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暑假,很多学生都想利用这段时间体验并接触下社会,赚点零花钱,于是打短工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
打短工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做家教,发挥自己所长给低年级学生补课,再比如,在商超里面做临时促销员,利用自己的嘴皮子向顾客销售产品。总之,打暑期临工,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征的最为重要。
但是,暑假打工陷阱很多,稍微不慎,不仅拿不到工资,甚至还会倒贴一些钱。出来打工的学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一定要多看多比较,千万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不,福州有两位00后就遇到这样的打工奇遇,没赚到工资,还倒贴了不少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生活在福州的小谭和小石是一对玩得很好的00后,作为年轻人的她们,平时特别喜欢穿着新潮的服饰。她们想利用暑假时间,体验下模特,尤其是时尚的服装模特的生活。
于是,她们就把自己的简历投放在各大招聘平台上。没多久,就有一家自称是福州某传媒公司的经理联系上了她们,并通过聊天加了她们的微信。这家某传媒公司的微信名叫“福建网拍摄影”,这个名字更让小谭和小石觉得对方很值得信任。对方还告诉小谭和小石,自己姓陈,负责公司招聘事宜。
福建网拍摄影的陈经理告诉她们,公司的单子主要是为某淘、某猫等电商购物平台上的服装店拍摄各种潮流服饰,并因此需要招聘多名模特。模特有无工作经验都可以,道具什么的都由公司免费提供,最让小谭和小石放心的是,工资日做日结,一天最高可达1000多元的收入。
这不正是小谭和小石期盼的工作吗?能够穿上时尚的服装,工资日结,而且工资不低,换成是谁又能不动心呢?于是小谭和小石便与陈经理约下了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面试当天,陈经理表示对二人各方面条件都很满意。但要求小谭和小石必须要有模卡的拍摄。模卡是一个专业术语,相等于模特的身份证,它的内容包括模特的身高、体重、三围以及模特本身有代表性的照片若干。模卡在招聘、宣传时特别有用。
陈经理告诉小谭和小石,从事他们这行必须要有模卡才能接有关模特的工作来做,而他们公司就是专业为模特拍摄模卡平面照片的。这位陈经理还说,现在市场行情拍摄模卡平面照片要三千到四千元不等的费用,到考虑到她们二人是学生,只收取成本价每人1000元。
事已至此,渴望成为模特的小谭和小石还能说什么呢?况且陈经理承诺,使用他们公司拍摄的模卡平面照片,一般一周内就能接到活来干了。小谭和小石一激动,就付了2000元给对方,就在陈经理的公司拍下了模卡照片。他们以为,这样应该能走上自己喜欢的模特之路了吧?
然而转眼大半个月过去了,小谭和小石也没有收到任何有关工作的信息。冷静下来的她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被骗了。这工作没消息就算了,她们二人还被对方忽悠了一笔钱。虽然只是一人一千元,但她们毕竟还是学生啊,1000元对于她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小谭和小石便将她们的遭遇告诉了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综合频道的记者。记者也以要应聘模特的身份来到了这家位于福州台江区的雅觉时代(福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果然不出所料,在简单几句沟通后,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就要求这名记者拍摄模卡照片。
暗访记者以自己曾拍过类似的照片为由,希望能搪塞过去。但此举却被该公司的工作人员拒绝了。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家公司拍摄非常注重形体,与其他公司只注重化妆造型的照片不一样,效果更好,一般拍摄完一周内就可以接活,且公司拍摄费用低廉,一人也就千把块钱。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公司不可能给每个应聘者提供免费拍摄,这样公司也承担不起这笔费用。如果在公司拍摄照片,应聘者还不能工作,公司将全部退还拍摄费用。
暗访记者发现,工作人员说法虽然霸气,但所有的一切仅限于口头。随后记者将暗访情况反映给福州台江市场监督管理所,而小谭和小石在记者的帮助下,也讨回了自己拍摄模卡的费用。
暑假到了,正是学生朋友兼职打工的高峰期,律师提醒大家,在应聘过程中,遇到以招聘为由收取费用的公司千万不要报名。公司所有的承诺,最好能要求对方形成文字形式并加盖公章,后期对自己维权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孩子外出打工本意是好的,既能早些接触社会,又能添补收益。但赚钱不易,出门应聘一定要多个心眼,千万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