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 月,中国东莞一家毛绒玩具制造商内部。
☛当各地的关税都很高时,人们往往会维持现状。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就是现状。
在暂停对世界各国的关税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单单揪着中国不放。但这却产生了一个让特朗普万万没想到的结局——许多企业现在反而把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港湾。
《纽约时报》报道说,尽管特朗普对中国征收了额外的关税,但他对亚洲各国征收的一系列贸易税以及他下一步行动的不可预测性,促使一些公司在中国扎根,这与他所希望的完全相反。
特朗普稳步加大对中国的压力。截至周三,他对中国征收的新关税已超过100%,其中包括最后一刻的升级关税,以惩罚北京方面此前对中国实施的报复性关税。
然而,与第一任期内的情况不同的是,特朗普在对中国征收关税的同时,还对其他数十个国家征收了高额进口关税,其中包括一些亚洲国家,这些国家在之前的北京和华盛顿贸易战中成为受欢迎的替代选择,以规避关税并限制供应链中断。
但对一些公司来说,所谓的互惠关税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中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生产和采购地。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业将生产或采购地多元化到越南、印度或其他亚洲国家的动力。
此外,上周公告发布后引发的混乱局面,也让企业担心供应链的剧烈变动会加剧动荡。面对持续不断的变数和不可预测性,企业选择维持现有关系:与中国供应商或制造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留在中国并让中国市场运转起来是目前每个人的战略,”丹佛竹纤维床上用品制造商 MOSO Pillow 的创始人特拉维斯·路德 (Travis Luther) 表示。
本周参加美国企业家会议的卢瑟先生表示,他和其他与会企业主一样,并没有花时间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离开中国的方法。相反,他正在与他的中国商业伙伴合作,寻找节省成本或开发新产品的方法。成本优势只是中国成为制造商品首选目的地的原因之一。
“这甚至不再是大多数人留在中国的原因。而是因为他们拥有非常先进的制造和工程工艺,”路德先生说。
特朗普曾表示,关税将有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但这仍然是一个难题。目前,即使关税削弱了中国的成本优势,大多数美国工厂仍无法匹敌中国的制造能力、产能和速度。
随着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期间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许多美国公司和跨国公司选择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对抗程度较低的国家。对大多数公司而言,美国并非一个可行的选择。
但更换供应商是一个困难、昂贵且耗时的过程。路德先生说,一位顾问告诉他,在美国建造一座种植和加工竹纤维的工厂至少需要600万美元。而且,在竹子生长所需的几年时间里,他还必须支付从中国进口竹纤维的关税。
彻底改造另一个国家的供应链需要时间和金钱——除非企业了解政府的政策走向,否则他们不愿意这样做。
“这就像战争迷雾,只不过是贸易战的迷雾,”供应链测绘公司Exiger的全球风险与合规主管基特·康克林(Kit Conklin)表示。“必须有明确的政策,行业才能做出反应。”
一家国际合同制造商的高管表示,根据美国看似随意的决策,不可能做出任何将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外的长期决策。
“游戏规则似乎每天都在变化。感觉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按兵不动,”这位高管表示。由于中美两国关税谈判的敏感性,这位高管要求匿名。
几年前,当美国和跨国公司开始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时,许多中国工厂主在邻近的亚洲国家或墨西哥开设了工厂。这是一种将部分货物流经关税明显较低的国家的方式。
但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最近对约 60 个国家征收关税,对越南征收 46% 的关税,对泰国征收 36% 的关税,对印度征收 27% 的关税,“大大削弱”了将工厂迁出中国的动力。
野村证券表示,尽管中国仍然面临关税上调带来的巨大挑战,但“对竞争对手施加更广泛的关税网络可能会无意中保住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萨拉·马西经营着一家为美国公司提供对外贸易咨询的咨询公司。她表示,当各地的关税都很高时,人们往往会维持现状。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就是现状。
“如果所有人都受到冲击,那肯定会阻止一些人继续观望,”马西女士说。“因为人们认为,至少我们已经知道这个供应商给我们提供了什么,而且在关税生效前我们对他们很满意,所以我们为什么不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呢?但他们能否以这样的成本继续供货,则完全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