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贺子珍接待客人,无意听到党内要闻情绪失控:为什么不告诉我

渔人说文史 2025-03-21 16:03:38

对贺子珍而言,上海是个意义非凡的城市,她从1949年南迁到这里后,大半辈子都在上海生活。

这些年来,她不停地在上海、福建和江西三个地方跑来跑去,江西是她的老家,福建有她的亲哥哥贺敏学,而在上海则有她的老朋友陈毅。

但她心里还是特别想念北京,可自己没办法回去,想了解北京的情况,只能靠看电视或者听收音机,这让她很苦恼。

【陈毅招待贺子珍,逗得贺子珍大笑】

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都市,1949年5月,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上海迎来了解放。

1949年6月,贺子珍带着妹妹贺怡,一块儿决定搭乘火车往南边去,首站是上海。

在方志纯等人的筹划下,贺子珍和贺怡先去南京逛了几天,然后直接来到了上海。

陈毅一听说方志纯带着任务来了,就赶紧先去接他。方志纯一到就说:“我这次还带了两个你认识的老朋友一起来。”

陈毅问道:“是谁在那儿呢?”

贺子珍与贺怡是一对姐妹俩。

陈毅愣了一下,心想贺子珍不是在东北嘛,咋跑到上海来了?他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便对方志纯说:“行,那明天我做东请大家吃个饭,聚一聚,贺子珍来了上海,我得好好招待招待她。”

第二天晚上,陈毅和他的老婆张茜在上海大厦摆了桌饭局,请来吃饭的有贺子珍、贺怡,还有江西省里管事的领导陈正人他们几个。

贺子珍看到好久不见的陈毅,心里乐开了花。贺怡性格直爽,开玩笑说,以前见陈毅还是赣西那时候的老大呢,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上海市的市长了。

陈毅笑呵呵地说:“大海上,房子多得看不到边,烟囱多得数不清,还有各种各样的霓虹灯闪烁着。”

陈毅走到窗边,指着黄浦江说道:“瞧瞧,两岸的工厂烟囱直冒烟,商店里人来人往忙着生意,这哪里像是打过仗的地方嘛!毛主席吩咐我要守护好上海,他这决定真是太明智了!”

陈毅聊得正欢呢,这时候工作人员开始上菜了。他一边继续聊着,一边还穿插着讲了个笑话。他说:“部队到了城里,有个战士特别想去南京路逛逛。去之前他想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听说汽油洗衣服又干净又鲜亮,结果他就真的用汽油把衣服给洗了,还晾了起来。”

可是啊,这位朋友爱抽烟,刚迈出左脚出门,烟瘾就上来了。他划了根火柴,砰地一下,烟没点着,倒把衣服给烧着了,差点儿就得去医院了。

陈毅话还没讲完,大家就笑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聊着聊着,陈毅便和贺子珍谈起了以前的那些事儿。他对贺敏学说:“你和你哥哥,都是我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了,李立英同志更是咱们新四军的老同志。说起来,你们俩谈恋爱,我还算是个牵线人呢。”

贺子珍在一旁笑眯眯地不吭声,陈毅转头问贺子珍:“子珍,你觉得呢?”

贺子珍笑着应了声,陈毅接着说道:“贺子珍同志可是井冈山的巾帼英雄,她和毛主席一起经历过最艰难、最危险的那些日子。现在贺子珍同志到了上海,我们肯定会把她的生活照顾得妥妥当当的。”

宴会结束后,不少干部纷纷上前跟贺子珍握手,大家都很高兴她能来上海,这让贺子珍心里特别暖和。

从那以后,贺子珍就在上海安了家,并且组织还给她找了份工作。1958年的时候,她去南昌待了一阵子,但最后还是回到了上海,并且一直住到去世。

1954年,陈毅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到了1958年2月,他又开始管外交部部长的事儿。去北京工作前,他把湖南路262号的房子留给了贺子珍住,这也算是他对贺子珍的一种关照。

1972年1月,陈毅元帅在北京去世,当时他71岁。

【贺子珍情绪失控】

得说说的是,贺子珍1947年回国后,就没再见过毛主席。直到1959年,毛主席在庐山开会,突然听说贺子珍在南昌,就赶紧让人安排,让贺子珍上山和他见了个面。

那也是贺子珍和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且最后一次见面。到了1972年,贺子珍一直住在上海,小外孙女孔东梅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

贺子珍一直都很喜欢孩子,家里人知道这份快乐难得,就悄悄地把电视和收音机都收了起来,瞒着贺子珍不让她知道陈毅去世的事儿,而贺子珍也一直没发现这个秘密。

之后,以前做过江西省委书记的刘俊秀,和他的夫人孙亚衡一起来到上海,探望住在湖南路262号的贺子珍。

听说有老乡到访,贺子珍赶忙亲自去接,还特别吩咐厨师给刘俊秀两口子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得特别高兴。

