗?

乍一看,中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援助缅甸,似乎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难道真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是做了亏本买卖?
实则不然,从人道主义层面来说,中国和缅甸之间的情谊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胞波”情谊。
缅甸遭受如此严重的地震灾害,就像自己的亲人遭了难,中国怎能袖手旁观?

所以中国迅速响应,完全是基于对方的实际需求,绝非某些西方国家无端揣测的“强塞援助”。
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在灾难面前,中国始终是那个愿意伸出援手、给予帮助的可靠伙伴。
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深入分析,缅甸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着重要节点的位置。

多年来,中国在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有着深入的布局。
就拿基础设施建设来说,一条条公路、铁路在缅甸的土地上延伸,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也为缅甸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能源领域,双方的合作同样成果丰硕,为缅甸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给缅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当前,东南亚地区的局势错综复杂。在南海问题上,除了菲律宾时不时在美国的怂恿下挑起事端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
一旦中菲南海局势进一步激化,这些东南亚国家的立场就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此次在缅甸地震救援中积极作为,就是拉近与“东南亚朋友圈”关系的有力手段。
通过这次援助,中国向东南亚各国展示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担当和能力,让周边国家看到中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所以说,这次缅甸地震救援,中国的援助绝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中国收获的是与缅甸更加深厚的情谊,是在东南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中不断提升的影响力,更是为未来的发展大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比之下,美国在缅甸地震救援中既没有能力提供实质性帮助,又在一旁说风凉话,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冤大头”,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开展联合救援行动

澎湃新闻-美多名参议员致信特朗普政府批评对缅甸援助不够:中俄已派救援队

京报网-锐评|这就是美国的“最大规模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