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什么高学历的人也容易上当受骗,本质不在贪婪?

优优开心职场 2024-10-30 12:14:50
《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二 【原文】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崐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原文】   齐国这时才出兵,派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援救韩国,仍用老办法,直袭魏国都城。庞涓听说,急忙放弃韩国,回兵国中。魏国集中了全部兵力,派太子申为将军,抵御齐国军队。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那些地方的士兵向来骠悍勇猛,看不起齐国;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不佳。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孙武兵法》说:‘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损失上将军,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于是便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界后,做饭修造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见此情况,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兵胆小,进入我国三天,士兵已逃散一多半了。”于是丢掉步兵,亲率轻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材料解析】   上回我们讲到,孙膑和庞涓原本是同门师兄弟,二者跟着鬼谷子师傅学兵法。后孙膑前往魏国求职,庞涓担心其才能胜过自己,逐生嫉贤妒能之心,于是陷害孙膑于魏。自被害后,原本单纯的傻白甜同志---孙膑,幡然醒悟,知道人心叵测,人在江湖,若只懂得做事不懂得研究人性,必然死无葬身之地。既然因人性导致自己落得个终身残废的局面,那么他就顺势利用人性,借力打力,也将庞涓置于死地。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中山原本是魏国北部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之际将中山强占,魏将庞涓认为中山弹丸之地,距离赵国邯郸不过百里,不如直接攻打邯郸,既解旧恨又能一举两得。魏惠王同意庞涓的想法,逐派其直捣黄龙。邯郸危机,赵王求救于齐,并许诺解围后一中山相赠。   齐威王眼见有利可图,随即果断派田忌和孙膑率领齐军前往赵国救援。孙膑跟田忌说:“两国交战不能直接参与其中,想要平息就要抓住主要矛盾,趁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巢而出,国内空虚,不如先攻打魏国都城,魏王必然要求庞涓回国救援,这样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田忌依孙膑的意见而行,庞涓率军果然离开邯郸,归路中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最后溃不成军。   公元前342年,庞涓率领魏军攻打韩国,韩国形势危机,逐向齐国求救。这次齐王依然让田忌带队,孙膑为军事。结果孙膑又给孙膑上了一次生动的“围魏救赵”课,连招儿都没有换过,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套路,核心就是攻其必救,围点打援,然后知战之日,知战之地,选择好地点,站好有利地势,设好埋伏,以逸待劳,以少胜多,在有利地势,烤着羊腿,吃着火锅等庞涓来送死。   庞涓和孙膑一样,都师从高人鬼谷子,在魏国,他带兵又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什么庞涓与孙膑两次交手,孙膑都是用一个套路,他依然失败呢?   论知识结构,庞涓不比孙膑差。因为庞涓跟孙膑用的都是同一套教材,学的内容都是一样的,都具有军事天赋。   论实践经验,庞涓早于孙膑出道2年,而且他在魏国担任主将,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等很多事情,他都可以说了算,这样课堂的理论知识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验证。而孙膑心思单纯,虽有军事才能,刚出道的时候是个”书呆子”,在齐国也只是一个军事,并不直接指挥军队。   大家都是神仙,第一次被打败可以理解,第二次还是被同样的套路打败,就有点过分了。所以说,庞涓失败不在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在于人性,这个人性就是思维固定,常识化。   比如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说白了,就是当时齐国军队胆小懦弱,这个形象庞涓听说过,魏国的士兵也听说过,而魏国军队作战向来勇猛无比,所以他们就很容易轻视齐国军队。   既然齐国胆小懦弱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那就想办法将其形象具体化,直到误导敌军主帅的判断为止。   孙膑明白,这次采用”围魏救赵的套路,庞涓肯定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必然会做出升级和改变,但是人对事物的印象是不容易改变的。比如你第一次与别人见面,表现出猥琐懦弱,不堪一击的形象,第二次对方再见你之前,他的脑海一定会浮现出猥琐懦弱的你。   既然庞涓是人,他也会如此。孙膑就把这个胆小懦弱的形象给你放大。于是当魏军前来追赶齐军时,孙膑就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界后,做饭修造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灶台的逐渐减少的情报被庞涓捕捉到,庞涓会想当然地与大脑印象中的懦弱胆小化等号。一旦这种错误的情报深入他的大脑,他会因错误情报做出错误的判断。事实上,如孙膑所料,庞涓上当了,他为了尽快抓住孙膑,于是丢弃大部队,轻车贸然追赶齐军。   庞涓的经历启示:   1、学东西不在多,不在快,而在于功力要深。孙膑和庞涓两个人对“围魏救赵”这个知识点可谓烂熟于心,但是用在庞涓身上,依然奏效。原因在于,孙膑他学得够透彻,功力够深,套路够老。但是庞涓就不行,孙膑只要改变了环境,改变了条件,然后再加点生活常识,他就蒙圈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比如一个数学题,第一次因为公式没记住做错了。第二次再改变一下条件,或者换汤不换药,又还是做错,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吃透这个知识点,犯了庞涓等人类固有的毛病。   2、要善于利用人性,利用常识。人之所以能用正常的思维判断做事,就是因为很多东西已经深入骨髓,一旦记住就不会轻易改变。比如我们每天用筷子吃饭,只要拿起筷子,大家就知道怎么夹菜。张三为人老实,懦弱,大家就知道这个人好欺负,对他说什么话,不用顾忌什么。但是一天他突然跟老板大吵一架,大家会非常不可思议。既然人容易思维固定化,我们可以像孙膑学习,利用人性这个弱点,去做有利于我们的事情。   3、学会深入思考,避免掉入他人陷阱。论实践能力,庞涓比孙膑强,但是庞涓为人太死板,一直醉心于权力和地位,忘记了事物的本质。假如孙膑再给庞涓来第三次“围魏救赵”,庞涓依然会被打败。因为庞涓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孙膑弱,不会变通。他对付其他中等将领,那是手到擒来,但是对方孙膑这样的至纯至精的高手,就没办法。   众所周知,凡是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都不会按部就班,他们会跳出常人的思维逻辑,以技高一筹去解决问题。比如韩信在对付章邯的时候,一开始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策,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包括大将樊哙都跟他闹变扭,认为他修栈道有什么用。结果轻而易举打败章邯部队,如果采用常规策略,就比较费劲。 公众号【鉴史悟道】,通过历史故事的分解,学习古人的智慧。在人生道路上,不迷茫,不气馁,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优势,了解社会潜规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分享学校不教、书里不写的知识学问! 懂点人情世故,分享不为人知的人际关系! 关注公众号【鉴史悟道】,免费赠送《如何成为领导心腹》《绝密人性天书》等干货。
1 阅读:6