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八大中伟大领袖和刘少奇得票前两名,谁第三?他是同盟会元老

猫咪铲史官 2024-03-22 14:30:26

1956年9月,我党八大在北京隆重召开,其中一项重要议程便是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中央委员。

投票结果揭晓时,最高领袖与刘少奇以高票当选,分列前两位,这并未引起大家的意外。然而,排在第三位的并非周总理,而是另一位杰出的领导人。对于这个结果,众人并无异议,因为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影响力来看,他都当之无愧。这位备受尊敬的领导人便是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

林伯渠在党内的崇高地位,开国大典上便可见一斑。当提及大典,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最高领袖的庄严讲话。然而,在最高领袖发言之前,有一位重要人物默默站在他的身边,主持着整个大典,那便是林伯渠。

1886年,湖南省安福修梅镇凉水井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中,林伯渠出生了。从小他的学习天赋就远胜其他人,而他更是有勤奋的学习品质。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一件历史大事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戊戌变法。这次革新变法激发了他探索救国之路的决心,使他更加努力学习。

年仅16岁时,林伯渠便成功考入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次年,他更是荣获公费留学的机会,远赴日本深造。在异国他乡,他深受孙中山思想的影响,坚定地走上了追随孙中山、探索救国之路的征程。他毅然加入同盟会,成为其中的元老,并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回国后,林伯渠不仅致力于创办新式学堂,积极传播先进思想,还以工作为掩护,秘密开展反清活动。随后虽然推翻了清廷,可袁世凯上台后却大搞独裁统治,林伯渠对此深感不满,勇敢地站出来反对袁世凯,因此也遭受了各种的伤害。

随着护国战争的爆发,林伯渠获得了新的机遇,他加入了湖南护国军并担任参谋长一职,随后继续在湖南省任职。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程潜等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谋求联合湖南社会各界力量,以实现他们的理想。

然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林伯渠等护国军的组织者难以与之抗衡。随后北洋军攻占长沙,林伯渠等人只好来到广州,开始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帮助他处理党的一些事情,继续为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林伯渠在1919年底与孙中山等领导人一起将原先政党改组,并在工作中接触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通过他们,他了解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于1921年1月在上海加入了我党的上海党小组,成为我党的创始人之一。

在国共合作期间,林伯渠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回到广州担任孙中山的参议,后又被任命为总务部的副部长。他的工作能力极强,善于理财,因此得到了孙中山的高度信任。在他的推动下,大量的共产党人得以进入孙中山建立的组织内部工作。

然而,随着孙中山的去世和蒋介石等势力的出现,林伯渠对当下国家的前景感到担忧。他曾试图联合程潜等人推翻蒋介石,但这一计划遭到对方的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林伯渠决定退出老蒋阵营,参加南昌起义,并随后辗转前往苏联留学。

1933年,林伯渠在完成国外学业后回国,开始担任中央苏区的经济部部长,整个苏区的经济发展由他主导。甚至在我军长征最艰难的时候,他把后勤这个重要的担子扛起。

抗战爆发后,林伯渠再次挺身而出,作为我党代表团的成员,与老蒋方面展开对话,成功推动了两党的合作抗日。1937年9月6日,他开始在陕甘宁边区任职,并身兼数职,却始终以大局为重,全身心投入到边区的建设中。

在此之前,林伯渠已积累了数十年的丰富工作经验,无论是在经济管理还是地方建设上,他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陕甘宁边区工作期间,他珍视民力,致力于恢复地方生产,并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

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任职长达13年之久,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边区成为支援前线的重要基地,为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林伯渠虽然由于工作的原因没能站在前线抗日,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战胜利后,他致力于阻止内战,并希望与老蒋方面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然而,蒋介石等人挑起了内战,中国再次陷入混乱之中。为了打倒蒋介石,林伯渠再度投入到工作中。

1948年12月26日,他离开了陕甘宁边区,前往西柏坡,作为中央领导人负责更加重要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奋战,全国解放终于成为定局,林伯渠也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随着中央进入北京,林伯渠作为我国的领导人之一,又投入到新政协会议中,开始筹备开国大典等重要的事务。他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中。

在第一届和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在大江南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和体察人民疾苦。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忙碌着,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都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在1960年5月29日与世长辞,享年74岁。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