刘俊秀表扬贺子珍,说她最近的精气神儿越来越棒了。贺子珍也笑着回应,外孙女的到来,让她真正享受到了家庭的欢乐。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这栋小洋楼上,贺子珍满心感谢地说:“这房子是陈毅市长特地让给我住的,我来上海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小陈在关照我呢。”

刘俊秀难过地表示:“陈老总走了,我心里真难过。”话一出口,贺子珍的家人都呆住了。

刘俊秀瞅瞅贺子珍那满脸不解的样子,心里嘀咕着是不是自己哪句话说岔了。贺子珍转过头来,说道:“你们咋就没人跟我说一声呢。”

话音刚落,贺子珍猛地站起身,匆匆离开了饭桌,直接向楼上奔去,紧接着,楼上传来“砰”的一声关门响,把在座的人都吓了一跳。孙亚衡连忙对刘俊秀说:“你这真是不懂事,哪句话说得不恰当,不知道贺大姐和陈毅市长关系亲如一家嘛。”

刘俊秀冤枉地嘀咕:“我哪知道她还不清楚这事儿呢。”

无奈之下,刘俊秀只好带上几个人一块儿去劝贺子珍。他们听到贺子珍在屋里自己跟自己说话,“他怎么就这么走了呢!”还不停地呼唤着:“小陈,小陈啊。”

刘俊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贺子珍和陈毅的感情竟然这么深,难怪家里人瞒着她,这消息对她来说得多受打击呀。

贺子珍刚到上海那会儿,毛主席挺挂念她,特意打电话给陈毅说:“贺子珍在上海的花费,都由我来出,从我的稿费里扣。”

陈毅乐呵呵地说:“咱们这茫茫大海,养活一个贺子珍绰绰有余!”

贺子珍身子弱,心情也总是闷闷不乐,这些年多亏了陈毅一直陪在身边照顾她。这份深情厚谊,贺子珍始终铭记在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贺子珍心里一直很难过,因为陈毅去世了。家里人见状,干脆就把电视打开了。贺子珍从电视上得知毛主席亲自去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心里这才好受了些。

【毛主席亲自参加陈毅追悼会】

陈毅调到中央工作后,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1958年他开始兼职当外交部长,就成了周总理的好帮手,在外交领域表现得非常出色。

多年来,陈毅一直都非常认真负责,外交工作做得非常棒,不过因为打仗时受了好多次伤,所以到了70年代,他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了。

1972年1月6日,陈毅大将军在北京去世,他当时71岁。

陈毅去世后,根据那时候的规矩和计划,原本追悼会的名单上没打算让毛主席参加,因为毛主席那时候也正生着病呢。

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毛主席在屋里忽然问旁边的工作人员:“现在到啥时候啦?”工作人员回答说,已经一点了,离陈毅的追悼会还有两个钟头呢。

因为事情来得急,工作人员急忙披上大衣往外追,同时赶紧叫人给西花厅打电话。

周总理知道毛主席打算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后,立刻安排提高追悼会的级别,要求很多部门的人员都得去参加。

我们不清楚毛主席为啥突然决定要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但可以确定的是,毛主席和陈毅有着很深的战友情谊,他非常希望亲自去告别这位老战友。

毛主席出席了追悼会,这让张茜感到非常意外,张茜连忙说:“主席,您怎么亲自来了呀,这里八宝山冷得很,没暖气呢,您赶紧回去吧,得顾好身体啊。”

毛主席摇了摇头,说道:“也给我系上一个黑纱吧,陈毅的追悼会我得去参加。”

毛主席走到陈毅的遗照前,静静地鞠了三个躬。然后他对张茜讲道:“陈毅真是个不错的同志!”

【贺子珍鲜为人知的晚年生活】

陈毅去世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日渐衰弱,特别是从1974年起,毛主席的眼睛得了白内障,还被各种疾病缠身。

医生建议给毛主席做个全身检查,要是有啥问题就赶紧做手术,但毛主席不乐意,除了眼睛手术外,他一直不肯接受其他手术。

医生还提议他吃点人参之类的补补身子,但毛主席对那些草药不太感冒,平时只肯吃些常规的药片。

1976年真是个特别的年份,先是周总理离开了我们,紧接着朱老总也因病去世,毛主席失去了这些亲密战友,心里非常难过。

贺子珍听到这个消息后伤心得不得了,心里多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毛主席一面啊。

三年后,贺子珍跟组织说想去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看看,组织答应了。她在北京待了没多久就回上海了,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上海的华东医院住着。

1984年,贺子珍在华东医院去世,当时75岁。

到了晚年,特别是知道陈毅去世后,贺子珍经常跑到庐山、井冈山,还有江西其他一些革命老地方走走看看,可能是想起了战友,也可能是想起了自己过去的那些日子。

贺子珍,那可是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战士。五十年过去了,世事变化真大,回想起这漫长的时光,还有那些战友一个个离去,她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